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10a生驛新圓大棗為試材進行試驗研究:即在棗樹開花達30%左右時,噴施不同濃度的赤霉素藥液對棗樹坐果率、果實大小、著色和產量的影響試驗研究。結果表明,棗樹開花30%左右時,噴15mg/L赤霉素藥液能顯著提高棗樹的坐果率、單果重、著色和單位面積產量。
關鍵詞:驛新圓大棗;赤霉素;應用技術;坐果率
中圖分類號 S66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8-69-01
在棗樹開花期噴施赤霉素能提高棗樹的坐果率,使棗果增大,增加著色,提高棗果產量,該項技術在生產上已普遍應用。但在施用赤霉素時,由于濃度不當易造成坐果率降低和果實不同程度地軟化,進而降低果農的經濟收入。筆者以驛新圓大棗為試材,研究了棗花開放30%左右時噴施不同濃度的赤霉素藥液對驛新圓大棗坐果率、單果重、單位面積產量的影響,以期為赤霉素在棗樹上的應用提供技術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園基本情況 試驗設在河南省駐馬店市薄山林場土門林區,面積0.6hm2。當地年平均氣溫14.8℃,平均降水量806~1 209mm,初霜期11月初,終霜期3月底,年日照時數2 225h。果園土壤為黃壤土,pH值6.5~7.0,土壤肥力中等,土壤有機質含量0.78%。園地交通便利,排灌條件良好。
1.2 試驗材料 供試的棗樹品種為驛新圓大棗,樹齡10a生,長勢良好。試驗用藥劑為赤霉素(有效濃度75%),上海同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每小區選擇大小、長勢、花量大體一致的驛新圓大棗作試驗用樹,每小區選2株樹,每處理3次重復,小區隨機排列。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計4種濃度赤霉素藥液,即A:5mg/L、B:10mg/L、C:15mg/L、D:20mg/L,以清水為對照(ck)。
1.4 施藥時間及調查方法 試驗于2012年5月18日(棗花開放30%左右)和5月28日各噴1次。施藥機械采用利農DH400背負式噴霧器細水噴霧,以樹冠內外全部枝梢葉片花朵均勻著藥液后不滴水為宜。藥液噴施1個月后調查每個處理的坐果率。在果實采收前,每個處理棗樹上隨機抽取60個果實,稱其重量,計算每個處理的單果重和667m2產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對驛新圓大棗坐果率的影響 由表1的結果表明,不同濃度的赤霉素處理對10a生驛新圓大棗坐果率的影響是不相同的。15~20mg/L濃度赤霉素處理的坐果率提高最多,比對照提高50.6和40.8個百分點,5~10mg/L濃度赤霉素藥液對坐果率也有明顯提高,提高幅度達25.3%和36.6%。
2.2 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對驛新圓大棗產量的影響 由表1可看出,不同濃度赤霉素藥液對10a生驛新圓大棗667m2產量的影響是不同的,以15mg/L處理提高最多,比對照增產46.2%,10mg/L和20mg/L處理對產量的提高效應也非常明顯,其提高幅度分別達24.8%和32.1%。
3 結論與討論
不同濃度赤霉素對10a生驛新圓大棗的坐果率和產量有著不同的影響,噴施15mg/L赤霉素藥液效果明顯高于其他處理,表明噴施15mg/L赤霉素液提高驛新圓大棗的坐果率、單果重和單位面積產量效果最佳。在噴施藥液時,若遇低溫、干旱或噴藥液后下雨需補噴1次。
參考文獻
[1]高新一,馬元忠,李占林.棗樹高產栽培新技術[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30-67.
[2]楊留成,禹明甫,曹新亮,等.驛新圓大棗豐產栽培試驗[J].中國果樹,2007(3):10-52.
[3]李社輝,吳玉洲,閃亮通.棗樹豐產栽培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2:111-113.
[4]邢景光,謝成文,李鐵兵.棗樹引種試驗及豐產栽培技術開發研究[J].中國林業,2003(10):132-133.
(責編:陶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