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鐵1號線發生意外,驟停在隧道內,三名乘客掉入軌道輕微擦傷;杭州地鐵1號線突然在錢塘江底拋錨,迫使113名乘客步行走出隧道;北京地鐵4號線因信號系統故障,雙向停運兩個多小時;廣州地鐵8號線發生事故,導致大量乘客滯留。近日,國內地鐵頻頻發生事故,給市民出行造成影響。引發媒體對地鐵安全的再次大討論,地鐵還安全嗎?故障發生后應如何做好安全應急?
故障與地理環境有一定關系
近期國內地鐵故障頻發,具體原因不盡相同。以杭州為例,杭州地鐵1號線從2012年11月建成通車以來,故障不斷,而這次,則是1號線“歷史上”最驚險的一次故障。據“杭港地鐵”官方微博稱,此次故障是因隧道潮濕引發接觸網發生故障,致使區間供電故障,最終導致“趴窩”。
“地鐵故障的發生,很多時候和它所處的地理環境有很大的聯系?!敝袊こ淘涸菏客鯄羲≡诮邮苡浾卟稍L時表示,“以濕度為例,地鐵隧道內濕度最好能夠保持在30%以內,而超過50%就會出現問題。濕度過大時要利用相關的除濕機加以調節,并加強設備檢測,這在潮濕的地鐵過江地段顯得尤為重要?!?/p>
事實上,除地鐵隧道內環境的影響外,暴雨、雷電、地震等外界自然環境因素也會誘發地鐵故障、事故。2010年7月23日,南京地鐵1號線南延線遭遇雷擊,造成供電接觸網兩次故障,4輛列車因接觸網斷電而延誤運營兩個多小時;2011年4月22日,北京地鐵10號線巴溝至知春路區段信號發生故障,原因是地面信號設備遭遇雷擊,一塊電路板被擊穿;今年9月13日晚,上海暴雨使地鐵2號線出現故障停運……
北京地鐵4號線故障則與杭州不同,“北京地鐵”官方微博稱,是由信號系統故障引發的停運。何為信號系統故障?王夢恕解釋到,正常情況下,一輛列車的信號系統會自動檢測“自己”與其他列車之間的距離,并用不同顏色的警示燈加以警示,而信號系統發生故障后,監測警示功能不靈敏或產生障礙,嚴重時會引發列車追尾。如2011年9月上海地鐵追尾事故被專家認為是由嚴重的信號系統故障所引起。
地鐵安全應急之道
故障發生后,人們更關心的是,地鐵公司方面會采取怎樣的應急措施,以盡量將危害和影響程度降到最???
杭州地鐵1號線拋錨后,杭港地鐵公司啟動應急預案,一方面在組織維修人員排查維修,引導受影響列車乘客就地疏散,另一方面,開始調整地鐵運營交路,保障全線其他區域維持運行。然而,整個處理過程中,并沒有啟動公交接駁預案,使許多乘客較長時間滯留站內,對此,地鐵公司的解釋是,此次是單趟列車故障造成的延誤,且故障發生時并非高峰時段,沒有達到啟動公交接駁的等級。

全國地鐵運營時間最早的北京與杭州具體情況有所不同:4號線故障發生在周一上班早高峰,部分乘客被困地鐵站超1小時。京港地鐵啟動應急預案,通過車站及車內乘客信息系統告知乘客,同時通知公交集團協助進行應急接駁。
雖然具體情況相異,處理故障應急的方式方法也不近相同,然而二者在事發后都遭到了不少網民對其應急能力及效果的質疑。北京不少網民抱怨,4號線故障后,即使地鐵公司采取了應急預案,并聯動公交協助,然而整個公交應急保障體系卻近乎“失效”,首先是公交接駁力量單薄,北京公交集團僅加派130輛公交車,與4號線平時每日130萬人次左右的運量相比,顯然“杯水車薪”,根本無法滿足突發事件的應急,其次是地面交通愈加擁堵。更有杭州網民直呼杭州地鐵應急能力不足,逃生宣傳不力。
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應急管理學院副教授盧文剛在采訪中表示,在城市地鐵應急管理過程中,地鐵公司承擔大部分的應急處理工作,是突發事件的直接管理者。一般情況下,當地鐵發生事故、故障后,應急管理也要實現另方面的目標:一是降低地鐵故障、事故帶來的成本損失,二是減輕和消除突發事件所帶來的社會影響,最大程度使其實現正常運營。

發達國家如何應對地鐵故障?
我國地鐵線路經常超負荷運營、運行經驗與國外相比也存在不足,關鍵在于城市如何反應,應該從每一次事故中吸取教訓,提高地鐵運營者的管理水平。
業內人士認為,國外發達城市的地鐵也經常發生事故,但是,他們的應急管理經驗值得我們借鑒。比如,倫敦的地鐵是世界上歷史最久也是最繁忙的地鐵系統。倫敦的第一條地鐵,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修建的地鐵于1863年1月10日通車。倫敦地鐵四通八達,即便一條線路出問題,乘客能很方便地換乘其它線路,換乘時不但有人疏導,還可以免票。倫敦人遇到地鐵故障時并不焦躁,不少人愛在地鐵里安靜地看書。
據了解,在以軌道交通為主的日本,地鐵故障可能導致出現大批“歸宅困難者”,因此設有專門的“歸宅困難者”演習和訓練。因為日本是地震多發國,達到一定震級地鐵自動停運,2011年日本大地震時,東京電車停運,乘客在工作人員帶領下沿軌道步行,疏散有序。地鐵出問題,車內車外所有告示牌都會寫清原因,乘客還能領取“延遲證明”,以方便解釋上班遲到原因。
而在新加坡,地鐵因停電或其他原因停在隧道中途,地鐵公司工作人員會立即啟動隧道的通風系統。在每節車廂里,都藏著一道移動橋。當意外發生在半道時,控制中心會迅速調來另一輛列車停在出事車旁邊,乘客可以從靠近門口的座椅下將移動橋拉出,安全疏散到救援車上。當車廂內的電流意外被切斷時,電池照明燈就會亮起,為乘客指路。
在紐約,地鐵雖然很方便,但經常因為調度或維修發生延誤,周末時地鐵還經常改變運營線路。為此,乘客可以下載紐約地鐵應用(APP),及時了解各條線路的調整信息。
相關專家表示,對于北京等特大城市,加快地鐵建設是緩解交通擁堵的必然選擇,政府管理部門必須大力提高軟硬件水平,吸引更多的市民選擇地鐵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