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增生又叫“骨贅”,是一種以軟骨磨損和骨骼硬化增生為主要表現的退行性疾病,好發于脊椎、髖、膝等關節及足跟骨,尤以頸椎關節、足跟骨的發病率為最高。此病患者多為中老年人。中醫認為,骨質增生是因風寒濕雜合侵入肌肉、筋絡及關節,客于經脈,導致邪氣壅阻,氣滯血瘀所引起的。此病患者常出現患處疼痛、觸之痛劇、關節活動受限、頭暈、肢體麻木等癥狀。臨床實踐證實,骨質增生患者在使用中藥進行治療后可顯著改善不適的癥狀,延緩或逆轉骨質退行性改變的進程,獲得確切的療效。下面就介紹一下可治療骨質增生的5則良方:
1.風濕威靈方
取白花蛇4條,威靈仙72克,當歸、土鱉蟲、血竭、透骨草、防風各36克(以上為1個療程的用量)。將上述藥物一起研成細末,每次服3克,每天早晚各服1次,用溫開水送服,用藥一個月為1個療程。此方具有活血化瘀、去濕通絡的功效。筆者曾使用此方治療一例52歲的女性骨質增生癥患者。該患者因長期腰痛來我院就診,在進行X線檢查時發現其第3腰椎右下、第4腰椎右上有雀嘴樣骨質增生,其第1、第4腰椎椎體有輕度增生。我們為該患者采取西醫對癥治療,但效果較差。此后,筆者為該患者使用風濕威靈方進行治療。用藥1個月后,該患者疼痛的癥狀消失,恢復了勞動能力。筆者對該患者進行一年余的隨訪,其病情一直沒有復發。
2.威靈蓯蓉湯
取威靈仙、肉蓯蓉、熟地、青風藤、丹參各15克,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天服1劑,分早晚2次服下。也可將上述藥物研成細末,煉蜜為丸(每丸約重10克),每次服1粒,早晚各服1次。此方具有溫腎補陽、滋陰生津、活血通絡的功效,適合有頸椎、腰椎及足跟骨質增生的患者使用。筆者曾使用此方治療一例老年骨質增生患者。該患者61歲,出現腰痛、腿酸、行走乏力的癥狀一年余,經X線檢查后確診其患有腰椎骨質增生。筆者使用威靈蓯蓉湯為其治療2周,其腰痛、腿酸的癥狀明顯好轉。此后,筆者讓該患者長期服用威靈蓯蓉丸進行治療。2個月后,該患者腰痛、腿酸、行走乏力的癥狀就完全消失了。
3.筋骨止痛酒
取生草烏、細辛各10克,洋金花6克,冰片16克。將生草烏、細辛、洋金花研成細末,用300毫升50%的酒精浸泡1周,將冰片用200毫升50%的酒精浸泡1周(每日攪拌1次),濾凈藥渣,將藥液混合在一起,裝入有色玻璃瓶中貯存。使用此藥時,可用棉球蘸取少許的此藥液涂抹在痛處,每天用藥2~3次。此方具有祛風散寒、解痙活血、消腫止痛的功效。筆者曾使用此方治療一例女性骨質疏松患者。該患者63歲,出現足跟疼痛、行走困難的癥狀2個月,經骨科檢查后確診其患有跟骨骨質增生。在使用筋骨止痛酒后,該患者足跟疼痛的癥狀立即減輕,用藥一周后其足跟疼痛的癥狀完全消失。需要注意的是,筋骨止痛酒具有很強的毒性,只能取少許外用,不可內服。患處皮膚有破損者及孕婦忌用此藥。
4.秦艽靈仙散
取粉葛、秦艽、靈仙、當歸各20克,白芍30克,延胡、制川烏、獨活各10克,蜈蚣(去頭足)3條,天麻6克。將天麻研成細末。將除天麻以外的藥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調入天麻粉,每日服1劑,分早晚2次服下。有醫師曾使用此方治療262例頸椎骨質增生患者,結果有223例患者病情痊愈,有22例患者取得了顯著的療效,有12例患者取得了一定的療效,有5例患者治療無效。
5.當歸白芍散
取全當歸、白芍各40克,川芎、炒艾葉、地龍、灸川烏、五加皮、木通、川花椒、革防風各30克,冰片5克,生姜汁100毫升,陳醋適量。將上述藥物一起研成極細末,用姜汁、陳醋調成藥糊,裝入瓷瓶中備用。在使用時,可取少許的此藥糊敷在患處,每日換藥1次,連續用藥7天為1個療程。有醫師曾使用此方治療65例骨質增生患者,在用藥1~3個療程后,有61例患者病情痊愈,有3例患者取得了顯著的療效,有1例患者治療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