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健康日”網站近日報道稱,美國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血液中維生素D的水平與白天瞌睡之間有著緊密但是較為復雜的關聯。
美國睡眠醫學會對81名因為睡眠問題而上醫院就診的患者進行了研究。這些患者最終被確診患有睡眠紊亂癥。他們中大多數患者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研究人員測量了這些患者白天的瞌睡情況,同時還通過血檢測量了他們體內維生素D的水平。結果發現,在維生素D水平正常的參試者中,維生素D水平與白天瞌睡之間的關系是:維生素D的水平越低,白天就越容易犯困。但是在維生素D缺乏的患者中,這種關聯只出現在黑人患者中。而在其他缺少維生素D的患者中,維生素D的水平較高與白天犯困之間存在著關聯。這項研究的負責人大衛·麥卡蒂博士表示,該研究發現,維生素D水平低與白天犯困之間存在重要的關聯。但是這種關聯的復雜性又超乎研究人員最初的設想。這項研究有必要繼續深入,以徹底理清維生素D與白天瞌睡之間的關系。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新的研究首次表明維生素D水平與瞌睡之間存在重要關聯。這種關聯受種族影響。皮膚較黑是維生素D水平偏低的一大已知風險因素。其原因是,曬太陽是人體產生維生素D的重要途徑,因此維生素D又有“陽光維生素”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