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國內的市場環境中,運營商的移動應用商店在應用分發渠道中占有重要地位。運營商依托自身優勢,可以尋求與眾不同的突破方向。
當下,國內應用商店的發展模式主要分為電信運營商主導、互聯網企業主導和終端廠商主導三種。相比其他兩種模式,運營商應用商店提倡開放合作,關注產業生態環境和產業聚集能力,并持續為開發者提供完善的服務,以規范的運營與管理、健全的收費模式和龐大的用戶資源吸引開發者,成為了國內移動應用商店的支柱之一。
中國電信天翼空間、中國聯通沃商店和中國移動應用商場(Mobile Market,下文簡稱“移動MM”)目前均已構成將移動應用、應用開發者和消費者集合在一起的渠道體系,并且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三家運營商通過結合各自優勢,擔當“移動應用服務提供商”角色,一方面在給使用者提供豐富、便宜的應用獲取渠道,另一方面也為自己提供一種發展新用戶、保持用戶忠誠度、提高ARPU、充分利用已有資源并融合互聯網新商業模式的產品。
可以說,三家運營商在爭奪移動互聯網重要入口的同時,也在探索一條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新的發展之路。
移動MM:
玩轉應用“跨界” 構建百萬級平臺
“移動MM”是中國移動在3G時代搭建的增值業務平臺,它就像是手機市場中的大型超市,用戶可以通過“移動MM”免費下載或者購買各種自己需要的并且是確保綠色安全、無病毒的手機應用程序。其提供的服務承載著全面豐富的手機生活應用、數字商品,贏得了眾多本土用戶的青睞。
據中國移動互聯網基地總經理杭國強今年8月透露,移動MM商城累計下載已達15億次,擁有上架應用17.7萬個、上架歌曲127萬首及上架圖書24.2萬冊。
在中國,智能手機用戶以年輕人為主,年齡在18-34歲之間的占73%,由此可見,年輕人是中國手機應用商場的消費主力軍。眾所周知,國內的手機應用商場/應用市場競爭激烈,但大部分手機應用商場/應用市場不會主動面向大眾進行營銷。而“移動MM”則針對年輕的目標消費群體進行了大投入的營銷活動——以“MM一下,玩遍中國”為主題在中國各地開展了多場線上線下聯合的營銷活動。
據悉,“MM一下,玩遍中國”從2012年11月即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活動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廈門等全國30個主要城市。
“移動MM”式“玩”營銷脈絡清晰——前期線上召集,落地活動中提供手機應用現場下載體驗,以體驗有獎的方式吸引更多人流,并通過線上分享、曬單的形式,把活動的成果在線上進行二次傳播和展示。“移動MM”借“MM一下 玩遍中國”把精彩紛呈的線上+線下活動轉發為一股年輕文化的強大影響力,從而為“移動MM”樹立了年輕、活力、創新、體驗性強的品牌印象。
作為全球首個運營商主導的應用商店、全球最大的中文應用商場,“移動MM”的另一個重要發展目標就是面向廣大開發者,構建一個百萬開發者的聚集平臺。而從平臺上線至今,“移動MM”在服務開發者方面,社區注冊用戶達到379萬,提交應用開發者已有3.1萬。在支撐產業鏈方面,中國移動已開放應用內計算、數據分析等21項能力,提供免費云端調試服務480萬臺次,以及平臺開發工具、孵化應用20萬個。
數億用戶的覆蓋范圍、便捷統一的支付方式、豐富的渠道優勢、強大的技術實力,以及來自移動夢網多年的運營經驗,使“移動MM”承載著行業發展的更多責任以及開發者的更多期許。
早在2010年,中國移動就與共青團中央共同發起了“MM百萬青年創業計劃”。活動旨在以中國移動開發者社區和移動MM平臺為核心,打造一套基于移動互聯網開展自主創業的環境和機制,幫助大學生增加就業創業鍛煉并最終實現創業夢想。“來電通”作者蘇志宏就借此贏得了創業的“第一桶金”。
此外,移動MM還為開發者提供了從培訓、開發、測試到上線的全套服務。第一批“MM百萬青年創業計劃”已初見成效,導航犬、航海桌面等超過10家開發者獲得風投,超過100個人開發者開始公司化運作。
電信天翼空間:
布局企業市場 轉型精品策略
中國電信于2009年即開始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業務布局,成立天翼空間應用商店、音樂、視頻、閱讀、游戲、動漫、即時通訊、物聯網8大基地。其中天翼空間應用商店作為移動互聯網入口及開發者門戶,被中國電信定位于其移動互聯網上的內容聚合、發布及銷售渠道。
截至今年5月,中國電信移動用戶數為1.7224億戶,其中3G用戶達到了8424萬戶。
然而,如何真正撬動這一市場,抓住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新機遇,成為擺在中國電信面前的一道迫切解決的問題。電信董事長王曉初提出“一去兩化”,要求中國電信在移動互聯網新機遇下做出自己的努力。
如今的中國電信天翼空間正通過2C+2B,線上+線下,為客戶提供從應用開發到分銷服務,分銷運營,下載等一系列整體服務,開始了自己的轉型之道,而這也正詮釋了運營商人的互聯網之夢。
中國電信應用商店運營中心總經理趙錦鵬8月在中國移動互聯網年會上曾公開表示,在移動互聯網浪潮下,作為運營商需要思考轉型之道。“我們認為,轉型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生存下去,一年以來,移動終端的應用數量和客戶交互體驗有了長足發展,但是我們也意識到,與應用開發者和第三方應用商店共同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才是轉型的關鍵。”
