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癢癢天生明星范兒,1.82米的個頭,身材勻稱,長相神似香港藝人林峰。不說話時像從雜志封面走出的平面帥模,打開《癢癢鬧眼子》系列視頻,立馬轉型幽默、搞怪、風趣又會調侃的段子手,地道的武漢話加上豐富的面部表情,瞬間秒殺各年齡層觀眾,鏡頭前那熟練自然的表達很難讓人相信他從未接受過任何專業培訓。為了成為國內一流脫口秀主持人,他已踏上圓夢之旅。
“嘴神”玩起脫口秀
自小大院里的伙伴們都怕陶文,神出鬼沒地出現在人身后,惡搞般撓你胳肢窩然后迅速逃跑,隨后自然少不了一頓被追打咒罵,大家賜給他外號“癢癢”。愛耍小把戲,搞怪又有趣的他,還愛“鬧眼子”忽悠人,大學時曾把一則養豬致富的新聞添油加醋講給同學聽,就惹得對方死活要退學,回家養殖創業。“嘴神”癢癢從同濟醫科大畢業后,接手家族的影視廣告公司,“半年不開張,開張管半年”徹底憋壞了他,順理成章做起了副業。
開小餐館、淘寶賣服裝到做快遞,癢癢說這些行業一個比一個“屌絲”又恐怖。折騰久了也會迷茫,什么是適合自己的。未來還在設計中,他卻先跌入了人生最低谷。
2005年,癢癢時常頭昏眼花,走路不穩,在同濟的檢查,結果給他判了死刑。OPCA,橄欖體腦橋小腦萎縮癥,又稱中樞系統絕癥,目前尚無治療良策。背上沉重思想包袱不到半年,癢癢患上了重度抑郁癥,忽然沉默、敏感不再交際。好在最后證實是院方誤診,所有的癥狀歸結為頸椎病,經歷此劫的他安分下來,與女友結婚,回到廣告公司踏實干活。“那時真決定不折騰,按部就班過完這輩子了。”直到在廣播里聽到了李彥宏的話,癢癢又活了。
“人應該做自己喜歡又擅長的事,興趣是把鑰匙,只要持之以恒去追求就能開啟新人生。”他審視了一番自己,會賣嘴、愛演、喜歡鬧眼子,這也能當事業做?笑了笑沒多想,直到2012年歐洲杯為了巴薩隊和朋友擺起“足球經”,眉飛色舞、巧舌如簧惹得大家紛紛慫恿他把想法錄下來,丟到網上讓更多人評理。就這樣,《巴薩的秘密》誕生了,地道的漢腔、幽默的風格、搞笑的語言,對足球獨到的見解,引起不少網友關注和跟帖,癢癢成了優酷播客紅人,他琢磨著做脫口秀可以變成事業。
最難是做好段子手
面前擺好攝像機,坐在辦公桌前,電腦就是提詞器,“癢癢鬧眼子”系列起初只是略帶調侃、輕松活潑的評論男人感興趣的話題,漸漸他把視野轉向了生活,用方言、俚語戲說武漢交通、地溝油、街頭現象、過早、地鐵風景等等。其中《武漢的街頭》最受歡迎,癢癢剖析三鎮特色時有段話被奉為經典:“到了廣埠屯你會聽到,發票發票發票發票;武昌火車站則是,您家克哪里,我送您家;公交車司機總會喊,伙計們,往兜里走吵;江漢路,阿迪耐克要不要?嗨碟啊,迪吧的嗨碟。”這些臺詞讓粉絲們忍俊不禁,直稱貼切。在視頻制作上,癢癢也越來越講究,燈光、片頭、舞臺幕布似的背景,他則改頭換面身著正裝站在鏡頭前,連發型都走在時尚最前沿。
不久,長江網、騰訊大楚網陸續找到癢癢,為他的視頻開設了專欄,不少商家也尋上門邀請他代言產品,現在走進地鐵,你會看到他出鏡的廣告每天都在播放。雖然多了些經濟收入,但這并不是癢癢的目標,他想站在舞臺上做名脫口秀主持人。步入大眾視野需要勇氣,永遠躲在幕后小打小鬧成不了氣候,沒有演出經驗他就自己聯系接活,從商演婚慶主持做起。
毛遂自薦的效果剛開始很差,一次主持500元的收入他要耗上整個周末的時間。在臺上也會面部僵硬,狀況不斷,干脆就站在天橋上對著來往穿梭的人流練習。直到今年他的行情看漲,跑場收入翻倍增加,最讓他喜悅的是接到某品牌的邀請,去做場真正面對臺下觀眾的脫口秀表演。“中途緊張到說了半截直接大腦空白,磕磕絆絆總算講完了。”癢癢說,這才算真正入了行。
每期“癢癢鬧眼子”都是他全程操辦的,把平時看到的,網上搜索的有趣內容整理下來,自己編段子、寫稿、背稿、拍攝、剪輯加效果、配字幕,完成一期內容至少需要一周的時間。其中最難的還是寫段子,“又要有內涵還搞笑、不能無節操惡搞、太俗氣。”后來拉來朋友小默,兩個人齊發力但收效甚微,“他不會寫段子,還得靠我自己。”眼看著半月一期的視頻節目,變成一月一期,癢癢急得上火,“國內好的脫口秀節目背后,都有大量段子手供稿,好段子的價位也不低。”能組建出漢派段子手團隊,是他最大的心愿。
江城需要“撓癢”服務
很多人說“癢癢鬧眼子”有《壹周立波秀》、《越策越開心》的影子,癢癢被大家譽為“漢派清口”創始人,面對種種定位,他并不認同。癢癢最喜歡的脫口秀主持人是《今晚80后》的王自健,自然不做作,生動的將人們皆知的社會“潛規則”融入每期主題里,沒有過激的觀點,以搞笑又內涵的小故事來表達自己的看法。
接地氣、生活方式隨性的江城,有太多有趣的細微之處值得說道,僅是俚語的解讀就能講上好幾十期。癢癢陸續推出“麥子”、“條子”的話題引起網友熱議,把吃喝玩樂與語言文化結合起來。在他眼里,武漢是座有文化、有態度、有特色的城市,而提起民間喜劇創作,總跟“揣麥子”、“嘎巴子”、“災麥子”、“岔巴子”的人物形象掛鉤,沒有品位過于低俗。癢癢仔細研究他微博的粉絲平日里關注什么話題,把態度和定位拔高,不走低端去嬉笑怒罵,傳播正能量。
“我的朋友小默,平時喜歡……”如今,癢癢的段子有了具體人物,有了故事情節,有了個性化的代入感,變得更加親切。也有人說穿插其中的某些語言過于插科打諢,頻頻爆出重口味敏感詞去博眼球,癢癢解釋道,何必掩飾內心最真實的東西,誠懇而直視它會更凸顯脫口秀的價值,當然在表達上他會更悉心斟酌。
除了每月必更新的“癢癢鬧眼子”,癢癢現在正與電視臺合作開發新欄目,“形式類似《大鵬嘚吧嘚》的綜藝娛樂脫口秀,轉型需要時間。”做名脫口秀名嘴,立足江城卻不僅限于江城,就是他規劃的未來職業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