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高層地下室項目的發展速度非常快,不過,因為它們用的通常是混凝土體系,所以如果發生滲水問題的話就會干擾到它的主體穩定性和運用時間等。文章具體的分析了其防水項目的建設工藝等相關的知識點。
關鍵詞: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防水混凝土;細部防水工程
最近幾年,由于國家的建設工作高速發展,此時高層的地下室項目獲取了非常顯著的成就,不過因為它使用的是混凝土,所以時常出現滲水問題。這種現象不但會導致材料中的鈣喪失,還導致鋼筋生銹,進而導致質量受到影響,導致主體的穩定性等受到干擾。所以要想提升穩定性,增加使用時間的話,就要積極的開展好該項建設工藝。
1 關于建設工作
1.1 掌控好原料的品質
如選用水化熱較低的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應嚴格控制砂石料的含泥量,堅持對施工中每一批砂石料進行含泥量、級配和水泥的細度模數取樣測定,即砂含泥量≯3%且不得呈塊狀;石料含泥量≯1%,石子最大顆粒粒徑≯40mm,以保證混凝土配比原材料符合質量要求。
1.2 做好拌合活動,確保澆筑持續
為了減少澆灌用時,要確保材料集中到一起來拌合處理,比如設置多個拌合裝置,持續活動,高速建設,確保總體性優秀。
1.3 做好配比的優化處理工作
為了降低收縮,提升材料自身抗收縮的水平,就要結合設計的強度以及其他的一些抗震規定等,對材料的配比優化處理。比如盡量的降低水灰比,在材料中添加一些煤灰物質等,降低拌合活動的水分,以此來提升抗滲性,確保測試強度優秀。在使用泵送模式的時候,要控制好坍落度,而且要使用合理的添加物質。
1.4 關于澆筑工作
該項澆筑活動通常有三個層次的內容,第一是總體的分層,第二是分段分層。最后是斜向的分層。因為使用的泵送材料,其坍落度非常高,流動性也比較的不錯,所以在建設的時候要對其積極地振搗,防止發生不緊密或是遺漏問題。
對于墻體的澆筑工作,要做好如下一些內容:
(1)關于底板。由于此次的特征是材料的總數較多,而且尺寸大,處理的時候會生成建設縫,所以要從底板的一邊澆筑,其間隔用時要掌控在初凝用時之內。為了減弱收縮情況,就要使用二次振搗。在振搗好之后要對其積極的找平并且壓光。在初凝之后要使用薄膜等對其遮蓋,而且要開展超過兩周的維護活動,禁止太早的拆模,而且在拆除的時候要確保其表層的氣溫和附近的氣溫控制在15℃附近,防止發生干縮或是溫度縫隙等現象。
(2)外墻混凝土澆筑:地下室墻體分層澆筑500mm~600mm為一步,所有層的間隔要控制在初凝用時之內,全部的鋼筋材料都要結合規定來設置墊塊。為了避免發生干縮等縫隙,在初凝以后,就要積極的養護,在養護大約兩周之后要將其外層的模板拆掉。
2 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的施工
2.1 鋪貼前的準備工作
當鋪貼卷材之前的時候,要把它的表層和材料之上的雜物去除,尤其是不平順的地方必須要抹平處理。要掌控好干燥率,在該項指標掌控在百分之十之內的時候才可以開展建設工作,保證墊層不會太濕潤。如果其水分太多的話要使用專門的設備對其處理。
2.2 涂刷基層處理劑(膠粘劑)
在涂刷的時候要確保其勻稱,防止多次的處理,防止其空白,而且要確保尺寸在兩毫米。
2.3 關于其鋪貼的規定
防水卷材施工隨混凝土墊層施工流水段進行,且遵循先附加層后立面,再平面的施工工序;平、立面處應交叉接縫,接縫應在底平面距立面不小于600mm處;所有平、立面交界的陰陽角處均應鋪貼附加層,附加層應按加固處的形狀仔細粘貼緊密;底板墊層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鋪法或點粘法,立面應采用滿粘法鋪貼;遇沉降縫處,要留出沉降量,并采用點粘法鋪貼,陰陽角處要保持合理的弧度;在開展保護層的建設工作的時候,要防止其受損,卷材應錯茬接縫,要確保前一層的將后續的遮蓋住,而且嚴禁兩層豎直設置,要使用密封物質等對其縫隙有效的處理,防止滲漏問題出現。
