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注意,捂緊你的錢袋子。這里有售價28萬元的自行車。
冒汗的不只是價格。被譽為“自行車界的勞斯萊斯”—英國頂級自行車品牌Alex Moulton(下稱AM)還保持著小輪徑自行車速度的世界紀錄—82.5公里每小時。
AM品牌最大的創舉就是小輪徑。其本身的設計與大輪徑車有著顛覆性的區別,而車架要求是整輛小輪車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但AM的設計完美跨越了這一重要的臺階,同時也間接帶動了先進折疊車的發展。這對自行車行業過去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有著里程碑般的意義。
現在,它正式登陸中國。5月25日,AM自行車由香港榮烽公司代理的大陸地區首家旗艦店在北京磁器口正式開門營業,這是中國大陸首家引用4S概念的自行車銷售店,展出的幾款自行車售價都在10萬元以上。事實上,在2012年4月26日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自行車展覽會上,售價超過20萬元的AM Double Pylon就已引爆了會場。
榮烽公司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代理AM自行車在香港地區的銷售。其總經理李偉浩告訴《環球企業家》:“過去兩年,有很多大陸騎行愛好者專門跑到香港門店咨詢和購買AM自行車。”這讓他下定決心說服AM到內地開店。李偉浩是一名自行車運動愛好者,2004年創立榮烽公司,先后成為日本Tyrell、德國Continental、意大利Cinelli、美國Leader Bike等多個知名自行車品牌的中國和香港地區的總代理。
龐大的中國市場以及中國人對奢侈品的消費能力足以讓所有國外廠商心動。資料顯示,2012年1至11月中國兩輪腳踏自行車產量為5315萬輛。今后數年,中國自行車市場年增速約為10%,而高端自行車每年增長可能高達15%。有趣的案例是,香港某自行車供應商就曾接到內地一家金融公司的訂單。該公司要購買1000輛高檔自行車,作為年終獎發給員工。
還有一個令人咋舌的數據。根據全球知名戰略咨詢公司貝恩公司發布的《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中國消費者去年購買了全球25%的奢侈品。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
這也讓寶馬、LV、Tiffany等很多奢侈品廠商紛紛行動起來。他們在中國市場迅速推出一系列做工精美、價格動輒十幾萬元到20萬元的復古自行車。而擁有一輛BMW Lifestyle系列的自行車甚至比一輛寶馬轎車更顯高端和品味。
相比之下,AM的動作卻稍顯遲鈍。AM總經理肖恩·莫爾頓(Shaun Moulton)對《環球企業家》坦言,AM自行車現在85%的銷量集中于日韓和中國臺灣市場。尤其在其已有27年歷史的日本市場,AM甚至成為收藏品。“之前我們的確有點小瞧了中國大陸市場,但現在還不算晚。”
頂級制作
的確,AM有足夠的資本可以后來居上。
與勞斯萊斯相媲美的制作工序和技術就是AM炫耀的資本之一。事實上,AM自行車的生產除了一些小的零部件,其他都是純手工制作。其工序包括焊接、組裝和打磨等。每輛車有200多個焊接點,全部焊接好需要約30個小時。
令人驚訝的還不只這些。“我們一共只有17名員工。每款車都是限量生產,每年生產量也只有幾百輛。”肖恩·莫爾頓介紹說,這17名員工中的很多人都已為AM服務了多年。其中,工齡最長的一名員工在AM已工作了55年。
李偉浩曾親自去參觀過AM的英國工廠。最讓他震撼的是占地17英畝(約2.8萬平方米)古堡里有幾座不同的建筑,有花園和小路,看起來不像工廠,“頂級手工藝人把所有最原本的形態也留了下來”。
肖恩的叔叔亞歷山大·埃里克·莫爾頓(Alexander Eric Moulton)博士是AM自行車創始人,去年12月他剛剛去世。早年間,他曾與別人合作,研發出了著名的Moulton懸浮避震架構。該架構被廣泛應用于包括原型MINI與名爵MGF車型在內的1200萬輛英國轎車上。
