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決定“懸賞”100萬美元來獎勵研制新型避孕套的人,截止到現在,傳統避孕套已經有400年的歷史,目前避孕套研發最理想的效果就是戴上與不戴一個樣,做到“宛若無物”。
在陳可辛導演的電影《武俠》中有這樣一個情景,昏暗的屋子里,阿玉(湯唯飾)在盆子里清洗幾個魚鰾,劉金喜(甄子丹飾)說:“不用了,你也知道我不喜歡那個魚腥味。”阿玉說:“那有孩子了怎么辦?”金喜說:“那就生吧,最多日子苦一點。”
在現代人們看來,拿魚鰾代替避孕套或許顯得有點滑稽,但它確實是那時人們對待避孕的真實寫照。其實早在公元前2000年,埃及人就開始使用“陰莖套”,這可算是避孕套最早的雛形。避孕套的出現大大降低了疾病的傳播概率和世界人口的增長速度,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影響重大,就算是把它與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相提并論也不為過。
但是避孕套也并非完美,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男士在性愛過程中的感受,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男士表示自己不愿意戴避孕套。為了提高人們使用避孕套的興趣,降低疾病傳播的概率,近日,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決定“懸賞”100萬美元來獎勵研制新型避孕套的人,這在網絡上引起熱烈討論。擁有400年歷史的傳統避孕套經歷了哪些變化?避孕套的未來又會怎樣發展呢?為此,記者采訪了中國性學會性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會副會長馬曉年教授,為您進行詳細解讀。
羊腸是安全套“鼻祖”
馬曉年介紹,避孕套(condom)是以非藥物的形式阻止受孕,主要用于在性交中阻止人類的精子和卵子結合,防止懷孕。除此之外,避孕套也有防止淋病、艾滋病(HIV)等性病傳播的作用,因此也稱保險套,現在的避孕套原料通常是天然乳膠或聚亞安酯。
從人類出現一直到現在,性和避孕一直是人類關注的話題。避孕是人類有別于其他動物的特殊標志之一,畢竟只有人類才能想出既能“計劃生育”又能享受性愛過程的辦法。而避孕套很好地解決了人類最重要的兩件事——性愛和傳宗接代之間的矛盾。
早在公元前2000年,安全套就出現在古埃及人的生活中,但是當時的名稱是“陰莖套”。它主要的功能并非防范疾病和避孕,而是被當作一種裝飾,就像女性佩戴首飾一樣掛在身上,是地位和財富的象征。公元前1000多年,古埃及人用山羊、豬等動物的膀胱或盲腸來做安全套以防范疾病和感染。
1492年,哥倫布的水手們把梅毒從美洲的海地帶回了西班牙,不久梅毒就橫掃了整個歐洲。對此,人們很快作出了反應。意大利帕多瓦大學的解剖學教授加布里瓦·法盧拜發明了一種用亞麻布套制成的避孕套。法盧拜聲稱這項發明的目的,是為了預防性病,其次是用來避孕。1551~1562年間,他曾對1100名使用這種避孕套的人進行了調查,結果令人滿意。
到了17世紀,英國醫師約瑟夫·康德姆(Joseph Condom)受到膨脹魚鰾的啟示,把魚鰾當做套套使用,發現效果很好,后來這個方法在民間廣為傳播,所以中國電影《武俠》中阿玉洗魚鰾的情節是有根據的,至于中國民間的做法是民眾自創還是傳自于英國就無從考證了。后來,約瑟夫·康德姆發明了用小羊的盲腸制成的現代避孕套。康德姆先把羊腸剪成適當的長度,曬干,接著使用油脂和麥麩等柔軟劑使它柔軟,直至變成薄薄的橡皮狀,這可以看做是安全套的“鼻祖”。而安全套的英文名“condom”就源于發明者的名字。
