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逃不出的怪圈
火箭開局戰績不佳,林書豪成為了最大的替罪羊,很多人為此憤憤不平,因為不論是場上表現還是賽后數據統計,他都有可圈可點之處,怎么說都輪不到他。但球隊成績不好,總得有人出來背黑鍋,這就是當今職業體育的殘酷性。不論是大牌球星還是蝦兵蟹將,都躲不過中槍的一天。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下NBA近幾年來鬧得沸沸揚揚的“黑鍋”事件。
一、奧尼爾出走,科比是罪魁禍首
2000年至2002年湖人連續三年奪得總冠軍,奧尼爾是當之無愧的頭號功臣,但讓人震驚的是2004年他被交易到了熱火。于是,很多人一致認定是科比逼走了他,因為當時兩人為隊內老大地位爭得不可開交,已達水火不容的地步。然而,幾年以后,蒙受了多年不白之冤的科比終于揭露了真相,奧尼爾的離開完全是老板巴斯認為奧尼爾年事已高,競技狀態開始走下坡路后做出的決定,況且,留下奧尼爾后,還要支付1年3000萬美元或3年8000萬美元的巨額薪水。然而極具諷刺意味的是,奧尼爾到熱火后協助韋德在2006年奪得了隊史上的首個總冠軍,而換來的奧多姆、巴特勒和格蘭特卻無力延續紫金王朝的輝煌。
二、麥迪與阿泰斯特互責連累姚明
當時的火箭“三巨頭”曾被人們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可天不隧人愿,麥迪與阿泰的不和讓球隊戰斗力大減。阿泰在媒體上指責麥迪防守懶散、沒責任心。受到責備的麥迪豈可善罷甘休,立刻回擊阿泰應該閉嘴,他沒資格教自己做什么。在那期間,火箭的成績不理想,隊友之間的矛盾帶到了場上,打球自然就有怨氣,不會盡責,這就使得姚明在攻防兩端疲于奔命,再加上傷病的困擾,狀態很不理想,數據相當尷尬,球隊成績差的主要原因就歸結到了姚明身上。
三、奇才連敗,喬丹遭千夫所指
10多年前喬丹擔任華盛頓奇才籃球事務總裁的時候,球隊成績已連續15年走下坡路,在2000至2001賽季一系列慘敗后,所有矛頭都對準了喬丹,有人抱怨他不親臨賽場,有人指責他沒有搬到華盛頓定居。其實喬丹挺冤枉,很多球隊的高層都證實喬丹很敬業,每天不厭其煩打上百個電話與他們探討球員交易和選秀權的買賣。只可惜奇才是NBA中境遇最悲慘的球隊,喬丹幾乎到了忍辱負重的地步,著實受了不少委屈。喬丹曾想通過一己之力來拯救這支爛隊,就像在賽場上一樣,續寫自己的傳奇,但事實證明這是一個“美麗的錯誤”。
四、德隆與斯隆內斗兩敗俱傷
2011年,猶他爵士成績一塌糊涂,隊中頭號球星德隆與主教練斯隆之間不和傳聞鋪天蓋地,斯隆意外宣布辭職,這居然發生在他剛續約沒多久。對于執教了球隊20多年的功勛老帥來說,令人扼腕。可更讓人沒想到的是,兩周之后,德隆被交易到了籃網,來到新球隊后的兩年時間里,德隆卻再也沒有打出爵士時期的優異表現。老帥黯然離隊、球星狀態不在,這一內斗結果可謂兩敗俱傷。在這之后,斯隆曾公開宣稱當時是自己主動辭職,與德隆沒有關系,但憤怒異常的爵士球迷卻一致認為是德隆趕走了斯隆,任憑德隆怎么辯解都無濟于事。
風水輪流轉,由于籃網沒有打出老板期待的成績,主帥約翰遜被解職,此時德隆站了出來,為他打抱不平,聲稱是自己的糟糕的表現害了約翰遜。當初他替斯隆背黑鍋,這次約翰遜替他背黑鍋,也算扯平了。其實,在NBA60多年的漫漫長河中,超級球星才是球隊的象征、票房的保證和影響力的來源,很多時候,他們的態度都能影響老板的決定,如果成績出現起伏,或與球星關系不佳,最終走人的多數還是主教練。
麥克海爾還沒有激活這支火箭隊的最大威力,如果以林書豪表現不好為由讓他背黑鍋,那么還不如將他交易,這對誰都有好處。但如果麥克海爾仍然解決不了怎么使用霍華德、哈登態度不端等問題,那么最后該承擔球隊戰績不佳責任的就該是麥克海爾了。
編輯點評
此文還可以更深入展開,通過你所舉的例子總結一下背后的共通點,這樣論述就更有邏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