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水工隧洞的設計、施工以及造價文件的編制是水利工程技術人員應具備的基本技能。在現有的課程體系中,涉及這些技能培養的教學內容分別在4門課中講授,普遍沿襲學科本位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完整地掌握整個水工隧洞工程的實際工作過程及其聯系;不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亟需改革。應從分析水工隧洞工程的工作過程入手,在探討其職業能力構成的基礎上,以典型工程項目為載體,實施項目化課程改革,研究課程內容的篩選、重組。教學實踐表明: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設計項目化課程,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
關鍵詞:高職;水工隧洞工程;項目化課程;教學改革;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7-132-03
水工隧洞是水利工程常見的建筑物之一,其設計、施工以及造價文件的編制是水利工程技術人員應具備的基本技能。在現有的課程體系中,涉及這些技能培養的教學內容分別在4門課中講授:水工隧洞設計在《水工建筑物》中講授,造價文件的編制在《水利工程造價與招投標》中講授,水工隧洞施工在《水利工程施工技術》中講授,水工隧洞施工組織與管理在《水利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中講授。這些課程教材普遍沿襲學科本位的教學模式,注重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1],不利于學生完整地掌握整個隧洞工程的實際工作過程及其聯系;不利于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學生學完這些課程,走上工作崗位后,適應期較長,不符合現行的高職教育理念,需要進行改革。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嘗試項目化課程改革,結合典型水工隧洞工程,組織教學內容,將原來分散在幾門課程中講授的相關內容,整合為《水工隧洞工程》一門課,涵蓋其設計、施工及造價文件的編制等所有內容,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就業能力和職業能力。
目前國內單獨開設這門課的高職院校不多。筆者擬從《水工隧洞工程》課程的定位、課程建設思路、工作任務和課程教學目標分析、教學內容選取與組織等方面,探討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設計項目化課程,以更好地實現水利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
1 課程定位
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水利工程專業是中央財政支持專業建設項目、浙江省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項目和浙江省優勢專業建設項目,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是:能夠從事中小型水利工程設計、施工、監理和造價等工作,滿足水利工程建設生產一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水工隧洞工程》是水利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綜合能力課程,是培養水利工程(輔助)設計人員、制圖員、施工員、安全員、質檢員、監理員、造價員等崗位職業能力的課程。通過學習本課程,學生可以獲得隧洞工程設計、施工、監理和造價崗位所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有刻苦學習精神、吃苦耐勞精神、敬業精神、團結協作和誠實守信精神。
2 課程建設思路
2.1 教學內容與崗位工作任務相對接 課程設計,首先分析對應的崗位工作任務,確定課程教學內容。按照專業培養目標,校企合作,認真分析職業崗位能力的構成和形成過程。從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出發,分析對應的工作任務和需要的職業能力,再由職業能力分析所需要的知識、技能、態度,在此基礎上確定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融為一體。以典型水工隧洞工程進行項目化教學整體設計。按照工作過程將教學內容整合為學習項目,以項目導向、任務驅動引領教學過程,使教學內容與崗位工作任務實現“無縫對接”,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和職業能力。
2.2 教學內容與“考證”內容相對接 課程標準參照考證標準(大綱)制定,課程教學內容中融入水利工程關鍵崗位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的內容,課程學業考核標準也與考證對知識、技能、態度方面的要求相對應。課程教學內容不僅與崗位職業資格考證內容相對接,而且還融入國家注冊建造師、造價師、水利工程建設監理工程師的考證內容,為本專業學生畢業后晉職考試和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3 工作任務和課程教學目標分析
3.1 工作任務及職業能力分析 專業教學團隊到企業調研,和企業技術人員一道分析水工隧洞工程設計、施工及造價崗位的工作過程,確定本課程的工作任務及應具備的能力(見表1)。
