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曾有過低血糖的經歷。由于這是該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的一種非常兇險的并發癥,所以,發生低血糖時該如何選擇食物,而且這些食物吃多少才能保證既糾正了低血糖,又不至于使血糖升高太多,成了所有糖尿病患者必須掌握的一門學問。
一、發生低血糖時該吃啥
不同的食物促使血糖升高的速度是不同的,由快到慢依次為:葡萄糖>蜂蜜>白糖水>可樂>果汁>牛奶>冰淇淋>巧克力。當患者發生低血糖時,應首先選擇吃那些能夠快速升高血糖的食物,如葡萄糖片、糖水、果汁、糖塊等,這些食物都屬于單糖類,吃進去后可很快被胃腸道吸收入血,進而迅速糾正低血糖的癥狀。其次應該選擇吃餅干、饅頭等食物。與前者相比,那些屬于多糖的食物,需在人體內經過逐級代謝分解變成單糖后方可被人體吸收,因而糾正低血糖的速度相對較慢。
需要注意的是,當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時,不要吃一些含有很多脂肪或者蛋白質的食物(如冰激凌等)。因為脂肪會延緩胃的排空和碳水化合物的作用,使血糖不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升高。而低血糖的刺激會促使患者繼續吃更多的食物,導致接下來的血糖難以控制。另外,如果發生低血糖的患者所服用的降糖藥中有α-糖苷酶抑制劑(如拜唐蘋、倍欣等),應該盡快補充葡萄糖,但不可進食餅干、饅頭等淀粉類食物。這是因為α-糖苷酶抑制劑會抑制碳水化合物分解為葡萄糖。
二、發生低血糖時需補充多少碳水化合物
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時需要補充多少碳水化合物要依據其病情的嚴重程度而定。當血糖在2.8~3.9毫摩爾/升時,患者可補充15克的碳水化合物,這個量相當于一杯含15~20克葡萄糖(或蔗糖)的糖水,或一杯約300毫升的果汁或可樂,或1~2湯匙的蜂蜜,或6顆糖塊,或兩塊重約30克的餅干。當血糖在2.2~2.8毫摩爾/升時,患者需補充20克的碳水化合物,15分鐘后應測一次血糖,如果血糖仍低于3.9毫摩爾/升,可再補充15克的碳水化合物;然后再測一次血糖,確保血糖超過3.9毫摩爾/升。此外,平時注射長效胰島素或服用優降糖等長效降糖藥的患者,在血糖恢復正常后還應加食牛奶或雞蛋等不易被人體吸收的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以防止再度發生低血糖。
三、發生低血糖時如何進食
發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在神志清醒時可以自己進食,以緩解病情。如果意識模糊尚有吞咽能力時,則可由別人幫助將白糖或葡萄糖放入口頰和牙齒之間,待其溶化后再咽下。對已出現昏迷的糖尿病患者則只能通過靜脈輸注來補充葡萄糖,切忌喂食,以防止由于喂食不當而引起的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張。
需要注意的是,發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在經過上述處理后,如果血糖仍不能及時回升,家屬應立即送其到醫院進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