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個新興的群體,伴隨著中概股赴美上市,逐漸生長。
從個人角度講,年頭最長的有15年,但真正成為資本市場中的一個小角色,應該從中概股赴美上市最“瘋狂”的2010年算起,不過3個年頭。
據不完全統計,這個群體的人數最多不超過30萬。和已經超過1億的A股投資者相比,“小小巫”都算不上。
這也是一個處于資本市場邊緣地帶的族群。
事實上,在制度層面,以個人的名義直接投資境外證券市場,直到今年5月初都沒有得到中國官方的正式認可。外匯管制措施也讓中國公民不能以投資的形式向境外匯款,人民幣兌換美元有限制。
這個群體只得通過輾轉香港等“曲線救國”的方式來實現投資。因此他們所做的投資顯得有些麻煩,還有一定的政策風險,算是“行走在灰色地 帶”。
但不可否認,這可能是國內資本市場層次最高的個人投資者群體:看得懂英文財報,弄得清全球最先進最成熟資本市場的運營規程,用得了多種投資工具,承受得了全球最大資本市場的最高級別的風險。
他們就是“炒美族”——國內投資美國股市的個人投資者。
5月份,一系列好消息傳來。月初,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將建立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制度;月底,國家發改委就進一步表示具體政策將在明年出臺;這期間,國泰基金迅速推出納斯達克100指數ETF,在上交所開始交易。這意味者從此國內個人投資者也能夠交易包括微軟、蘋果、百度在內的100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
如果說過去“炒美族”只是暗潮涌動,如今,他們正在浮出水面。
玩的就是心跳
“炒美股是件非常開心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這是許志宏見到《環球企業家》記者的第一句話。三十多歲的他是個IT從業者,在北京五道口附近工作,業余時間投資美股,成為“炒美族”的時間是兩年半。他覺得自己現在“壓力非常小”。
然而,他并不是一開始就這樣從容的。
許志宏是從做空開始自己的“炒美族”生涯。2010年,正是中概股赴美上市最狂飆突進的一年,全年IPO數量達到前所未有的42家,至今都沒被超越。
許志宏用“瘋狂”來形容2010年中概股赴美上市的情形,除了數量,還有公司上市初期居于高位的股價。比如那一年12月8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優酷網,上市首日瘋漲160%。
除了優酷網,當當網、人人網、奇虎360等一大批中國IT企業 “遠渡重洋”去“圈錢”。基于對互聯網行業的了解,許志宏認為那些新上市的中概股在當時的美國市場上股價偏高,并不太合理。因此他一上來就采用做空工具。
許志宏首先作空的就是優酷網和人人網。那段時間,他每天深夜都緊盯這兩只股票的股價。盡管最后從做空優酷網和人人網上獲得了40%的收益,但感覺自己無法承受巨大的壓力,最終決定放棄做空這個方向,轉為做多。
這樣巨大的心理壓力,雪球財經聯合創始人梁劍也曾經歷過的。2008年底,梁劍成為“炒美族”。前兩年,他處于美股投資的蒙昧期,并不清楚投資是什么,完全憑著感覺走。
幾次期權買賣之后,他對美國股市杠桿工具的威力有了深刻認識。他買了優酷的賣權,30美元左右買的,40多美元時繼續買,結果優酷股價飛漲到50多美元,虧損達到九成多,這時候,他說自己“真是心如死灰”。
由于經受不了巨大壓力,之后,優酷股價回落到30美元時,稍有盈利,他就馬上賣了,無法等到優酷跌到十幾美元的時候。其實那個時候還有幾個月才到行權期。
買當當網的賣權,他也沒等到當當網跌到幾美元的那天。
雖然這兩次買賣權梁劍都算是小賺,但對于公司值多少錢他并沒認真考慮過,主要是覺得股價瘋漲有些不合理。
后來,他又改投期權中的買權,結果隨著股價的下跌,他不但葬送了所有的利潤,也虧了部分本 金。
在許志宏的身邊,現在做短線、做期權、用杠桿進行操作的“炒美族”也比比皆是,“玩的就是心跳!”
