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生今年55歲,患風濕性關節炎已經5年了。最近一年來,他的關節腫脹、疼痛、僵硬、活動受限等癥狀明顯加重,已經嚴重地影響了他的生活。他曾使用消炎痛和保泰松進行治療,但效果不明顯。劉先生來筆者處就診后,筆者建議他使用祖師麻片進行治療。劉先生使用祖師麻片治療了14天,其病情就得到了明顯的緩解。他堅持使用此藥治療了3個月,其關節腫脹、疼痛的癥狀就消失了。孫阿姨今年70歲,患類風濕關節炎已經10年了。前不久,她的病情開始加重,其指關節、腕關節、踝關節和足趾關節均出現了嚴重的疼痛、腫脹和變形,使她無法進行日常活動,甚至不能生活自理,每日只能靠服用布洛芬來止痛。孫阿姨來筆者處就診后,筆者建議她使用祖師麻片進行治療。孫阿姨使用此藥治療了半年,其臨床癥狀明顯減輕,生活可以自理。趙女士今年58歲,自從48歲絕經后,她便患上了骨性關節炎,其雙膝關節出現了明顯的變形,上、下樓時疼得厲害。趙女士在來筆者處就診后,筆者建議她使用祖師麻片進行治療。趙女士使用此藥治療了1個月,其雙膝關節疼痛的癥狀就消失了。
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和骨性關節炎是臨床上常見的三大關節炎性疾病。據調查資料顯示,這三種疾病的患者約占所有關節炎性疾病患者的95%。這三類關節炎性疾病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可引起嚴重的關節疼痛、腫脹和變形,從而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治療關節炎的西藥主要有阿司匹林、水楊酸鈉、消炎痛、布洛芬、氟滅酸、雙氯滅酸、保秦松、塞來昔布、甲氨蝶呤、環磷酰胺、強的松和地塞米松等。但這些藥物不是治標不治本,就是不良反應較大,因此均不能滿足關節炎患者的需要。中醫認為,關節炎屬于“痹證”的范疇,多是由于風寒濕邪侵入關節所致。治療此類疾病,應采用祛風除濕、止痛散瘀的方法。
祖師麻片是近年來臨床上研制出的新藥。此藥的主要成分為祖師麻浸膏。祖師麻又叫祖司麻、黃瑞香、大救駕、金腰帶,是中醫治療關節炎的要藥。此藥味辛苦,性溫,可入肺經、心經,具有祛風除濕、止痛散瘀的功效。相傳,祖師麻是由晉代的道教祖師、煉丹家和醫藥學家葛洪發現的。傳說,葛洪因經常上山采藥并露宿在山上而患上了嚴重的風濕病,關節腫脹疼痛得厲害。為了治病,葛洪服用了很多藥物,但效果均不理想。忽然有一日,葛洪的徒弟采回了一種當地人叫做祖司麻的藥物。葛洪將此藥水煎后服用,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后來,葛洪對此藥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最終確認,此藥對風濕性關節炎有很好的療效。此后,葛洪使用此藥治好了很多關節炎患者。葛洪去世后,他的徒弟為了紀念他,將此藥改名為祖師麻,意思是由葛洪祖師發現的藥物。不過,由于祖師麻具有一定的毒性,加上其他治療關節炎藥物的出現,使得后世的中醫都不太愿意使用此藥,祖師麻也就逐漸沒落,不為人們所知。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中醫藥研究的深入,祖師麻又一次進入了人們的視野。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祖師麻中含有大量的抗炎分子,而且具有利尿的作用。用此藥治療關節炎,可快速緩解患者關節腫脹疼痛的癥狀。此外,祖師麻中還含有與甲氨蝶呤作用相似的成分,用此藥治療關節炎,能有效地修復受損的關節組織,使關節變形的癥狀得到緩解。最為關鍵的是,祖師麻的治療范圍十分廣泛,對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骨性關節炎等疾病均有很好的治療作用。為了避免祖師麻中的毒素給人體帶來損害,藥品生產企業對祖師麻進行了提純,生產出了祖師麻浸膏并將其固化,制成了上文提到的祖師麻片。
筆者做過一項臨床實驗,將160例患有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或骨性關節炎的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80例患者。治療組患者使用祖師麻片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使用消炎痛、布洛芬、氟滅酸、甲氨蝶呤和強的松等藥物進行綜合性治療。治療3個月后,治療組患者關節疼痛、腫脹癥狀的緩解率達到100%,其關節變形的緩解率達到75%,而且沒有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對照組患者關節疼痛、腫脹癥狀的緩解率僅為18.75%,其關節變形的緩解率僅為8%,而且有32例患者出現了過敏、胃腸道不適等不良反應。這說明,用祖師麻片治療關節炎療效確切,可快速緩解患者關節疼痛、腫脹、變形的癥狀,而且不容易引起不良反應。
祖師麻片的用法為:每日服3次,每次服3片。需要注意的是,肝腎功能不全者使用此藥應有醫生的指導,孕婦和哺乳期女性禁用此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