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的一天,我在急診值班。上午9點鐘左右,救護車送來了一位昏迷的患者。據該患者的家屬介紹,該患者29歲,以前從未患過重大疾病。這天早上,該患者正常出門上班,誰知剛走到一樓(該患者家住3樓),就出現了胸前區悶痛和氣喘的癥狀。當他勉強地走回家中,簡單地和家人說明情況后,便昏了過去。其家人連忙撥打了120急救電話。救護人員趕到后,發現該患者面色蒼白、呼吸微弱,血壓為70/45毫米汞柱,心跳為每分鐘35次。救護人員在對該患者進行吸氧、建立靜脈通道等簡單的治療后,迅速將其送來我院。經心電圖檢查,我確診該患者發生了急性心梗,我們立即對其進行搶救。但由于其病情過重,他還是離開了人世。事后,經家屬同意,我們對該患者進行了尸檢,結果發現,該患者存在嚴重的動脈硬化。我們在詢問該患者的家屬后得知,該患者從11歲開始吸煙,每天至少要吸兩包煙。在發病的當天,從起床到出門。他連續吸了5支煙。根據上述情況,我判斷該患者的動脈硬化是由于吸煙引起的,其心梗是由于動脈硬化斑塊脫落導致的。
像這樣年輕的心梗患者,筆者在臨床上遇到過很多個。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長期的吸煙史。很多人都認為,吸煙只會對人的肺功能產生影響,卻不會損害人的心功能。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大量的臨床研究發現,吸煙不僅會引起嚴重的動脈硬化,還是誘發心梗的主要原因。
吸煙之所以會引起動脈硬化,是因為煙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這兩種物質會破壞動脈內壁細胞的細胞膜,使動脈內壁的細胞無法正常地代謝脂肪分子,從而導致大量的脂肪分子堆積在動脈壁上,形成脂肪斑塊。而人體動脈上脂肪斑塊的面積一旦超過30%,就可被確診患有動脈硬化。除了可引起動脈硬化之外,吸煙還是誘發心梗的主要原因。臨床研究發現,人在吸煙時,其冠狀動脈等大的動脈會因受到尼古丁的刺激而發生收縮、痙攣,使這些大動脈內的血流量驟減。而人在停止吸煙后,其冠狀動脈等大的動脈會立即停止收縮、痙攣,使這些大動脈內的血流量驟增。這種血流量驟減和驟增的情況會使大動脈上的脂肪斑塊受到強烈的沖擊,進而脫落。這些脫落的脂肪斑塊會隨血液回流到心臟,從而誘發心梗。
過去,動脈硬化是老年人易患的疾病,年輕人很少會患這種病。因此,在1990年以前,我國35歲以下人群發生心梗的幾率極低,幾乎為零。但是,近年來隨著我國年輕人吸煙人數的快速增加,我國35歲以下人群發生心梗的幾率正在以每年0.07%的速度增長。據調查資料顯示,僅在2009年,我國就出現了約1.1萬名35歲以下的心?;颊?,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有10年以上的吸煙史。因此,吸煙時間在10年以上的青年人,若出現不明原因的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切不可麻痹大意,應及時去醫院進行心電圖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心梗,降低發生猝死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