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過羅廣斌、楊益言編著的長篇小說《紅巖》,得知60多年前300多名革命烈士犧牲在重慶紅巖的歌樂山下。近幾年聽說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有個全國生態農業示范點也叫紅巖村。兩者雖同名,可意義卻不一樣。前者是因為江姐、許云峰等共產黨員和革命志士被關押在歌樂山腳下的渣滓洞里,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和威逼利誘,不屈服,不動搖,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斗爭英勇犧牲而聞名,那種大義凜然的革命精神一直鼓舞著后人;后者則是改革開放后新農村建設的成功典范,很多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到那里參觀過,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吸引了不少游人。
陽春三月,筆者與友人驅車近600里路慕名來到恭城縣紅巖村旅游,所見所聞果然名不虛傳。郁郁蔥蔥的月柿樹林,白墻灰瓦的別墅群,綠水青山的生態風光,令人嘆為觀止。
群山環抱的紅巖村位于廣西桂林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鎮,距桂林市108公里,是一個集山水風光游覽、田園農耕體驗、住宿餐飲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生態特色旅游新村。2003年以來,紅巖村圍繞新農村建設的統一規劃,大力發展休閑生態農業旅游,在清澈的平江河畔兩岸建起80多棟農家別墅,建有瑤寨風雨橋、滾水壩、環形村道、燈光籃球場、旅游登山小道等公共設施,十多年來接待中外游客150多萬人次,成為鄉村旅游致富的典范,先后榮獲“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全國十大魅力鄉村”、“全國生態文化村”、“中國鄉村名片”等稱號。
昔日的紅巖村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貧窮小山村,經過十多年的生態農業建設,探索出“養殖-沼氣-種植-加工-旅游”五位一體的現代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催生了當地方興未艾的生態農業鄉村旅游。據當地村民介紹,如今紅巖村100多戶家家戶戶種水果,山上山下月柿成林,萬畝月柿無邊無際,形成種植、加工、流通一條龍,遠銷國內和東南亞,被譽為“月柿之鄉”。
我們站在紅巖村的河堤高處,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規劃整齊、掩映在青山綠水之間的富有瑤家村寨特色的“農民小別墅”,一條通村水泥路在平江河上攔腰而筑,潺潺流水在路面上輕輕流淌,形成一幅水罕瀑布的美麗畫圖。人們行走在滾水壩上的石墩,一步一跨小心翼翼,汽車、摩托車駛過,水花四濺,在陽光的映照下,五光十色,呈現出一派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景象。
我們走在綠樹掩映的村道上,只見一幢幢“農民別墅樓”依江而筑,幾乎戶戶門外都掛著“××農家旅館”或“××農家樂飯店”。村婦倚坐門口或做針線活,或逗兒孫玩,或翻曬臘味柿餅,或招呼游客吃飯住宿,偶爾走過的村民邁著從容閑適的腳步,時而悠閑散步,時而進入鄰居家里聊天,也有漁翁頭戴笠帽,坐在河邊垂釣,瑤鄉處處洋溢著秀美靜謐、安樂祥和的氣氛。
我們走進一家掛著“江全樓”招牌的農家樂飯店閑坐,店主熱情好客,端上熱茶還侃起農家樂生意經。他名叫朱江全,招牌用的就是他的名字。他家的小別墅共三層,一樓做客廳餐館和自家住,二、三樓是客房,客房有六間,房間有兩人床、三人床,客滿時可住十四五個人,平時每間客房收費60元,黃金周和暑期收費80元。小別墅臨江而建,春夏季山風徐來,空氣清新,環境幽雅,是休閑避暑的好地方。同時,游客住在農家旅館還可以品嘗瑤鄉農家飯菜,土雞、土鴨、臘味、河魚、野菜、竹筍等都有,價錢并不貴,每人每餐二三十元可有一頓比較豐盛的飯菜了。
朱江全的妻子繪聲繪色地告訴我們,紅巖村以種植月柿聞名,村里村外都是柿林,月柿產量很高,一棵月柿少的產果也有50公斤,多的甚至有100公斤,平均畝產3500公斤至5000公斤。秋天柿子成熟時,柿樹掛著紅燈籠一樣的柿果,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煞是好看。每當柿果收獲時,家家戶戶的門前、堂屋、曬臺都是一片金黃,別具一番風情。臨走時,我們見她家門口晾曬著幾窩柿餅,扁扁的呈金黃色,品嘗后覺得清甜可口,每市斤才賣8元錢,便買了幾斤算是特產帶回家。
從“江全樓”農家飯店出來,我們沿河邊漫步來到一座風雨橋。據介紹,那座橫跨平江兩岸的風雨橋,又稱“花橋”或“風水橋”,是瑤族最具特色的建筑藝術奇葩。它最早建于明朝,歷經幾個朝代的風雨洗刷后,于2002年重建。橋梁由巨大的石墩、木結構的橋身、長廓和亭閣組合而成。它建筑結構嚴謹,造型獨特,除石墩外,全部為木結構,不用一釘一鉚,皆用質地耐力的杉木鑿榫嵌合。橋面上蓋起瓦頂長廊,橋身為四柱抬樓式建筑,橋頂為瓦頂飛檐,并筑有寶塔和宮殿形的橋亭,錯落有致,氣勢雄渾,顯得雄偉壯觀。風雨橋不僅是路人避雨通行之處,也是瑤族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約會場所。
在風雨橋的橋頭,一位名叫朱天和的梢公邀我們乘坐他的竹筏游平江河。坐在竹筏上,我們一路瀏覽沿河風光,只見兩岸竹林掩映,果樹飄香,河水碧澄,波光鱗鱗,在清澈的河水映照下,風雨橋、滾水壩與果樹翠竹相映成趣,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年逾半百的朱天和一邊用竹篙撐竹筏,一邊同我們閑聊。他說,自從2003年紅巖村發展現代生態農業和規劃建設新農村以來,村容村貌大變樣,農家樂旅游大發展,每年有數以十萬計的人紛至沓來旅游,紅巖村的旅游業從此旺起來,日子也越過越紅火。他家的別墅叫“天和樓”旅館,站在陽臺可以眺望田園風光,飽覽江河美景,因此接待過不少游客,平時住宿每間房60元,可以提供飯餐,瑤鄉臘肉臘鴨任選,山野河鮮也有,豐儉由人,頗受游客歡迎。聽著他的推介,我們不覺有點涶涎三尺,如果不是趕去陽朔,真想在他家的別墅住一晚,體驗一下瑤鄉夜景風情。
旅游既是見識,也是考察。紅巖村不但風景誘人,而且短短幾年時間里,當地人靠勤勞的雙手發展種養業和旅游業,從貧窮到富裕,創造了奇跡,令人刮目相看,值得深思。如果日后有時間,我想還會再來這個別具風情的瑤鄉旅游,在這生態宜人的詩境家園里,踏草尋青,河邊垂釣,山上觀景,樹下聽歌,品柿果,喝油茶,吃農家菜,住農家別墅,欣賞這里依山傍水的田園風光和瑤鄉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