牛戰
公元前284年,燕將樂毅攻下齊國70余城,唯獨莒、即墨未下。碰巧燕昭王死,子惠王立,中了即墨守將田單的反間計,撤掉樂毅使騎劫代為將。田單募得水牛千余頭,在其身上蒙上布,畫上龍紋,又在牛角上扎上快刀,尾上扎上灌了油脂的蘆葦。晚間,田單鑿開城門數十洞,夜縱火牛,并隨五千壯士。牛群沖入燕軍,燕軍大驚,誤以為龍,所觸盡死傷,五千壯士隨之進擊,城中老弱擊銅具助威,燕軍大敗,騎劫被殺,齊70余城全部收回。
猴戰
宋徽宗政和年間,晏州彝族首領卜漏造反,占據輪囤。這里山高數百仞,竹林深密,卜漏壘石為城,并在外圍布置木柵欄,兩旁夾以路障,官軍難以進入。當時,趙遹是招討使,他發現一處懸崖峭壁沒有設防,又發現山上猴子很多,就派壯士捉了幾千只猴子來,然后把麻扎成一束束作為火炬,再灌上膏蠟,綁在猴子身上。趙遹先派大軍正面進攻,從早上攻到黃昏,暗中將猴子送上崖頂,到了木欄柵處猴尾燃起火,卜漏住處都燃燒起來。頓時軍心惶惶,立即大敗,卜漏未能逃脫,被趙軍抓住。
鴿戰
宋代,西夏頭領李元昊進逼懷遠城(今寧夏銀川),宋將行營總管任福率兵抵抗。李元昊想用有利地形殲滅宋軍,便將10萬人馬布成合圍之勢。次日,任福率軍進發,行進途中,先鋒發現路旁放著幾個帶泥的銀盒子,內有跳動聲,心中疑慮,報告上去。任福前來,立即開盒,盒內100多只帶鈴哨的鴿子凌空而起,在宋軍上空盤旋。李元昊望見高飛的鴿群,得知宋軍確切位置,從兩翼快速進攻。沒有準備的宋軍臨陣慌亂,立即大敗,任福也被敵軍殺死。
囚戰
春秋時期的吳、越兩國經常交戰。越王允常死后,其子勾踐即位。勾踐即位之初,吳王闔閭聽說允常死了,立即下令進攻越國。越王想了個詭計:派出一批死刑犯出陣應戰,并命令這批囚犯分成3行,走到吳兵陣前,先大叫一聲,然后自殺而死,吳兵見狀發了呆,不知如何應付。這時越國的精兵猛然進攻,殺聲連天,驚慌失措的吳兵大敗而逃。
冰戰
南北朝時,司馬楚之在北朝任荊州刺史。他善治軍且有智謀。一年寒冬,他帶領部隊為征討柔然的大軍督運軍糧。突然部下來報,有人潛入軍中割去了一只驢耳。司馬楚之推斷:“這必定是敵探來到,割去驢耳以為憑證,敵人可能馬上要來劫我軍糧。”于是,他緊急下令,趕快砍伐柳樹扎牢為城,圍住軍糧。而后,司馬楚之又下令澆水,霎時一座冰城出現了。敵軍來到時,見冰滑難攻,只好退去。
灰戰
公元919年,五代后梁皇帝下詔,吳越王錢镠征討吳王楊隆演。錢镠派遣節度副使錢傳馞為諸軍都指揮使,率戰艦500艘擊吳。吳派舒州刺史彭彥章及副將陳汾領命迎戰。雙方戰于狼山江,錢傳馞指揮士兵順風揚灰,吳兵不能睜眼。他又讓軍士撒沙于己船,撒豆于敵船,結果吳兵立腳不住,紛紛跌倒。彭彥章奮戰力盡,受傷數十處,見陳汾不來支援即自殺而死。錢傳馞指揮兵士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