3.2 課程教學目標 根據對本課程的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的結果,制定本課程的教學目標,詳見表2。通過學習,要求學生最終提交一個典型工程的初步設計文件、技術標和商務標。
(1)掌握隧洞選線與洞身布置的基本原則;
(2)了解隧洞進口建筑物的類型;掌握洞身斷面型式的選擇、斷面尺寸的擬定以及出口消能段布置的原則;
(3)掌握隧洞水力計算的步驟和方法;
(4)理解襯砌厚度初擬、配置鋼筋數量以及校核襯砌強度的步驟和方法;
(5)掌握洞身襯砌的類型、襯砌分縫和止水的設置、灌漿工藝、排水和錨筋加固措施;
(6)掌握隧洞開挖方案確定的原則;
(7)掌握隧洞支護方式的選擇;
(8)掌握混凝土襯砌的施工工藝;
(9)掌握隧洞開挖循環圖和施工進度計劃的繪制方法;
(10)掌握隧洞施工現場布置的內容及要求;
(11)掌握工程招標、投標工作程序;
(12)掌握投標報價的組成和投標報價文件的編制方法。
(1)能根據隧洞的選線與布置原則,結合典型工程的特點,合理地確定出隧洞軸線,并確定隧洞的進、出口及洞身各部分位置;
(2)根據已知流量,初擬洞徑,合理選用進口建筑物以及出口消能形式;
(3)運用所學知識,進行隧洞過流能力校核和出口消能驗算,檢驗所擬洞徑是否合理,消能布置是否恰當;
(4)正確選用襯砌形式,能合理分縫,確定圍巖灌漿加固工藝參數;
(5)判斷圍巖的類別,正確選擇開挖方案;
(6)能夠正確編制隧洞循環作業圖;
(7)制定混凝土襯砌分段、分塊施工方案,選擇鋼筋和模板施工方案以及混凝土運輸澆筑方案;
(8)能夠進行隧洞施工現場布置;
(9)會編排隧洞施工進度計劃;
(10)會確定勞動力需要量、主要材料需要量、主要機械(設備)需要量;
(11)會編制投標報價書商務文件。
(1)具有刻苦學習精神;
(2)具有吃苦耐勞精神;
(3)具有敬業精神;
(4)具有團結協作精神;
(5)誠實守信。\]
4 教學內容選取與組織
根據職業能力分析結果和制定的課程教學目標,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水工隧洞的設計、施工和造價文件的編制等職業能力,選取一個典型的、完整的工程項目作為載體,結合完成實際項目所需的步驟,將該項目分解為3個子項目,包含12個學習型工作任務,融“教、學、做”為一體,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能完整地掌握水工隧洞工程的工作過程,強化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組織詳見表3。
4.1 項目的選取 在選取項目時,既要考慮項目的代表性,也要兼顧項目的區域性。故選取浙江省內某一典型水工隧洞工程,將該項目的招標設計、施工組織設計、投標報價等主要工作內容,貫穿到本課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學完后能較好地理解和掌握水工隧洞工程的建設程序和整個工作過程及工作內容,以增強其走上工作崗位后的適應能力。
4.2 課程內容的選取 根據完成項目的工作過程,將其分解為水工隧洞設計、水工隧洞施工和水工隧洞造價文件編制3個子項目,根據完成這3個子項目所需要的職業能力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課程內容要緊跟工程實踐和技術前沿,注重吸收行業發展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機械,融入真實的工程實例、水利行業規范、標準、水利行業關鍵崗位考證和職業培訓的內容。實現教學內容與崗位考證相結合、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相結合、職業素養與崗位能力培養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課內訓練與課外實踐相結合。
4.3 課程內容的組織 課程內容確定后,課程組織的科學性是課程教學目標實現的關鍵[1]。課程組織是以能力、素質分析的結果為基礎,以連續性、順序性、整合性為基本原則,以學生興趣為前提、職業問題為主線,以學科知識為基本取向,以能力本位綜合課程類型為主要形式進行的[2]。本課程以工作任務為中心組織課程內容,結合典型水工隧洞工程進行課程教學設計,具體順序是完全按照實際工作程序,即由設計開始,到投標階段技術標(施工組織設計)和商務標的編制,有利于學生將來工作后盡快適應職業情境,提高職業能力。
5 結語
從分析畢業生就業領域的工作過程入手,基于項目化進行課程內容改革,將知識、技能的掌握和態度的培養有機地融滲到學習型項目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和職業能力。在我院通過近兩年的教學實踐,用人單位和學生普遍反映效果較好,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得到顯著提高。但在課程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比如課程教學設計有待進一步完善,師資隊伍還不能完全滿足項目化教學的需求,學生通過自己查找資料制定施工方案的能力不足,部分學生的學習成果有雷同現象等,如何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是今后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重點探討的。
參考文獻
[1]劉建飛.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村鎮供水工程》課程改革[J]. 職業教育研究,2012(6):80-82.
[2]陳慶合.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職課程體系的構建[J].職教論壇,2004(18):4-8.
(責編:陶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