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線路損耗是電網在輸送和分配電能過程中,各設備元件和線路所產生的電能損失。線路損耗是衡量電企業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的一項綜合技術指標,也是實現經濟運行、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因此加強電網線路損耗分析及計算,提出降損措施,對于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有一定的意義。
關鍵詞:電網;線路損耗;降損措施
1 烯烴電網基本情況
目前烯烴公司的供電電源有二組,一是自寧東電網變電站不同母線段各引一回110kV供電電源,屬于外部電源;二是引自新建的動力站,裝機容量2臺60MW發電機組和2臺30MW發電機組,屬于內部電源。
110kV進線經四臺降壓變接至35kV母線,每臺降壓變的低壓側接一段35kV母線。其中降壓變容量分別為75MVA和40MVA。
四臺發電機出口電壓為6.3kV,經由四臺6/35kV升壓變壓器將電壓升至35kV并入35kV系統,其主變壓器容量分別為75MVA、40MVA。正常情況下,鍋爐蒸發量約2000噸/小時,動力站發電量為120~150MW,動力站自用電64MW,外供工藝裝置56~86MW。我廠初步計算總用電負荷為240MW左右,所以需要外電源供給電為90-120MW。
2 理論計算的主要依據和方法
按照DL/T686-1999《電力電網電能損耗計算導則》的規定,線路損耗電量的計算方法以日均方根電流法為基本計算方法,本文即采用此方法。
當電流通過三相供電線路時,在線路導線電阻上的功率損耗為
△P=3I2R×10-3 (1)
式中:△P-線路電阻功率損耗,KW;I-線路相電流,A;R-線路每相導線的電阻,Ω。
若通過線路的電流是恒定不變的,則式(1)的功率損耗乘上通過電流的時間就是電能損耗(損耗電量)。由于通過線路的電流是變化的,要計算某一時間段(一個代表日)內線路電阻的損耗電量,必須掌握電流隨時間變化的規律。通常近似認為每小時內電流不變,則一個代表日內24h代表電流為I1、I2、…、I24,全日線路損耗電量為
△W=3(I12+I22+…I242)R×10-3
=3Ieff2R×24×10-3 (2)
其中:Ieff2=(I12+I22+…I242)/24 (3)
上兩式中:△W-全天線路損耗電量,kWh;Ieff-線路代表日均方根電流,A。
3 代表日電網運行情況
2012年5月23日烯烴公司最大負荷126.7MW,最小負荷119.4 MW,負荷率37.79%,全日無裝置停車,生產平穩。電網運行方式正常,35/6KV變壓器設備無檢修,發電設備停運的有:動力站2#、3#、4#發電機運行,1#發電機停運,1#、2#、3#、4#降壓變運行、電網其它方式正常。
4 網損構成情況分析
烯烴電網110KV總變全日供電量299.48萬kWh,網損電量5.60萬kWh,其中36kV變壓器損耗占83.45%,6kV變壓器損耗占11.75%。線路損耗占4.8%,變壓器損耗占95.2%,主變損耗中銅損占47%,鐵損占53%。全天網損率最高為2.23%,最低為1.31%。變壓器損耗在1%以上的有20臺,其中損耗超過2%的有3臺,達到了2.30%和2.06%,損耗在0.5%以上的有1臺。
5 理論網損與實際網損比較分析
2012年4月烯烴電網網損率為2.49%,代表日網損率為1.87%,實際值比理論計算值高0.56%。主要原因有:a.代表日當天主網設備無檢修,發電機平衡較好,而各裝置區均在20%負荷以下運行,所以網損實際值要比理論值高。b.代表日當天,各分變電站變壓器均在運行,負荷較低幾乎為空載運行狀態,增加變壓器損耗的重要原因。c.在網損理論計算中,無功補償設備、主變損耗、電暈損耗以及其它輔助損耗等均未考慮。
6 存在的問題
網損理論計算發現的技術上和管理上的主要問題有:a.電網結構運行方式還不能很好地滿足經濟運行的要求。各變為分段運行,變壓器負荷很小,大大增加變壓器損耗。b.發電機停運對電網損耗影響較大,在主網網損理論計算中,根據代表日負荷分別校核了動力站3#、4#發電機停運對主網網損的影響,發現動力站3#、4#發電機分別停運,將引起主網網損分別升高0.71%、0.45%和0.29%。c. 在理論計算中對全天24點潮流進行了分析。
7 降低電網損耗的技術措施
電網的損耗分為管理降損和技術降損。管理降損是基礎,技術降損是關鍵。
7.1 管理降損措施
7.1.1 強化計量管理
電能是一種商品,電能計量裝置則是一把秤,它的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濟利益。
7.1.2 健全線損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線損管理工作目標與管理制度,將線損指標分解到線路、配電變壓器臺區和管理人員,嚴格考核,獎懲兌現,用經濟手段保證降損工作的落實。
7.2 技術降損措施
7.2.1 合理使用變壓器
配電變壓器運行時的實際銅損等于鐵損時便可獲得最高工作效率,此時的負載率為最佳負載率,所以配變負載率過高過低均不經濟,在調整配變容量、提高配變負載率過程中,應合理使用變壓器。
7.2.2 合理進行無功補償
提高功率因數的辦法是合理調整負荷和設備容量,使用電設備在最佳負載率下運行,以提高線路的自然功率因數。針對電網功率因數低的,可采取分散補償和集中補償相結合的技術措施,以求盡可能提高功率因數,最大限度地降低電網線損,并可以改善電壓水平,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8 結束語
電網經濟運行是降低供電成本的有效途徑。合理選擇降低電網線損的措施,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電網降損管理者除了采取各種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外,還需根據電網的實際需要,選擇適合本地電網線的降損措施,以取得更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明.如何加強電網線損管理[J].青海電力,2005.
[2]吳安官.電力系統線損[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