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好奇號”火星車的輻射探測器發現即便在最佳防輻射屏蔽條件下,未來抵達火星的宇航員仍將面臨危險的太空輻射,增大癌癥發病概率。這項研究報告是基于“好奇號”253天、5.6億公里火星太空旅程勘測數據得出的,暗示宇航員火星之旅面臨的輻射量比當前美國人一生中所承受的輻射量更多。美國宇航局醫護中心負責人理查德·威廉姆斯稱,即使是最短太空旅行,我們也將承受大量的輻射,或許會超出身體健康標準。
2012年8月5日,“好奇號”火星車著陸在鄰近火星赤道的一個巨型碰撞隕坑,研究小組收集了放射數據,分析火星表面是否支持遠古或者可能近代存在的微生物。“好奇號”放射評估探測器(RAD)測量了宇宙和太陽射線中高能粒子的數量和能量等級,之后將這些數據轉換成為輻射劑量——西韋特,該指數升高將增大癌癥發病率。
最新研究顯示,在“好奇號”火星車推進技術和類似屏蔽裝置下,宇航員最短太空路程抵達火星,承受的輻射量大約662毫西弗,其中并不包括火星表面所承受的輻射量。
編譯/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