1843年,革命性的橡膠硫化法被發明,其通過生橡膠與硫磺加熱處理,可將橡膠變成一種堅固而有彈性的材料。從此,橡膠安全套開始取代亞麻布和動物腸子制作的安全套,安全套開始進行大量生產,而且品質更加可靠,價格更加低廉。這個時候的安全套不僅僅是預防疾病,人們開始注意到它在避孕方面的功效,自此以往的“陰莖套”才有了避孕套的雅號。
到了1930年初,液態乳膠的制造取代了傳統的橡膠片,直到今天這仍是安全套的基礎原料,現在的多數安全套都是用乳膠制成的。新的生產技術大大地改善了安全套質量。最新的發展是一種以單一聚亞安酯為原料所制成的安全套,單一聚亞安酯比乳膠強韌,可制成更薄的安全套。
避孕套材質不同各有千秋
馬曉年告訴記者,避孕套的材質上經歷了亞麻布、動物腸道、橡膠、乳膠、聚亞安酯的變化,總體上來看質量越來越好,但是各有優劣。
最早的現代避孕套是亞麻布做的,由于布料的開孔直徑較大,對于疾病的防范作用十分有限,而且在舒適度上也不敢恭維,它只能算是避孕套的初級形式。這種材質的避孕套由于很難保存,現在很少見到實物了。
而后來出現的動物腸道做成的避孕套可以說是一大改進,因為動物腸道壁十分薄,尤其是綿羊腸道做出的避孕套厚度接近現在超薄(<0.03毫米)的級別。而且由于腸道的質感更接近人體直接接觸的感覺,所以這個發明一經問世就廣受好評。這個發明也給英國帶來了巨額的外匯收入,發明者康德姆被英王查理二世封為騎士勛爵,他的發明被譽為“愉快的發明”。
現存世上最古老的安全套已有350年的歷史,它們就是用動物的小腸制造的。一端以絲線縫密,另一端的開口可以索緊,防止滑落。對十七世紀的情侶來說,這類安全套很難在需要時馬上派上用場,因為事先要以暖和的奶將安全套隔夜浸軟,才能使用。
橡膠材料的避孕套因為其質地較硬,在乳膠被發現之后隨之被取代,乳膠有橡膠的各種優點,但也有它的不足。比如,其自然裂縫在5000~70000納米之間,足以預防直徑為5000納米的人類精子頭部,但艾滋病病毒的直徑僅為120納米,人類乳頭瘤病毒直徑在45~55納米之間,乙肝病毒中大球形顆粒直徑為42納米。此外,人群中有8%的人對乳膠過敏也阻礙了天然乳膠避孕套的普及。
與天然乳膠相比,聚亞安酯防御病毒的性能就非常的優越,而且適合對乳膠過敏的人使用。以聚亞安酯為材質做的安全套,有較強的韌性和導熱性,彈性不及乳膠,像一個塑料袋子。但可做到0.03毫米的超薄厚度,增加使用者快感。
理想安全套為“宛若無物”
未來的新型避孕套會朝怎樣的方向發展呢?馬曉年認為目前避孕套研發的方向就是改善戴上之后的體驗,最理想的效果就是戴上與不戴一個樣,做到“宛若無物”。
據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媒體顧問郭鯤介紹,阻礙男性避孕套在全球得到更廣泛使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使用者缺乏長期使用的動力。從男性的角度來說就是降低了性行為過程中的快感。雖然女性避孕套同樣可以有效防止意外受孕或是性病的傳播,但它也面臨著如何確保正確使用和成本更加昂貴等問題。
在過去的50年里,避孕套很少有技術革新,因此研發一種新產品將對全球人類的健康提供很大的幫助。馬曉年向記者表示,新型避孕套的研發需要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例如現場市場上有一種技術就非常符合這個理念。名字叫隱形避孕套,就是含有納米級銀離子成分的泡沫,它會在陰道周圍形成一層保護膜,主要起阻隔殺菌作用,但它的成效如何目前還沒有定論。不過相信這樣的技術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