目前應用商店主要面向2C市場,而2B市場同樣前景廣闊。而這則成為中國電信在應用商店轉型方面考慮的一個重要方向。
據易觀國際的預測數據顯示,到2015年整個國內企業級應用市場規模將會達到600億元(人民幣,下同),且該市場將以每年70%的速度快速增長。但其中新型企業級移動應用公司年收入超過1000萬元的還不超過10家。
在趙錦鵬看來,2B市場蘊藏巨大藍海,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數量眾多的中小微企業,都有其各種方式的移動互聯網需求。但目前開發者們能力有限,還無法完全滿足。由于受制于自身規模限制、關系建立限制及單一服務能力限制,這些開發者并沒有能力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因此,機會就在其中。
正如中國電信天翼空間產業鏈合作總監李旦所言,移動互聯網并不是大公司做了,中小企業就沒有機會,對中小企業來說其實反而是很大的機會,因為2B市場很多大公司還沒有做,原來的產品和服務是有商業模式的,我們需要把這些商業模式和手機和移動互聯網做一個很好的結合,反而能出一些顛覆性創新出來,或許就能找到很好的商業模式。
轉型的另一方向則是做精品。趙錦鵬解釋:“首先是精品服務,或者增值服務。目前很多成熟的應用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用戶群,對這些客戶應當推出差異化服務,并且讓這種服務真正可以接觸到用戶。”
“其次是精品內容,”趙錦鵬強調。“互聯網巨頭基本上已經完成了‘圈地運動’,然后就需要在客戶身上拿到他們的增值收益,現在很多互聯網公司投入了巨資,通過購買和自主版權獲得優質的內容。但是,這些內容有很大的問題,他們基本上都是極耗流量的,能否把這些優質內容和流量結合到一起打包銷售?對于我們運營商來說,就是從賣流量轉向賣產品。”
聯通沃商店:
突出大網優勢 著眼移動游戲
相比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在移動應用商店的起步稍晚。然而中國聯通卻通過大網策略站穩了腳跟并迅速發展,如今又將目光投向了移動游戲領域。
在國內競爭激烈的應用商店市場上要占有一席之地、要想獲得用戶青睞,對于運營商開發應用商店而言,優質的用戶網絡體驗必不可少,而應用訪問和下載速度則被認為是提升用戶體驗最為關鍵的因素。
中國聯通應用商店運營中心副總經理沈洲坦言,“從本質上來說,三大運營商開發應用商店的基因或者特質基本接近,對于用戶來說,自然是哪家網絡的速度快就選擇哪家的應用商店。”而在網絡速度上,沈洲則表示:“與其他兩家相比,我們最大優勢就是采用WCDMA網絡。”
他進一步強調,“沃商店高速的下載體驗,能夠給用戶帶來最佳感受。而中國聯通由于其在3G網絡方面的優勢,更為用戶良好的下載體驗提供了帶寬保證。”
優質的服務、高速的下載環境能否帶來可觀的收益?對此,沈洲的回答出乎意料,“我們首要目標根本不是為了盈利。”在他看來,應用商店作為移動互聯網的入口,運營商必須要掌握,并且承擔起整合產業鏈的職責,應用商店有利于增強用戶黏性,也是運營商資源整合的平臺。中國聯通會不斷創新應用、內容、服務搶占移動互聯網戰略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創新應用、內容上,中國聯通將移動游戲納入到自身發展的重點領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早在2012年7月,中國聯通發布沃商店游戲中心時就明確指出游戲將成為沃商店的主要戰略產品。“沃商店自推出之初,其定位就是以游戲為基礎業務。”聯通沃商店高級產品經理蘇延輝當時表示,運營平臺及渠道成為游戲領域的博弈關鍵。而作為運營商,應充分利用其在用戶、網絡、渠道及增值服務方面的優勢,打造自己的游戲業務平臺。
在今年6月的2013移動娛樂峰會上,中國聯通應用商店運營中心總經理魏欣透露,中國聯通應用商店的下載量超過了2000萬次/每月,其中游戲超過了30%;從收入來看,今年1月至5月,付費用戶超過500萬戶,每月活躍用戶數在100至200萬戶。
而為進一步吸引開發者、更好的服務用戶,聯通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提升沃商店的游戲應用量,促進沃商店盈利規模。
首先,在開發環節,對精品游戲進行一定額度的前期開發資助。對有潛力的開發團隊提供部分資金支持和技術指導。在運營環節,提供游戲上線綠色通道,加快游戲審核和發布周期。提供游戲運營全方位360度指導,安排游戲專人對接。在推廣環節,提供游戲上線,部分免費推廣資源,實現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推廣。提供游戲短信渠道配合推廣資源,以游戲資訊/信方式推薦。在盈利環節,提供通訊賬戶支付權限,優化支付渠道和流程,方便玩家付費。提供運營商包月模式,優化各類游戲打包推送,促銷拉動付費。
據了解,目前的聯通游戲平臺是針對業內先進游戲平臺開發的一個新型游戲平臺產品,頗具競爭力,發展勢頭良好,收入每月超過幾千萬元的規模,已經成為沃商店主要盈利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