靈感出自對能源危機的反思。1956年,有感于蘇伊士運河危機帶來的全世界石油供應短缺,亞歷山大·埃里克·莫爾頓博士對于人類高度依賴石油能源進行反思,重新考慮將自行車改進推廣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經過四年的研究與試驗, 1960年他開發出以“懸吊系統”“小輪徑形態”為特點的改良、型自行車。他還將空氣動力學等本來廣泛用于汽車設計的技術創新性地引入AM自行車中,使其享有了只在汽車界才能聽到的“技術過剩”的美譽。
但他們很快遭遇了山寨版的威脅。在AM自行車上市的最初幾年,有競爭對手同樣模仿他們做了小輪車。與AM不同,他們采用是低壓輪而不是AM的高壓輪,這讓小輪車的質量得不到保證。“他們把小輪車的名聲給毀了。”肖恩說,這迫使AM改進了空間車架設計。
結果顯而易見。AM自行車的空間車架比普通自行車堅韌2.5倍,大小輪的設計使得騎行者蹬一次往前帶動距離一致。再加上橡膠前方避震和液壓平衡的后方避震,使得騎行AM自行車,不僅加速快,長距離騎行時也不會特別累。適合通勤出行以及專業運 動。
此后,AM經過一系列后續對于車架結構以及動力傳輸系統的研究與開發。尤其是1980年,AM將立體桁架式車架在產品上的應用,使其車速在自行車領域里達到了一個令人吃驚的高度,并于1986年在加拿大溫哥華創下了82.5km/h的世界紀錄。
與可折疊的自行車相比AM自行車只能做到可拆卸。當然,這在肖恩看來并不是問題。他認為,折疊車是為了方便出行設計,但犧牲了不少專業品質。AM的可拆卸性不僅方便裝載和運輸,還能確保不破壞專業性 能。
變與不變
“AM只能做小輪車,這是叔叔定下的一條準則。”肖恩說。由于亞歷山大·埃里克·莫爾頓博士終身未婚,20多年前的一天,他只身飛到加拿大,找到正在軍隊任職的肖恩,懇求后者回去幫著經營這份家族產業。在猶豫了一年半后,肖恩才下定決心接手。他先從做避震和各種焊接等基層工作做起,三年半之后才進入管理層。八年前,肖恩成為AM自行車的總負責人。
但在市場與品質的平衡問題上肖恩與叔叔發生了爭執。按照叔叔的理念,AM所有的零件都要做到純手工制造,這肯定會影響到產量。最終,肖恩說服了他叔叔,一些不是很重要的零件,AM可以購買配件廠商的標準化產品。
事實上,面對市場AM也一直在變與不變之間權衡。由于AM自行車有眾多擁躉,但高昂的價格卻又將很多消費者拒之門外。1992年AM決定降低身段,將部分車款交于成立于1926的Pashley工廠代工。采用AM的一些核心技術,但在選材上向下傾斜,這樣就使其在價格方面更有競爭力。現在,由Pashley工廠代工生產的中低端自行車產量每年有幾千輛。此次北京旗艦店的開業,他們同樣準備引進這種代工生產的產品。
“但要想買好車,必須得等。”肖恩說。如果客戶想要購買AM的一些經典車型但旗艦店內暫時沒有的話,最少需要6個月的等待周期。即便對于龐大的中國市場,AM也不會因此就進行大規模生產。“我們最多讓工人數量翻倍,再多就不行。”肖恩表示,讓AM自行車的產量一直保持在一個稀缺的小規模,是他叔叔定下的一條規矩。
但這種饑餓營銷或許很難在中國市場找到理性的平衡點。“中國的自行車運動,尤其是高端專業自行車未來幾年肯定會迎來一個爆發期。”中國鐵人三項界知名人士黨琦告訴《環球企業家》,他還是北京RACE自行車店的股東之一。這家店目前代理瑞士BMC、西班牙ORBEA等自行車品牌。2007年,黨琦首次奪得國內鐵人三項比賽冠軍時,喜愛這項運動的只有幾十人,到現在已增長到五六百人。他目前除了帶訓鐵人三項愛好者外,還接到了萬科等公司的咨詢和邀請。萬科公司的王石和郁亮都是騎行愛好者,目前正欲在公司內部全面推廣騎行生活。北京RACE自行車店店主李偉對《環球企業家》說:“近幾年,國內喜愛騎行的人士已越來越多,這對高端品牌自行車是個好消 息。”
肖恩似乎也有些心動。他表示,AM自行車近年來正致力于采用更新的避震系統和更輕的材料,希望價格更有競爭力。同時,AM也在逐漸提高產量,讓更多人可以體驗到AM自行車的專業品質,“但肯定不做29寸的大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