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食品質量檢驗的過程中,實驗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檢驗質量,而實驗室的安全水平是衡量實驗室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直接影響著食品質量檢驗工作的進行和開展。因此要對其高度重視。文章分析了食品質量檢驗實驗室的安全因素,提出了相應的安全對策,希望能為提高食品質量檢驗實驗室的安全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食品;質量檢驗;實驗室;安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對食品質量以及食品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保障食品安全,必須進行嚴格的食品質量檢驗,這樣才能從源頭上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減少或避免食品安全事故。而食品質量檢驗實驗室的管理及安全水平與食品質量檢驗水平息息相關,要提高食品質量檢驗水平,必須要對實驗室加強管理,以確保實驗室的安全,為實驗室工作人員提供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
1 食品質量檢驗實驗室及安全事故的特點
1.1 食品質量檢驗實驗室的特點
食品質量檢驗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主要由物理性能分析室、化學及儀器分析室、微生物指標分析室組成。因此,實驗室的安全有一定的特殊性。一般來說,化學以及儀器分析實驗室和微生物實驗室的安全問題比較嚴重。食品安全檢驗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檢驗食品安全時,一般以儀器分析為主,同時廣泛采用各種新方法和新標準,各種大型儀器和高新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氣相色譜-質譜法廣泛應用于檢測水果、蔬菜的農藥和化學品殘留上,高效液相色譜法、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以及液相色譜-質譜法這三種測定方法主要用于乳制品與原料乳中三聚氰胺的檢測。②實驗室中易燃易爆物品、高溫高壓制品、劇毒以及腐蝕性物品較多。比如,在使用高效液相色譜儀時需要使用高純氮氣;使用原子吸收光譜儀的時候會用到乙炔氣;在消解樣品時會使用高氯酸;易燃的乙醇和乙醚;大腸桿菌以及致病菌用于微生物分析;另外還會使用到濃硫酸、黃曲霉毒素等。③在檢測過程中往往會涉及微生物、化學以及物理性能等多個方面,同時儀器和場地交叉使用的情況很普遍;在實驗中使用的容器和試劑比較多,分工比較復雜;進行處理時程序較多、復雜程度高、流程比較長。另外,由于食品質量檢驗要求一定的時效性,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往往會被疏忽。
由于實驗室具有以上這些特點,在檢驗的時候程序流程、人員、試劑材料、儀器以及空間等方面容易發生一定的沖突,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往往會對實驗室工作人員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還會給周圍的環境帶來嚴重的危害,影響實驗室的正常運行。因此,實驗室安全事故的性質比較復雜,表現形式也趨于多樣化,在預防和處理方面也較為困難。
1.2 實驗室安全事故的特點
要預防和應對實驗室的安全事故,首先必須了解實驗室安全事故的特點。這些特點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①實驗室安全事故是可以防控的。為了減少或消除事故隱患,可以采取適當的技術和管理手段,最大程度的降低發生安全事故的概率。②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是引發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也是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在預防和控制時要從這兩個方面著手。③實驗室的儀器設施眾多,涉及到的檢驗領域也比較廣泛,在預防和應對時要對以上幾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做到萬無一失。
2 提高食品質量檢驗實驗室安全水平的有效對策
實驗室發生安全事故時,人是最為主要的因素。人的安全行為可以減少或避免事故,而人的不安全行為則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因此,要做好實驗室的安全工作,必須要特別重視人的因素。只有對實驗室工作人員加強管理才能真正提高實驗室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防止出現實驗室安全事故。
2.1 做好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
要預防實驗室事故,首先必須提高實驗室工作人員的素質和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安全行為。要對實驗室工作人員進行系統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切實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使他們具備預防和控制事故的能力。在培訓過程中,不僅要向員工們講授安全規章制度、安全知識,而且還要強調和培養員工的社會責任感,使其具備過硬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水平,為創造安全健康的實驗室環境做出自己的貢獻。實驗室人員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和安全意識,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充分認識到慢性危害因素的嚴重性。實驗室工作人員具備了社會責任感,就會努力約束自己的內在行為和自我意識,真正為實驗室的安全提供保障。
2.2 對新儀器、新試劑及新項目進行科學安全評估,采取必要的安全手段
隨著食品質量檢驗的進一步發展,很多新儀器、新試劑也開始應用于其中。為了實驗室的安全著想,必須要對這些新儀器、新試劑進行充分的安全評估,從而及時排除隱患。有一個例子就證實了這一點:蘋果公司的一家代工廠為了提高出品率,使用正己烷擦拭蘋果手機的顯示屏,擦拭效果很好。但是,這家工廠在引進正己烷時沒有注明其毒性,也沒有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導致100多名工人出現中毒的嚴重后果。實際上,正己烷是一種高危害性毒物,人體長期接觸之后會導致肌肉萎縮,有的甚至會產生運動障礙。
2.3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規定和責任機制
很多實驗室都制定了相應的安全制度和規定,也明確了責任機制。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這些制度和機制往往沒有針對性,也沒有具體細致的措施,可操作性不強或責任不明確。另外,一些新儀器、新方法開始不斷的應用到實驗室中,原有的安全制度和責任機制已不能適應新時期食品質量檢驗的需要。因此,要不斷的改進安全制度和責任機制,建立責任明確、分工具體、便于操作的安全管理制度。比如可以在各個實驗室制定相應的操作程序和動作標準,實施標準化操作,充分發揮制度和機制的作用,以保障實驗室的安全。
2.4 要使物處于安全狀態之下
除了人的不安全行為之外,物的不安全狀態也威脅著實驗室的安全。在物的因素方面需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努力改善實驗室的環境。對實驗室進行標準化建設;規范實驗室的各項設施;對實驗室的各功能區進行科學合理的布置和規劃;實驗室的安全標志應直觀、醒目;使實驗室的各種管線和裝置可以正常使用,為實驗室和相鄰建筑物提供安全保障。②各種試劑、材料、標準物質和器皿要合理存放,取用的時候要注意安全。③要安排專人對實驗室的廢液、廢棄物進行管理。④制定易操作、條理化的安全查驗手冊。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實驗室的安全水平是衡量實驗室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直接影響著食品質量檢驗工作的進行和開展。在實際工作中,要做好實驗室安全的預防和控制工作,堅決杜絕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對實驗室安全的威脅,為實驗室工作人員營造一個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
參考文獻
[1]馬波.淺析食品質量檢驗實驗室的安全[J].中國西部科技,2011(10):73.
[2]鞏強.如何加強食品檢驗實驗室管理[J].大眾標準化,2011(12):54.
[3]柯家驥,閔寶乾.檢測實驗室風險評估與防范[J].現代測量與實驗室管理,201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