看到過成功,也看了太多的血本無虧的案例,自己也在嘗試中經受過巨大的壓力,許志宏和梁劍,都想尋找更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價值投資的搖籃
許志宏覺得自己以及差不多時間進入美股市場的“炒美族”其實非常幸運,一進入就遭逢大熊市,這能讓他們靜下心來近距離觀察這個全球最成熟也聚集了全世界最多最好公司的資本市場。
他在大熊市里看到有公司由盛而衰,有公司持續低迷,也看到一些公司依然穩健,甚至看到不少公司業績保持上升。
即使是在熊市,只要公司營業額是增長的,其股價并不會太受市場形勢的影響,什么時候投資這樣的公司,都是不會虧的。
對于多數是利用業余時間做美股投資的個人來說,如果找準價廉物美的公司買入并長期持有,不但投資獲利最大,而且之后還比較省心,適合資產的長期保值增值。
廣東“炒美族”林國老的投資哲學是購買處在成長期、未來5至10年股價能增長5至10倍的股票,并長期持有。這樣的公司,通常發現時價位都不會太高。
他發現,只有在美股能找到符合預期的公司。所以,2003年就投身A股的他,在2012年1月成了一名純粹的“炒美族”,滿倉兩只美股。
在許志宏和林國老看來,美國股市就是價值投資者的搖籃。
許志宏毫不諱言,目前自己在美股投資中保持著至少30%的年收益率。這個收益率,他并不覺得有多了不起,因為他的目標是收益至少要翻倍。
他告訴記者,在聚集最多的“炒美族”的雪球網上,有不少“炒美族”現在非常贊同雪球網創始人方三文所說的“預期收益低于100%的交易不要做”的理念。
當追求收益翻倍的目標時,選股的行為就會更加審慎,更注重公司真正的價值。
梁劍參與創辦雪球財經之后也發現,雪球網聚集著一批業績非常好的“炒美族”,從不預測股價,從不參與炒股大賽,更多是分析公司本身,然后看這公司的業務和管理層是否值得信任,公司是否在成長,以及公司未來的盈利前景。
做價值投資的“炒美族”現在一般在決定投資之前,都會花很多的精力閱讀企業的英文財報,把公司的基本面研究得非常透徹,甚至超過一些專業行業分析師。
許志宏主要是投互聯網企業,因為自己足夠熟悉。他會經常和自己投資企業的管理層聯系,有活動也會盡量去參加,對于公司發布的季報、半年報、財報,更是逐字逐句地閱讀,有任何問題都會直接地向公司相關負責人尋求答案,完全以股東心態做投資。
和許志宏一樣,林國老也只買長期關注的互聯網和高科技新能源領域的股票,因為自己相對更熟悉些。
事實上,買自己熟悉公司的股票,也是不少“炒美族”信奉的基本投資原則。
“在合適的價位買入自己熟悉的有價值的公司,然后長期持有,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與時間做朋友”。現在的許志宏、梁劍和林國老,基本上不會整天盯著股價和指數,他們更關心所投資公司的財報,更愿意花精力去研究公司的基本面。
最終,許志宏、梁劍、林國老,都選擇做長期價值投資者,“與時間為友”。
他們一致認為,是金子最后都會發光,他們堅持長線投資美股,因為這是更適合他們的投資方式。
認識世界
更大的財務自由,一開始,幾乎所有 “炒美族”都是奔著這個目標,毅然決定到美國股市去尋找更多的機會。
一旦投入進去,他們才發現,這個全球最成熟且擁有最多最好的上市公司的資本市場,給予投資者的遠不止財富和投資經驗這些。
許志宏和林國老、梁劍三人都特別喜歡研讀美股公司的年報。
更讓許志宏欣喜的是,自己居然僅僅通過看一家公司的年報、財報,就完全可以弄清楚這家公司是怎么運營的,搞清楚其商業模式、財務狀況,并可以據此判斷其發展前景。
尤其是那些自己關注領域的頂尖公司的年報,讀起來特別長知識,對于全世界這個行業的現狀和未來就會有清醒的認識。
也是做了美股,許志宏才意識到,原來一家好的公司,通常都是商業模式明晰且注重主營業務。
經過對比,許志宏不得不承認,偉大的公司都是專注于某一領域,靠主營業務帶動公司發展。
也是當了“炒美族”之后,許志宏才意識到,在美股市場,一個公司好和壞都可以被市場極致地體現出來。這個市場機會多,但風險也更大,它會無情地打消投資者對成熟市場的不切實際的幻想。沒有成熟的投資理念和強悍的心理,不熟悉美國股市的運營規程,不要輕易嘗試。
美國股市并非沒有造假,但許志宏和林國老都認為,在以誠信為基石的美國股市,這種情況非常罕見,并會付出慘重代價。
長期在美國硅谷工作并關注美股的計算機科學家吳軍就指出,很多上市公司都會給出今后一年左右時間的財務預期,甚至對于這個行業今后幾年成長的估計。這些預測是否能成為現實,坦率地講很多投資人多少有些疑問。但是,美國大部分公司對一年業績的預期會八九不離十。
事實上,2010至2012年,美國標準普爾500股票指數的成分股公司,四分之三給出的財務預期都是達到和超過了的,即使未達到預期的公司,實際情況和預期相差一般不到5%。
正是由于長期良好的歷史記錄,投資人相信上市公司說的話。這是美國股市不斷增長的重要原因。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經常達不到預期,或者時不時調整盈利預期,或者對自己所在領域的未來做出過度樂觀的估計,用不了多久,美國的投資人就會不再理睬這家公司,同時美國證監會也會出重手整治它。
一家公司進入美股市場并不難,但是進來以后就等于戴上了一個緊箍咒。而在A股市場,上市很難,但一旦成功上市,鮮有被摘牌退市的情況發生,因此很多公司在上市前通過各種方式努力“粉飾”業績,上市后暴露無遺卻少有重罰,最終受到侵害的還是投資者。
許志宏毫不諱言,炒過美股的人,再回頭做A股的人很少。“當你知道世界運轉的真正景象和奧秘,再回頭去面對被扭曲和被遮蓋的世界,會感覺相當別扭和不舒服。”許志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