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共同的目標——為用戶提供最佳使用體驗,打造一個良性的行業生態鏈,百度和火狐在2007年開始了共贏的合作。
距離這個對于火狐中國來說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日子已經6年多了,但總經理過元錚回憶起當初的情景時仍坦言記憶猶新。“公司在國內剛落地的時候,我們便主動去聯系百度,希望就市場合作能夠達成共識。沒想到一見面百度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他們也正好要來聯系火狐,雙方的合作幾乎是一拍即合。”
火狐中國(謀智網絡)成立于2007年的6月,同年冬天,火狐與百度正式宣布合作,全部中文版火狐瀏覽器將內置百度搜索引擎。
當時火狐在全球的合作伙伴是谷歌,但是在中國市場與百度開始合作后,火狐有了自己的看法。“我們能感覺到,中國的用戶在使用搜索引擎方面,更偏向于本土化運營做的更好的百度。”
百度與火狐的合作,從一開始就頗有一些量身定制的味道。如果用戶在百度上搜索火狐這個關鍵詞,會很方便地進入到簡潔的下載頁面。這種推廣方式讓火狐得以迅速地被國內用戶所熟悉,目前因百度所帶來下載量幾乎占到了火狐總下載量的四分之一,而公司收入方面百度所貢獻的比例也接近這個數字。
聯手百度,火狐找到了一個強有力的合作伙伴。百度強大的流量資源和變現能力使火狐在獲取市場份額及變現收益方面受益匪淺,而百度搜索、知道、音樂等產品陸續置入火狐中文版,也優化了火狐用戶的使用體驗。
火狐在中國市場的推廣首先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最關心的是用戶體驗。過元錚告訴記者,“我們不會采用那些非常規手段,我們給用戶最大的選擇權,讓他們自由地選擇自己滿意的瀏覽器,市場增長完全是自然狀態的。”可以說,火狐在中國市場的使命是建立一個圍繞瀏覽器為核心的共贏生態圈,而這恰好與百度聯盟希望打造一個中國互聯網產業共贏生態圈的目標不謀而合,殊途同歸。因此,這一大一小兩個生態圈創立者的合作也就顯得相得益彰。
過元錚很清楚,火狐與百度的合作最大的收獲不只是流量和收入的增長,還有很多國內互聯網市場發展機會的信息,使得對前景的把握更加準確,同時能獲得資源支持,這讓火狐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過元錚談到,“百度聯盟已經成為聯盟成員的一個平臺,交流信息,分享經驗。我和一些外資背景的公司交流發現,在中國做產品一定要了解本土用戶的喜好和習慣,而百度可以提供給合作伙伴最有價值的信息。”
除了在嵌入搜索框等形式的合作,雙方也都看到了未來移動終端市場的巨大機遇,包括移動搜索和地圖。
火狐在移動端市場不僅推出了基于安卓系統的瀏覽器,還推出了火狐OS,這是一款和安卓、蘋果IOS、微軟WP完全處于競爭態勢的移動端操作系統。“我們在移動端是兩條腿走路,除了瀏覽器,OS無疑是我們下一步最寄予厚望的產品。”
過元錚頗為興奮的表示,火狐在未來移動互聯網將會營造一個生意盎然的生態系統,而這與百度未來的移動化戰略發展更加不謀而合。首先是在火狐手機瀏覽器里面內置了百度搜索引擎,而且地圖方面,火狐與百度地圖在室內定位和室外GPS定位、導航等方面也采取了深度合作;而隨著火狐OS逐步在中國落地,與百度的深化合作也是勢在必行。
“最近在和百度技術人員溝通的時候,我們就提出你們任何產品如果能夠放進火狐OS里面,我們全部支持。”他還表示,“這是一種絕對雙贏的思路,在今年的百度世界大會上聽到的 ‘輕應用’,我理解實質上就是對HTML5的全力支持,在本土化策略基礎之上火狐與百度基于開源模式的合作無疑是順應了發展規律。”
“在今年的百度聯盟峰會上,我看到了雙方戰略腳步上的吻合,看到了百度在技術與市場發展規律上始終踩在點上的節奏,讓我們更加充滿了信心。”過元錚期待,百度能夠在移動搜索方面打造出一個完美的商業模式,讓火狐以及更多的合作伙伴能夠在移動搜索、LBS方面共享更多成果,給用戶帶來更佳的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