在做好鋪貼工作之后,應盡快抹25mm左右1∶3水泥砂漿保護層;鋪貼在永久保護墻內側的防水卷材是外防內貼法,因此也應在其內側抹15mm左右的1∶3水泥砂漿保護層。
3 關于細微處的防水項目的建設工作
3.1 施工縫處理
施工縫也稱冷接縫,是防水薄弱環節之一。假如不能有效的對其設置的話,就會干擾到結構自身的強度和持續性,進而導致縫隙以及滲漏問題,還會導致建筑無法有效的使用,所以要持續澆筑,禁止設置建設縫。地下室外墻施工縫一般只允許留置水平施工縫,留置位置應高于底板不小于200mm的外墻上。在對其澆筑的時候,要使用鋼絲刷等對其清理,然后用水清洗。然后在其表面鋪設30mm~50mm厚的1:1水泥漿或涂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要盡快的澆筑,而且要振搗緊密。假如建設時期要設置豎直的縫隙的話,要確保其留置在變形縫或后澆帶處。
3.2 穿墻螺栓止水處理
混凝土墻板結構施工時,需要用對拉螺栓固定模板;進行墻板處的建設工作的時候,為了確保螺栓不會發生滲漏問題,防止其干擾到結構自身的防水意義,就要使用一次性的螺栓。止水環采用4mm厚的鋼板,直徑80mm,要求與栓滿焊牢固,外墻螺栓在拆除模板后,在外螺栓的根部剔鑿40mm深的缺口,用氣焊燒斷螺栓,用防水砂漿將缺口堵抹壓實,消除漏點達到防水目的。
3.3 穿墻管道處理
高層建筑地下穿墻管道較多,且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因此,施工中均應進行防水處理。首先,在澆筑混凝土結構前應在穿墻管道處預埋套管,并在套管上加焊止水環;穿墻管道與內墻角、凹凸部位的距離應大于250mm;當止水環數量按設計規定安裝穿管時,先將管道穿過預埋管件,并將位置找準,作臨時固定,然后一端穿墻管的封口鋼板應與墻上的預埋角鋼滿焊嚴密;最后從鋼板上預留的澆筑孔注入改性瀝青軟性密封材料或細石混凝土處理,且套管周圍澆筑的混凝土要振搗密實。
3.4 變形縫處理
變形縫是伸縮縫和沉降縫的總稱,其意義是為了協調項目持續伸縮以及變形等現象,確保結構體不會被破損。假如其發生了滲漏問題的話,不但會導致它的持續性受到干擾,同時還導致項目的環境變差,干擾到它的使用意義。所以要掌控好澆筑、止水帶的安裝防止固定,寬度的控制,填縫的處理,以及縫隙的處理等工作,保證項目不會再次的出現盛樓現象。實際的方法是,將縫隙之中的雜物去除,將水分排凈;將縫內兩側基面打鑿寬約80mm~100mm;選用特種水泥加氰凝材料攪拌細石混凝土,作基層封堵,在其上鋪設注漿層,即干鋪石子一層,后再于其上作與基層同樣封堵;注漿順序為先底板后側墻,每根管注漿要求達到相鄰管內向上涌漿為止;注漿管底伸到干鋪石子注漿層底,在上層封堵材料凝固強度達到前,起到導排滲水、消除水頭壓力的作用;上層封堵材料強度已經達到,則從此預埋管口高壓注氰凝堵漏漿;最后按設計要求在變形璉上部槽內做柔性材料處理,完工后確認不再從管口滲水時,用氣焊燒平注漿管。
通過如上的分析得知,高層的防水項目關乎到建筑體的穩定性,關乎到它的使用時間,所以,在實際的建設的時候要掌控好所有的步驟,比如混凝土建設工作以及細節的防水項目等等,都要積極的設置,進而確保建設品質優秀,確保防水意義優秀。
參考文獻
[1]張曉華.地下室防水工程質量通病及預防措施[J].山西建筑,2004.3
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