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大到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采油機械、游樂園設備等,小到打印機、傳真機,這些需要電力驅動的設備或產品可謂無處不在,它們都需要一個核心部件,那就是電機。
電機作為一種基礎性、核心性的部件,其技術上的每一點進步,往往都會帶來工業,特別是高端裝備制造業方面的突飛猛進。如此重要的部件,其高端技術卻長期被國外壟斷,自動化專業背景出身的項久鵬很早就立志要改變這種局面,要讓自己研發的電機趕超國際先進水平。
1996年,項久鵬從北京科技大學自動化系畢業后留校任教,開始從事電機的交流變頻調速技術的研究。在當時,項久鵬搜集了大量的資料,特別是國外先進國家的技術資料,通過學習和消化,再進行研究分析和實驗,項久鵬很快就掌握了變頻調速器的硬件和軟件核心技術。
隨著對電機技術研究的深入,項久鵬發現僅僅是在學校做純粹的科研,不能將技術轉化為產品,就很難讓研究走向深入,也很難趕超國際先進水平。2000年,項久鵬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校友一起創辦了北京超同步科技有限公司,著重于電機中的交流伺服驅動系統的研發。

創辦了企業后,項久鵬的科研有了更好的依托平臺,也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電機技術中,伺服技術是較為前沿的一種技術,代表著電機的最高水平和技術方向。所謂伺服,即servo,在希臘語中即“奴隸”的意思,就像個得心應手的馴服工具,服從控制信號的要求而動作。“人們平常在工廠看到的先進的自動化生產線,比如自動焊接、裝配、工業機器人的各種動作,它們的控制都是由伺服電機來完成的。而電梯設備中的液引機、電動汽車的核心驅動系統、電動自行車的驅動設備、打印機機、傳真機,包括現在很流行的3D打印機等,也都是用的伺服電機。所以說人們盡管對‘伺服’的概念較為陌生,但其實離我們并不遠。”項久鵬說。
項久鵬等人在開始研究伺服技術時,國內這方面還是一片空白,沒有可借鑒的樣本,唯一的辦法就是查閱國外資料。那時,項久鵬和同事們一起,白天黑夜查找海量的文獻資料,一起開會討論研究,提出方案,反復做實驗,做測試,一點一點地改進樣機的性能,終于在借鑒國外技術的基礎上,開發出具有多個自主知識產權的伺服電機產品。
2008年,項久鵬在密云建立了生產基地,并成立了北京北超伺服技術有限公司,使得研發的各種伺服電機技術能更快地進入產業化應用。盡管身為公司總經理,項久鵬有很多經營管理的事務要做,但他仍領導研究團隊繼續在伺服技術上追趕著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北京北超伺服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伺服電機產品及控制系統在國內已處于領先水平,部分產品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比如他們的一種主軸電機,起步轉速就是每分鐘8000轉,遠遠高于國內普通電機水平,而且基本性能指標與日本的同類產品不相上下,只不過一些細節上可能還有待提高。“今后,我們將在這方面縮短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爭取早日讓中國電機走向世界。”項久鵬最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