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林若同志逝世一周年之際,特擬此文表示深切懷念。
林若同志擔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時期,曾帶領全省干部群眾打了一場“五年消滅荒山,十年綠化廣東”的硬仗,為綠化廣東全省并獲國務院頒發“消滅荒山第一省”獎狀立下了汗馬功勞。2001年4月,林若同志受省委李長春書記委托出任廣東省老區建設促進會理事長,他又帶領一班離退休的老干部在省老促會發揮余熱,積極工作,為促進老區建設再作貢獻。當時,我是省老促會副理事長之一,林若同志分工我負責聯系肇慶市、縣老促會,因此我有幸于2001年7月和2002年5月兩次陪他到廣寧老區調研,親身感受林若同志對廣寧老區的關懷。
廣寧是我省革命老區重點縣之一,在大革命時期的1924年11月,中共廣寧支部就正式成立,是西江地區第一個農村黨支部,也是全省最早成立七個農村黨支部之一。后來,在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廣寧人民一直在黨的領導下堅持著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作為省委書記的林若同志沒有忘記廣寧的革命斗爭歷史,擔任省老促會理事長后更不會忘記廣寧是我省革命老區的重點縣。
2001年7月13日,林若同志在肇慶市人大副主任陳沛強、市老促會理事長李均林的陪同下到廣寧調研。時任廣寧縣委書記劉惠祥(現任中共肇慶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陪林若同志前往橫山鎮羅鍋村實地考察竹林生長情況。當時,劉惠祥陪同林若同志健步登上該村村委會三樓頂層的“望海樓”,久久凝視著該村3000畝連片竹林及連綿周邊2萬多畝的茫茫竹海,林若同志高興地說,廣寧的確山青水秀,造林綠化獲得很大成功。在當天下午的座談會上,林若同志聽了縣委的工作匯報后,他回顧廣東十多年來開發山區、治山致富的歷程與大家共商如何進一步治山致富的大計,他深情地寄語廣寧縣領導:“十多年來,省委提出治山致富的方針沒有變,我們要‘靠山吃山,致富靠山,潛力在山,希望在山’,希望你們繼續花氣力、精力做好山上這篇文章。”林若同志語重深長的講話,給廣寧縣委和廣寧老區人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指引廣寧老區朝著治山致富的康莊大道闊步前進。
2002年5月29-30日,林若同志再次到廣寧老區調研。我和肇慶市老促會理事長李均林陪他深入到老區小學調查,實地察看了坑口鎮上林小學、赤坑鎮合坑小學、江屯鎮水月小學和錦波小學等四所老區破危學校。他深入教室與師生交談、察看校舍破危程度、在工地了解破危校舍改造進展情況,非常關注老區破危小學的改造工程。視察過四所老區破危小學之后,林若同志又同縣委領導座談,聽取縣委書記劉惠祥對全縣老區破危小學改造情況的匯報。他十分贊賞廣寧縣出臺二十項減免收費的政策推進老區破危小學的改造,并表示要向全省發通報介紹廣寧的好經驗、好做法。他在座談會上還強調指出,改造老區破危小學是各級老促會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市、縣老促會加強檢查督促,配合教育部門認真辦好這件老區人民盼望已久的實事、好事。當年,林若同志已78歲高齡了,但仍不辭勞苦,深入到廣寧老區調研老區破危小學的改造情況,十分關心老區的教育事業。他這種同老區人民心連心的革命精神,廣寧老區人民永記在心、永世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