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簡述了太湖縣茶葉品牌建設現狀,指出了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加快太湖縣茶產業發展和品牌建設的思路及管理對策。
關鍵詞:茶葉;品牌建設;現狀;對策;太湖縣
中圖分類號 S57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3-16-02
1 太湖縣茶葉品牌建設現狀
茶葉品牌是從事茶葉生產、經營、服務活動者在向市場向消費者作出的質量承諾和信譽保證。茶葉品牌由茶葉品種、等級、標準或者規格及企業自己生產區別于其它茶葉商品的命名,實際上就是商標構成。太湖縣茶葉主打品種有“天華谷尖”、“二祖禪茶”,全縣主打“天華”茶葉品牌。“天華谷尖”自1986年創制以來,經過20多年的發展,年生產量40t左右;“二祖禪茶”2004年創制以來,高檔30t左右,中低檔300多t,兩個產品近幾年通過茶葉創名牌活動,在省、市均有一定的知名度。“天華谷尖”先后獲農業部和安徽省優質農產品稱號,2002年被中國綠色食品中心審定為綠色食品茶,同年被省政府授予安徽省名牌農產品,2008年被評為安徽省10大品牌茶,2012年獲省名牌產品。“天華”商標獲安徽省著名商標稱號。
2 茶葉生產經營及品牌建設面臨的問題
我縣“天華”名優茶在市場銷售中居主導地位,2012年全縣天華名優茶總產376.9t,產值8 141.8萬元,分別占全縣茶葉總產和產值的23.3%、54.7%。茶農與經銷商的效益主要來自“天華谷尖”與“二祖禪茶”的生產與銷售。茶葉生產經營及品牌建設也面臨諸多問題,如不合理處理,將影響我縣“天華”茶葉品牌的信譽,給全縣茶葉品牌建設帶來負面影響。
2.1 茶葉加工廠過多,分布不合理,規模偏小 全縣現有茶葉加工廠近90家,加工能力平均不足15t。60%廠房簡陋,設施老化,加工工藝不規范,造成茶葉加工成本增加,茶葉質量不穩定。
2.2 分散性經營,不利于品牌發展 分散經營是全國茶葉的特點,太湖縣更是如此。茶葉品牌建設是一項復雜的龐大的系統工程,一家一戶生產的茶葉質量不穩定,零散的經銷商,如果品牌意識不強,將不利于品牌的發展。
2.3 質量體系有待完善,市場經營秩序需要進一步整頓 “二祖禪茶”、“天華谷尖”制定了企業標準、省地方標準,但沒能強制執行,在實踐中缺乏指導性文件;市場上茶葉價格不規范,質量無保證,假冒偽劣,以次充好,以劣充優等現象普遍存在,還有少部分茶商采取各種手段投機鉆營、蒙騙消費者,嚴重損害我縣“天華谷尖”和“二祖禪茶”的聲譽。
3 加快茶產業發展和品牌建設的思考
針對“天華”茶葉品牌現狀與面臨的問題,筆者認為在新的市場形勢下,加強太湖縣茶葉品牌建設,推進品牌整合工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品牌發展戰略,促進與推動茶葉產業邁上一個新臺階。
3.1 建立高標準優質茶葉示范基地 在重點產茶鄉鎮,建立高標準優質茶示范園,大力推進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管理、專業化服務、產業化經營,提高茶葉生產和管理水平,為太湖縣茶葉品牌建設與發展提供基地和質量技術保障。加大標準化茶葉加工廠建設扶持力度,通過采取股份合作、兼并、重組等一系列措施,在重點產茶區建設幾座具有一定規模和生產能力的標準化茶葉加工廠和清潔化生產流水線,提高茶葉加工水平,帶動全縣茶葉加工廠轉型升級,保證茶產品質量。
3.2 加強茶葉質量安全監管,嚴把生產源頭質量安全關 本縣無公害茶園認證面積達0.65萬hm2,有機茶認證面積66.67hm2。要切實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加大茶園投入品管理力度。全縣各鄉鎮已建立農產品質量監測站,要把茶葉質量安全檢測作為主要工作任務,強化對生產基地(企業)的監控。企業要建立完整的生產經營檔案,通過不定期巡查、抽檢,確保茶產品質量安全。督促企業進行QS認證,加快全縣茶葉生產企業QS認證進程。技術部門制訂各項技術標準,規范全縣茶葉生產、加工行為。
3.3 加大產品宣傳投入,提高茶葉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目前我縣茶葉品牌宣傳投入基本是企業自主行為,由于龍頭企業規模小,實力不強,品牌宣傳效果不理想。擴大品牌影響必須要政府重視,高端推動,部門協作,以政府投入為主導,企業和社會積極廣泛參與,有針對性規劃布局進行宣傳,建立全縣共創共建的茶葉公共品牌。每年投入一定資金,宣傳“天華谷尖”和“二祖禪茶”,借助各種媒體舉辦節會,參加各種茶葉展示展銷活動,提升太湖茶葉品牌的知名度。同時要積極培育龍頭企業,扶持其做強做大,最終能成為領頭扛牌的企業,打造出企業茶葉品牌。
3.4 優化品牌包裝設計,提升品牌包裝形象 品牌茶葉需要包裝。現在人們追求高層次的心理滿足,這種從“物質”轉向“感覺”的變化已逐漸顯現,消費者不僅注重產品質量而且注重茶葉的品牌包裝,對品牌茶的質量、美感也越來越挑剔,所以要推出各種檔次設計精美、體現特色的品牌包裝。
3.5 創新思路做好茶文化文章 要營造我縣茶葉品牌的活力,吸引廣大消費者喜愛太湖茶葉,有必要做好茶文化促銷。每年舉辦一次全縣“斗”茶賽,組織一次“天華谷尖”和“二祖禪茶”制作技術交流研討會,開展制作競賽、產品評比。開發少量極品,推出2 000~3 000元/kg的“天華谷尖”和“二祖禪茶”,提高產品知名度。建立茶文化公園,開展茶文化旅游,使茶文化與旅游相結合,充分發揮名人、名茶、名湖和禪宗文化資源優勢,在旅游中展示茶文化;不要停留在游客走走看看,走馬觀花,要注重體驗旅游,使游客在感受茶文化的同時,注重親身體驗茶葉采摘、茶葉制作,欣賞茶藝表演,在品嘗韻味的同時得到美的享受。
3.6 加強品牌保護 茶葉品牌是通過長期努力取得的,是全縣不可多得的資源,應該珍惜、愛護它,保護它。要積極配合質檢、工商部門做好生產許可證發放與管理工作,對假、冒、偽、劣茶葉名牌產品和包裝,要采取有效措施,依法予以打擊和處罰,并在本地電視、網絡中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