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油氣田企業提高競爭力的根本途徑是降低操作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文章從全員、全過程參與成本控制,生產、技術和經營一體化,成本、效益和產量三位一體,全面預算、適時結算和異體核算以及目標管理與分級落實等五個方面,詳細的闡述了油氣田企業如何建立成本控制長效機制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油氣田企業;成本管理;機制
本文從五個方面,對油氣田企業建立成本控制長效機制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
1 建立全員、全過程參與成本控制的整體機制
1.1 加強全員參與成本控制的理念
成本控制的源頭在方案的制定,關鍵在決策,核心是執行。對于油氣資源開發這種高風險和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來說,每個崗位都要樹立成本意識,以降低消耗,減少成本支出。
1.2 運用全面的管理方法
根據單位屬性、管理層次、油藏結構特點和生產動態,采取個性化的成本控制方法和手段,使成本控制覆蓋到勞動力消耗、原材料消耗、動力消耗、設備利用、措施、管理費用等各個方面。
1.3 建立全過程的控制機制
成本控制要落實到生產全過程和業務管理的全流程,要通過對流程和節點的系統優化,從材料采供到財務核算,從工程設計到現場管理,要形成全過程的成本監控機制,將成本責任落實到崗位和每個人。
2 建立生產、技術和經營一體化的保證機制
按照經營部門與生產技術部門相結合,地質研究部門和工藝技術部門與生產運行部門相結合的原則,每月組織召開一次生產、技術和經營等部門參加的生產建設分析會,建立和完善生產、技術、經營一體化的生產經營管理模式。
2.1 地質研究部門在編制開發方案時,其方案設計要符合生產實際,經濟合理。要根據產量情況,部署合理的開發井網,優化地質方案。要科學地質設計,優化方案部署,加大經濟評價力度,尋找增產增效突破口,逐步建立起勘探與開發、經濟與技術相結合的運行體制,實現增產增效,杜絕無效開發和浪費。
2.2 工藝技術部門在制定工藝技術和措施方案時,要考慮實際效果及工程技術增效的多少,確定出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優越的開采方式,實現控制投資、降低成本的效果,最大程度地從根本上解決投入和產出的問題
2.3 生產運行部門在制定生產方案時,要樹立成本理念,增強成本管理意識。提前做好成本效益測算工作,科學規劃,合理安排,杜絕質量低劣和重復、無效建設,逐步建立起生產與成本、成本與效益緊密結合的配套體系。
2.4 經營管理部門,要充分發揮成本專業管理的作用,認真科學地搞好成本核算,準確測算各項生產費用,制定出各項生產定額標準,搞好經濟評價,及時準確地提供成本管理信息,把好每一個環節,準確預算成本,為油田經營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3 建立成本、效益和產量三位一體的實現機制
3.1 要根據年度產量指標、油氣生產總成本、噸油氣操作成本、上年度實際成本、影響因素等科學的確定各作業區、各區域、各井組和各單井的月度配產指標,使油氣總成本和加權平均成本最小化。
3.2 創新思路,加強管理
一要使降本增效工作常態化,持續化。二要設置合理的勞動架構方式,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減少人力成本費用支出。三要依靠精細管理降成本。進一步延長檢泵周期,大力降低維護性作業井次,努力減少躺井占產,全力提高有效采油時率,增加產量。
4 建立全面預算、適時結算和異體核算的監控管理機制
4.1 嚴格預算執行
對預算執行情況應按月度和季度、年度進行考核,對當期實際發生數與預算數之間存在的差異,不論相符、節約,還是超支的,都要認真分析成因,制定對應的糾正和預防措施,杜絕工程先施工、后預算的行為,加強預算的嚴肅性、可操作性和執行能力。
4.2 適時財務結算
針對內部財務結算滯后問題,要完善控制制度,加強ERP上線管理,嚴格杜絕拖后結算和轉移成本現象。
4.3 異體核算
強化會計核算的異體監督,將主要生產單位的會計核算職能上移。會計核算部門統一管理成本核算業務,對生產單位提供的成本費用開支情況進行核算,實施成本監督,確保成本核算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5 建立目標管理與分級落實的獎懲機制
按照成本分級歸口管理的原則,在縱向上,分解到每個成本責任中心;在橫向上,各項成本預算指標分解到各業務主管部門,使成本控制層層負責,嚴格運行。
參考文獻
[1]鄭石橋,周永麟,劉華.現代企業內部財務控制系統[M].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
[2]趙振智,解寶貴,薛德貴.油田企業成本核算與控制研究[M].石油工業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