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姜黃提取液中姜黃色素的含量為指標,進行了利用果膠酶、纖維素酶輔助水提法提取姜黃色素的研究。采用單因素法對復合酶提取工藝條件進行優選,確定了最佳的工藝條件:纖維素酶用量為0.4%,果膠酶用量為4%,復合酶用量為3%,酶解溫度50℃。
關鍵詞:姜黃色素;酶輔助水提法;酶解溫度
中圖分類號 S63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24-99-02
姜黃(Curcuma)屬姜科植物,又名色姜黃、子姜黃、寶鼎香,其味辛苦而性寒,入肝、膽、脾、胃經。其盛產于我國南方,主要作為中藥材使用或作為天然色素原料出口。姜黃作為藥食兩用材料,還具有通經行氣、活血降壓、驅寒消炎等效能[1]。
從植物姜黃的根莖中提取的姜黃色素,是一種食用天然黃色素。姜黃色素具有良好的染著性和分散性,其染色力大于其作用,是國內外允許使用的重要的天然食用色素之一[2],并具有熱穩定性好、著色力強、色澤鮮艷等特點,在食品行業中被廣泛用作天然著色劑[3],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飲料、果酒、糖果、糕點、罐頭、果汁及烹飪菜肴中。
本文通過對酶量及酶解溫度的優化,確定水酶法從姜黃中提取姜黃色素的工藝參數。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姜黃:購于臨安康銳大藥房;鹽酸、氫氧化鈉:均為分析純;蒸餾水:自制;纖維素酶(80 000U):為張家港金源牌產品;果膠酶(30 000U):為無錫市雪梅酶制劑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1.2 試驗研究基本內容 (1)單一酶用量的確定;(2)酶復合用量配比的確定;(3)酶解溫度的確定。
2 結果與分析
2.1 單因素實驗
2.1.1 最適果膠酶用量的確定 由圖1可以看出:當果膠酶量小于4%時,隨著果膠酶量的增加,吸光度值變化較大;當果膠酶量超過4%后,吸光度值變化較小。在酶促反應中,酶濃度越高水解越完全,但濃度過高吸光值增加反而不明顯。綜合考慮酶制劑成本,所以選擇4%的果膠酶加量。
2.1.2 最適纖維素酶用量的確定 由圖2可以看出:當纖維素酶量小于0.4%時,隨著纖維素酶量的增加,吸光度值變化較大;當纖維素酶量超過0.4%后,吸光度值變化較小。在酶促反應中,酶濃度越高姜黃水解越完全,但濃度過高吸光值增加反而不明顯,綜合考慮酶制劑成本,所以選擇0.4%的纖維素酶加量。
圖1 果膠酶用量對吸光值的影響
圖2 纖維素酶用量對吸光值的影響
2.1.3 最適復合酶量的確定 由圖3可以看出:當復合酶量小于3% 時,隨著復合酶量的增加,吸光度值變化較大;當復合酶量超過3%后,吸光度值曲線逐漸趨于水平。在酶促反應中,酶濃度越高反應速度越快,但過高速度增加反而不明顯。綜合考慮酶制劑成本,所以選擇3%的復合酶量。
圖3 復合酶用量對吸光值的影響
2.1.4 最適酶解溫度的確定 由圖4可以看出:(下轉108頁)(上接99頁)在反應的初始階段,隨著溫度的升高吸光值在增大,但超過50℃后,吸光值反而下降。低于50℃酶活不能充分發揮,酶反應速度過低導致色素不能充分溶出。在此溫度范圍內,溫度升高可提高反應速度。超過此溫度酶逐漸失活,減少了參與反應的分子數,反應速度逐漸降低。由此酶解的最佳溫度為50℃。
圖4 酶解溫度對吸光值的影響
3 結論
本試驗采用酶輔助水提法提取姜黃色素的最佳工藝參數是:纖維素酶用量為0.4%,果膠酶用量為4%,復合酶用量為3%,酶解溫度為50℃。
參考文獻
[1]楊云,馮衛生.中藥化學成分提取分離手冊[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8.
[2]楊軍君,李湘洲,曠春桃,等.超聲-微波協同提取姜黃色素的研究[J].中國調品,2009,(5):114.
[3]張 衛,張保軍,李富華,等.姜黃色素的市場與產品開發[J].中國食品添加劑,2001(3):48-50.
(責編:陶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