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胃切除手術的逐漸增多,作為胃切除術后的常見并發癥——膽囊結石的發生率也逐漸增多,嚴重影響了此病患者的生存質量。因此,胃切除手術與膽囊結石的關系越來越受到臨床醫生的重視和關注。有學者認為,胃切除術后導致膽囊收縮功能減弱是誘發膽囊結石的重要因素。
為了研究胃切除手術、膽囊結石及膽囊收縮功能減弱之間的關系,筆者所在的科研團隊選取近年來我院收治的接受胃切除手術的41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設為觀察組,同時選取我院同期收治的未經手術治療也無膽囊疾病的41例患有胃十二指腸疾病的患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的41例患者在接受胃切除手術前均未發現患有膽囊結石。兩組患者在人數、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均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我們為這41例觀察組患者實施胃切除手術,為41例對照組患者進行保守治療,并將兩組患者膽囊收縮功能的變化情況進行對比。進行膽囊收縮功能評價的方法是:①患者用餐1小時后,對其膽汁的排出率進行檢測,其膽汁排出率若小于50%,其膽囊的收縮功能即為減弱。②患者用餐兩小時后對其膽汁的排出率進行檢測,其膽汁的排出率若小于50%,其膽囊的收縮功能即為不良。結果顯示,在41例觀察組患者中,發生膽囊收縮功能減弱的患者有38例,其比率為92.68%,發生膽囊收縮功能不良的患者有36例,其比率為87.80%。在41例對照組患者中,發生膽囊收縮功能減弱的患者有13例,其比率為31.71%,發生膽囊收縮功能不良的患者有10例,其比率為24.39%。觀察組患者膽囊收縮功能減弱的發生率及膽囊收縮功能不良的發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由此可見,接受胃切除手術的患者其膽囊的收縮功能明顯減弱。
研究證實,膽囊的收縮功能主要是由迷走神經及膽囊收縮素的共同作用來控制的。一般情況下,胃切除手術常常需要切斷患者的迷走神經,同時還需要切除患者的胃大部或者全部,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其胃的面積及胃的容量減少,使胃的分泌功能降低及胃酸缺乏,進而影響膽囊收縮素的正常釋放,造成膽汁淤積,從而大大地增加了膽囊結石的發生率。
專家認為,實行胃切除手術的患者為避免出現膽囊收縮功能減弱應注意以下事項:
1.在實施胃切除手術時,醫護人員應在保證根治原發病的基礎上,有選擇性地進行迷走神經切除手術,同時應盡量保留患者的迷走神經肝膽支,以保證其膽囊周期性運動的正常進行,促進膽囊收縮素的正常釋放,從而降低其胃切除術后膽囊收縮功能減弱的發生率。
2.在手術后,患者應定期進行B超檢查,以便于醫生根據其膽囊的狀況為其制定合理的養護膽囊的方案。
3. 醫護人員一旦發現患者的膽囊收縮功能出現異常,應及時對其進行藥物治療,以盡早糾正這種不良狀況。此外,這類患者還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促進膽囊排空類藥物(如莫沙必利、西沙必利、熊脫氧膽酸等)、增加膽酸分泌的藥物(如吲哚拉明、大黃素、馬來酸曲美布汀等)或改變膽汁成分的藥物(如紅霉素、消炎利膽片等)。
4.患者術后應合理地安排飲食,可適當增加一些酸性飲食,以促進內源性膽囊收縮素的釋放,提高膽囊的收縮功能,同時還應限制脂肪的攝入量,少吃花生、奶油、芝麻、核桃、瓜子、肥肉、動物油、油炸類食品等含脂肪較高的食物,以減輕肝臟和膽囊的負擔。此外,這類患者還應限制膽固醇的攝入量,少吃或不吃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蛋黃、魚子、海鮮及動物內臟等。
5.多吃富含維生素、植物纖維的清談食物,如胡蘿卜、菠菜、白菜、青椒、西紅柿、粗糧、豆類、香菇、黃瓜、鮮棗、山楂及新鮮的水果。
6.多飲水。少量多次地飲水,不僅可以加速血液循環,還能起到稀釋膽汁的作用,從而減少膽汁的淤積,改善膽囊的功能。
7.進行適量的運動。接受胃切除手術的患者應通過適量的運動來增加其肺活量,使其膽囊因受到擠壓而產生有規律的收縮,從而起到促進膽汁排空、防止膽汁淤積的作用。
8.避免服用容易誘發膽石癥的藥物,如甾體類避孕藥、雌二醇及孕酮、舒林酸、長效生長抑素、頭孢曲松鈉、嗎啡、全胃腸外營養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