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題全景
以“美在不期而遇” 為題,寫一篇文章。(50分)
要求:①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作文紙的第一行(題目前空四格);②文體自選(詩歌、戲劇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
■ 命題全解
近三年來哈爾濱的中考作文命題者,都很重視引導考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設計的作文試題都貼近考生實際,讓考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也為考生的自主寫作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考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考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地表達。這樣的做法,是發揮考試的正確導向作用、引導作文教學步入正確軌道的明智選擇,因而受到了廣泛的好評。
2013年的作文題秉承前兩年的一貫主張,要求考生以“美在不期而遇”為題,寫一篇文章,這道作文題充分展示出生活氣息和人文色彩,為中學生提供了一個溫馨的表現空間。
在審題上,要寫好這道作文,關鍵要扣住“美”和“不期而遇”。從一般意義上講,能使雙方認識或者見過面的人“不期而遇”而產生“美”的一定是高興的事。與“我”認識的人有老師同學、父母親人以及社會上那些給予“我”幫助的人。“不期而遇”的“美”其實一直都陪伴在我們身邊。圍繞這些來寫,就能寫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
立意上, 可以從“美在不期而遇”的對象這一角度構思立意。生活中,能夠讓“我”產生“美在不期而遇”的對象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父母,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陌生人。也可以從“美在不期而遇”中所反映的情感這一角度構思立意。可以選取生活中的一些典型細節,進行深入剖析,挖掘出其中的豐富情感,從而表現寫作中心。當然,文章要反映的情感,必須是積極健康的,能夠讓人感到真實可信的。還可以從帶來“美”的方式這一角度構思立意。能夠讓“我”覺得“美”的肯定也有多種方式。或者是一個小小的舉動,或者是一次默默的支持,或者是一種真誠的交流,或者是一份溫馨的禮物,或者是一場不經意的誤會。
文體上,自然也是開放的,情理并茂的散文,情真意切的記敘文,有點抒情色彩的議論文,甚或新穎曲折的小說或劇本,等等,都可以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