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書香——江南淘書記之七
上海整天寒風冷雨。到了下午,雨未停,風更勁。氣溫陡降十余度,衣衫單薄,難御風寒。文廟肯定是去不了了。廟內主要是舊書地攤,雨天肯定關門。逛完福州路所有的書店,下一站,便去尋找新文化服務社。
未到上海,我就在網上查找上海的舊書店了。新文化服務社赫然有名:“主要經營經,史,子,集等各類線裝古籍,解放前的老期刊,以及現代文學領域各類流派的舊平裝。收購、銷售各類古書、舊書、期刊、碑帖、畫冊。”看了介紹,不禁心癢,尤其是“現代文學領域各類流派的舊平裝”,讓人浮想聯翩,恨不能插翅飛雙翼,一步搶先,圍圈住“各類流派的舊平裝”,一口吞下,然后,慢慢地品味。
外甥大為在上海求學工作十余年,大路是熟悉的,小弄堂就要尋找了。冒雨開車到瑞金二路,去尋410弄。帶了地圖,兜了數圈,最后還是停車,步行,沿著瑞金二路,一個個弄堂尋了過去。好不容易尋到了410弄。逼仄的巷子。左邊的老房子已經拆光,只剩下一面面老墻,斑駁著,滄桑著。右邊的民居,則老屋與新樓參差混雜。按常識,數到第三棟,卻不像是書店。問之,卻是4號。說3號在里面新建的小區內。
小區內是新建的居民樓。尋了去,終于看到一棟大樓的一樓,掛有“新文化服務社”的招牌。大門邊的墻面上,還鑲嵌著銅牌。推門進去,一股陳舊的舊書味道,撲面而來。室內不大,估計是小區居委會的活動場所,過去,擺幾桌麻將,現在,就改成舊書店了?下雨的天,又是下午,書店內,沒有什么顧客。只有三四個大媽大叔,在那里拉家常。室內的書架上,擺的都是八十年代以后的二手書,以及出版社的庫存書,便有些失望。問大叔,有無民國版的舊書?答曰,有啊。遂掏出一串鑰匙,走到一扇門前,開門,開燈,果然又是一間書屋,中間擺著一張乒乓球臺。估計是過去的乒乓球室吧?四壁則滿是書架。乒乓球臺上,擺放著一溜民國版的書刊,都有塑料包裹著,顯示著珍貴。但卻是一些醫書,雜志,均不是我的菜。于是,就抓緊時間,撲向書架,專揀那些一看就破破爛爛的舊書,抽出來,一本本翻看,不要的,再塞回去。
滿壁的書架上,破破爛爛的舊書也不多了。大多是五十年代初的書籍,且破爛的發黑,奄奄一息。網上所說的“各類流派的舊平裝”,均未見到,想必是被有心人早淘走了。如此頂風冒雨,專程尋來,不帶走幾本書,自然心有不甘。便淘了一堆。原以為這些發黑的舊書,談不上品相,價錢可能會便宜一些。哪知一直站在門口,看著我翻書的大叔卻告訴我,書的封底,有價錢,且不還價。于是再看封底,果然有鉛筆寫的書價。普遍高于我的心理價位。看看店內的大媽大叔們,估計談版本談品相無益,便長嘆一聲,將許多可買可不買的又破又黑的書棄下。挑了一些品相稍好的,沒有散架的,留著了滬上淘書的紀念。
值得一說的,有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曹禺戲劇集”,之一《雷雨》,1953年5月26版;之二《日出》,1953年5月28版;之三《原野》,版權頁缺失,但估計是與前兩本差不多時期出版。文化生活出版社是巴金等1935年5月在上海創辦的,而這套“曹禺戲劇集”則初版于1936年1月。曹禺先生是湖北老鄉。一次淘到他的一套戲劇集,也算緣分了。
柳青的《種谷記》。新華書店1949年11月初版,1950年2月再版?!爸袊嗣裎乃噮矔敝弧l轫撋w有“漢語大詞典編輯部藏書”大印?!斗N谷記》是柳青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他在延安參加整風運動后,到米脂縣當了三年鄉文書,在農村完成的。1945年,他帶著手稿,奔赴東北。1946年,到達大連,開始修改《種谷記》。1947年,率先在東北光華書店出版發行?!爸袊嗣裎乃噮矔笔墙夥艆^優秀文學作品的集大成者。1948年,在華北解放區河北省平山縣開始編輯,主持者是周揚,參加選編的,先后有柯仲平、陳涌、康濯、趙樹理、歐陽山等。我收藏有不少叢書作品。柳青的《種谷記》,是第一次見到。
《小說世界》第十八卷第二期,民國十八年六月出版。封面是兩個孩子,戴著荷葉帽子,煞是可愛?!缎≌f世界》一九二三年一月五日創刊于上海,初創時為周刊,武昌人葉勁風主編。商務印書館出版,一九二八年第十七卷第一期起改為季刊,由胡懷琛主編。當年茅盾等創辦《小說月報》,影響巨大。但是老板王云五認為《小說月報》過于艱深,于是從商業利益出發,又辦了一個主要刊載鴛鴦蝴蝶派作品的《小說世界》。但是,好景不長,到了一九二九年的十二月,《小說世界》出至第十八卷第四期時,便???。而我收藏的這本《小說世界》,則是停刊前的第二期,于是,便有了些許不同的意義。
《我的童年》,高爾基著,林曼青譯。亞東圖書館民國二十九年六月八版。而初版日期則為民國十九年十二月。封面為彩印。黑黃相間的波紋中間,是一朵綠色的鮮花。林曼青,是著名左翼作家洪靈菲的筆名。他是左聯的發起人之一,同時,與魯迅、田漢等七人被選為常委,洪靈菲最年輕,當年只有二十八歲。但是,他已經創作了“流亡三部曲”,并且,就在緊張秘密的地下工作中,翻譯了高爾基的《我的童年》。一九三三年,因叛徒出賣被捕,在獄中,堅貞不屈,一九三四年,被國民黨秘密殺害于南京雨花臺,時年三十二歲。
《我的童年》曾經是我少年時代的最愛,深深地影響了我的童年。洪靈菲的傳奇經歷,也曾在許多書籍中讀到過,但一直沒有收藏到他的作品。想不到竟然在上海的弄堂里,淘到了他的譯作。手捧著這本書,不禁就開始胡思亂想,就開始猜想,洪靈菲當年是否來過瑞金二路?是否也在一個春雨霏霏的下午,打著一把雨傘,經過這410弄的弄堂?當他在上海的某一個亭子間翻譯這本書的時候,是否會想到,他的作品,會在八十多年后,被一個武漢來的大胡子收藏?而在八十年后,當我也不在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我自己的作品,又會被誰收藏、發現,并且如此懷念呢?
就這樣,一邊淘書,一邊遐想,窗外的天就漸漸地黑了。整個書店就只剩下我一個書癡,淘了二十幾本我喜歡的書,卻忘了早就到了下班的時間了,大媽大叔們還在等著我呢。便趕緊付了款,在店堂內拍了照,與一直站在門口看著我淘書的大叔合了影,心滿意足地走出410弄。
雨還在下。風還在刮。大為說,咱們去田子坊吃飯吧,那里的老弄堂,蠻像舅舅你從小住過的漢口里份,一樣的石庫門,一樣的小巷子,你一定會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