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的手并不僅是因制造和使用工具才變成今天這樣,更是出于搏斗的需要。
只有人類使用拳頭攻擊其他同類
手這個器官還有其他名字——當人使用它來拿物品時,它被稱為手;但當人用它來打擊另一個人時,它被叫做拳頭。由此可見,它的名稱完全取決于它的用途。在其他靈長類動物中,人們還幾乎沒有發現它們使用拳頭來攻擊其他同類。動物都有自己天生的武器,這是顯而易見的,如牙齒、爪子、鹿和牛羊的角。但人手要作為武器使用時,必須緊握成一個拳頭。由于絕大多數猿類有著短拇指和另外4個長手指,這樣的結構能讓猿類適宜于攀爬;而人類的大拇指比猿類長,另外4個手指比猿類短,所以人手的結構并不適合攀爬。雖然人手的比例不適合攀爬,但人手卻能做到其他猿類的手無法做到的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人手可以精確地抓取物品——人類可以準確地使用手指將物品捏在手中(特別是使用拇指和食指);第二件事就是將手指緊握成一個拳頭——將5個手指緊握在一起。人手的這兩種抓握對智人制造工具有著非凡的意義:人們一直認為大規模使用工具推動了人類祖先的進化,而正是人手結構和比例的變化大幅度推進了人類使用工具的能力。
人的拳頭與黑猩猩拳頭的區別
如同其他捕獵工具一樣,拳頭的堅硬程度得益于手指骨以正確的方式組成拳頭。這樣,力量能夠以有效的方式傳送到目標上而手指骨卻不會斷裂。有兩個因素十分重要:一個因素是手指能完全彎曲,當人手握成拳頭時,中間沒有空隙;只有每個手指的指骨具有完全合適的尺寸才能做到這一點,這是黑猩猩的手無法做到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人手的拇指,拇指的支持作用讓拳頭更加堅硬。無須諱言,拇指也是因為有了精確的尺寸和在手掌外側的正確位置才能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人手的拇指能夠做旋轉等特殊運動,所以擁有了握持、捏物的能力,而且拿得更穩健。而大多數猿類的拇指掌指關節未進化,是不能夠和小指碰到一起的,所以抓東西不牢靠。
正是以上所描述的種種因素讓人手握成的拳頭的堅硬程度是黑猩猩等猿類的拳頭的4倍,當黑猩猩的手握成一個拳頭時,他們的彎曲的手指中有一個空隙,這是一個極大的缺陷,而且猿類的拇指也不能起到支撐拳頭的作用。
鏈接1
手對人類的智能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數學史中已指出十進制與人長有10個手指有關,如果從純數學角度來思考問題,十二進制更為合適,因為12能夠被2、3、4整除,對做買賣的商人來說更為方便。現在人們的慶祝活動大多為一周年、十周年、百年或者千年紀念,這種以十為基礎的做法是出于人體結構的考慮。手不僅是計數的工具,那些保存至今的最早文字的筆畫也是通過手畫出來的。既然手可以幫助計數,人類祖先就想出用手指來幫助記憶文字的筆畫。人類學家推測:人類歷史中一定有一個主要靠手勢進行交往的階段。當時,凡很好地掌握了交往方式的人就具備著進化優勢,這樣促使人類更深層次地理解語言和手勢。手同語言的關系如此密切,也許足以說明為什么只有人類不僅具有靈巧的手,而且具有極為發達的語言能力。
人類手部進化的目的之一是出拳打架
科學家為研究人類手部進化進行了3項實驗:第一,他們分析了年齡從22歲至50歲的實驗者用力擊打沙包時的生理數據,結果顯示拳頭傳遞到沙包的最大力值相當于掌摑沙包的1.7~3倍。這是因為拳頭擊打時能夠釋放出更大的壓力,因此人的牙齒、骨骼和眼睛等在出拳時更容易受到傷害。第二項和第三項實驗結果顯示當人握緊拳頭出拳時,其所釋放的能量相當于正常出掌時的兩倍。
研究人員測量了參與者用手推動不同物體時產生的力量,其中一個須要用拳頭推,另外兩個則使用手掌。握緊拳頭能夠更多地支撐參與者的身體重量,而不會導致食指和無名指的過分伸展。握緊拳頭鎖住了食指和中指,而且那就是使拳頭變硬的原因。這種結構能夠使人在進行致命一擊的時候,保護手掌不受傷害。
人手握成拳頭之后是一個指關節對外的拳頭。但人類揮拳對外擊打時,被擊打物體的接觸面會很小,如果人類不是握成拳頭,而是用手以其他方式來擊打物體,如用手掌來擊打物體,接觸面就要大得多。握緊拳頭將同樣的力量傳遞到一個較小的表面,這就意味著它能夠導致更多的組織損傷,而且更可能出現骨骼損傷。人們使用拳頭擊打是為了給對手造成最大的身體傷害。
人類進化出用于搏斗的手或許帶來了更多的戰斗。一旦攀爬的進化選擇消失,或許就已經產生了這種身體戰斗的選擇,特別是對于男性而言,拳頭增加了戰斗中個體的危險程度。
所有上述因素無一不在顯示能握成拳頭的人手是大自然物競天擇的結果,而不是人類偶然使用工具所帶來的副產品。這很具有說服力:很長一段時間里,人猿分流是從他們使用手的方式不同開始的,一些人依靠他們的拳頭來奪取其他人所制造的東西。手進化是出于搏斗需要。
鏈接2
手指水中起皺表明:人類正在進化
很多人有過這樣的體驗:赤手洗碗,手指指腹皮膚過一會兒會開始起皺。英國研究人員實驗證明,手指起皺能增強對濕物的握力,不讓碗碟滑落,并認為這可能是進化的結果。紐卡斯爾大學研究人員在實驗中讓志愿者搬運大理石塊,結果發現,手指起皺的志愿者搬運水中的大理石塊的速度快于手指皮膚光滑的志愿者;但當移動干燥物體時,手指起皺的志愿者毫無優勢。傳統觀點認為,手指起皺是因為長時間浸泡使得皮膚膨脹。近期的研究則顯示,皮膚起皺是因為浸泡水中使得血管收縮,造成指尖皮膚變化,這種反應由身體交感神經系統控制。研究人員認為,交感神經控制的反應必然有更深層次的進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