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文章中的經典段落。
2.情感目標:能掌握文章的主旨所在,促使自己同花生一樣養成求真務實、默默奉獻的高尚品格。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句話的真正內涵。
【教學過程】
1.導入環節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講到花生豐收之后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獲節,這節課老師就帶領你們一起進入到這個別開生面的豐收節慶祝活動當中。
2.教授環節
師:課文的第3~15自然段為我們勾畫了一個別具一格的家庭慶祝晚會,下面我給大家3分鐘的時間,完成這幾個段落的朗讀過程。
(學生朗讀課文3~15自然段。)
師:通過剛才的朗讀,我相信大家都對文章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那么,你們能總結出作者一家在收獲節上是以什么話題展開討論的呢?有沒有同學知道呢?
生1:老師,我知道,他們是以花生為主題展開討論的。
生2:進一步展開的話,我認為他們著重以“花生的好處”為主題進行的討論活動。
師:剛才兩位同學都正確回答出了我的問題。那通過閱讀文章,你們對花生的好處又有多少了解呢?
生3:作者姐姐說“花生的味兒美”。
生4:作者哥哥說“花生可以榨油”。
生5:作者說“花生的價錢便宜,誰都可以買來吃,都喜歡吃。這就是它的好處”。
師:你們說得都是花生的好處,可是花生還有另外一個好處,有沒有學生要補充說明呢?
生6:我知道,作者父親說“花生不像石榴、蘋果等水果,必須挖出來才能知道到底有沒有果實”,這表明花生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特征——求真務實,不張揚、不浮夸,具有無私奉獻的偉大品質。
師:總結得真好,那你們試著比較作者、姐姐、哥哥以及父親對花生好處的不同認識,并對其要真正表達的思想進行概括與總結。這個問題難度有點大,老師建議你們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合作談論,老師給你們15分鐘時間,希望大家能有效利用這部分時間。
(學生展開討論。15分鐘之后,教師宣布討論活動結束。)
師:通過小組討論活動,你們有哪些發現呢?希望大家能踴躍發言、積極表達。老師已經做好了聆聽你們見解的準備,你們準備好了嗎?
(學生齊聲回答:準備好了。)
師:哪個小組要第一個發言呢?
(學生紛紛要爭當第一組,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而熱烈。教師示意學生安靜,并指定某個小組第一組發言。)
小組甲:不管是作者、姐姐還是哥哥,他們對花生好處的認識僅限于比較淺顯的層面上,像花生味兒美、可以榨油、價格便宜等;可是父親對于花生好處的認識卻要明顯高于他的孩子。父親從花生的自然生長特征入手聯想到了花生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我們認為這是他們在認識上的最大差異。
小組乙:我們同意甲組學生的看法,父親對于花生好處的認識并不局限于表面,而將其上升到了一個做人道德標準的層面上,告訴自己的孩子要像花生一樣做一個雖然不好看,但是卻對他人有用的人。
小組丙:經過父親的點撥與啟發,才促使作者認識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我們認為這才是作者創作《落花生》這篇課文的真正主旨。
……
師:幾組同學表現得相當不錯,不但將不同人對于花生好處的不同認識進行了對比與總結,還在此基礎上深入掌握了文章的主體思想。老師真為你們感到自豪。(教師向學生伸出表示贊揚的大拇指)這篇課文講到這里已經接近尾聲了,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老師歡迎大家隨時跟我進行溝通與討論。
(老師宣布下課)
【板書設計】
落花生
本文的兩個寫作特點(主次分明)(借物喻人)
好處:味兒美;
可以榨油;
價格便宜;
腳踏實地;求真務實;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作者單位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燒田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