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房屋建筑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施工技術的準備工作,預制樁施工的具體工藝流程,然后進一步分析了混凝土預制樁施工要點,最后,分析了預制鋼筋混凝土樁施工易出現的問題,以便于具體施工中有針對性的避免這些問題。
【關鍵詞】房屋建筑;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施工;技術
一、前言
房屋建筑鋼筋混凝土施工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施工工藝就是預制樁的施工,對于預制樁的施工技術,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同時進一步的研究施工的流程和工藝,只有這樣才能夠盡可能的提供預制樁施工的水平。
二、預制樁施工的技術準備
1 關于預制樁的制作
預制樁可在施工現場預制也可以在工廠制作,至于在什么地方制作要根據工程的實際需要,以便利施工、節約成本和時間為原則。對于長度較短的方 樁,在工廠預制比較方便,又便于運輸。長度一般在l0 m以內,這樣的方樁可以在工廠預制,另外管樁一般也在工廠預制。
2 關于預制樁的運輸
預制好的鋼筋混凝土預制樁要進行擱置一定的時間,使得樁的強度與設計強度相符合,只有達到設計強度后才能對樁進行運輸和打樁,這也是充分保證 樁的質量,強度不足在運輸的過程中容易損壞,而且施工質量得不到保證。若提前吊運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檢驗合格后方可運輸。
3 關于預制樁 樁的堆放
堆放不當對樁的質量亦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必須保持樁的堆放場地的平整堅實,科學合理地確定墊木間的距離,一般根據吊點位置確定,使之設在同一垂線上。不同規格的樁,要分門別類的予以堆放,堆放層數不宜過高,一般不超過四層為宜。
三、施工工藝
樁機就位→起吊預制樁→穩樁→打樁→接樁→送樁→中間檢查驗收→移樁機至下一個樁位。
1、樁機就位
打樁機就位時,要對準樁位,保證垂直穩定,在施工中不發生傾斜、移動。
2、起吊預制樁
先拴好吊樁用的鋼絲繩和索具,然后用索具捆住樁上端吊環附近處,一般不超過30cm,再起動機器起吊預制樁,使樁尖垂直對準樁位中心,緩緩放下插入土中,位置要準確;再在樁頂扣好樁帽或樁箍,即可除去索具。
3、穩樁
樁尖插人樁位后,先用較小的落距錘擊l~2次,樁入土一定深度.再使樁垂直穩定。10m以內短樁可目測或用線墜雙向校正;10m以上或打接樁 必須用線墜或經緯儀雙向校正,不得用目測。樁插入時垂直度偏差不得超過0.5%。樁在打入前,要在樁的機面或樁架上設置標尺,以便在施工中觀測、記錄。
4、打樁
用落錘或單動錘打樁時,錘的最大落距不能超過1.Om;用柴油錘打樁時,應使錘跳動正常。打樁要重錘低擊,錘重的選擇要根據工程地質條件、樁 的類型、結構、密集程度及施工條件來選用。打樁順序根據基礎的設計標高,先深后淺;依樁的規格要先大后小,先長后短。由于樁的密集程度不同,可自中間向兩 個方向對稱進行或向四周進行;也可由一側向單一方向進行。
5、接樁
在樁長不夠的情況下,采用焊接接樁,其預制樁表面上的預埋件要清潔,上下節之間的間隙要用鐵片墊實焊牢;焊接時,要采取措施,減少焊縫變形; 焊縫要連續焊滿。接樁時,一般在距地面lm左右時進行。上下樁節的中心線偏差不得大于10mm,節點折曲矢高不得大于1‰樁長。接樁處入土前,要對外露鐵 件,再次補刷防腐漆。
6、送樁
設計要求送樁時,送樁的中心線要與樁身吻合一致,才能進行送樁。若樁頂不平,可用麻袋或厚紙墊平。送樁留下的樁孔要立即回填密實。
7、檢查驗收
每根樁達到貫入度要求,樁尖標高進入持力層,接近設計標高或打至設計標高時,要進行中間驗收。在控制時,一般要求最后三次十錘的平均貫人度, 不大于規定的數值或以樁尖打至設計標高來控制,符合設計要求后,填好施工記錄。如發現樁位與要求相差較大時,要會同有關單位研究處理,然后移樁機到新樁 位。
8、成品保護
樁應達到設計強度的70%方可起吊,達到100%才能運輸。樁在起吊及搬運時,必須做到吊點符合設計要求,要平穩并不得損壞。
妥善保護好樁基的軸線和標高控制樁,不得由于碰撞和振動而位移。打樁時如發現地質資料與提供的數據不符時,要停止施工,并與有關單位共同研究 處理。
四、混凝土預制樁施工要點分析
1 打樁設備及選擇要求
(一)樁錘環節。樁錘可選用落錘、汽錘、柴油打樁錘和振動錘。落錘一般由鑄鐵制成,有穿心錘和龍門錘兩種。它利用繩索或鋼絲繩通過吊鉤由卷揚 機沿樁架導桿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落下擊打樁頂;汽錘是以高壓蒸汽或壓縮空氣為動力的打樁機械,有單動汽錘和雙動汽錘兩種。
(二)樁架環節。樁架是支持樁身和樁錘,在打樁過程中引導樁的方向及維持樁的穩定,并保證樁錘沿著所要求方向沖擊的設備。樁架一般由底盤、導向桿、起吊設備、撐桿等組成。根據樁的長度、樁錘的高度及施工條件等選擇樁架和確定樁架高度。
(三)動力裝置環節。打樁機械的動力裝置是根據所選樁錘而定的。當采用空氣錘時,應配備空氣壓縮機;當選用蒸汽錘時,則要配備蒸汽鍋爐和絞盤。
2 打樁順序確定的基本要領
打樁順序直接影響到樁基礎的質量和施工速度,應根據樁的密集程度(樁距大小)、樁的規格和長短、樁的設計標高、工作面布置、工期要求等綜合考慮,合理確定打樁順序。根據樁的密集程度,打樁順序一般分為逐段打設、自中部向四周打設和由中間向兩側打設三種。
3 打樁要領
打樁機就位時,樁架應垂直平穩,導桿中心線與打樁方向一致。樁開始打人時,應控制錘的落距,采用短距輕擊;待樁入土一定深度穩定以后,再以規 定落距施打。樁的施打原則是重錘低擊,這樣樁錘對樁頭的沖擊小,回彈也小,樁頭不易損壞,大部分能量都用于克服樁身與土的摩阻力和樁尖阻力上,樁能較快地 沉入土中。
五、預制鋼筋混凝土樁施工易出現的問題
打樁常遇到的問題有: 樁頭破損; 樁身斷裂; 樁頂位移; 樁上涌土隆起及截樁等問題。
1、樁頭破損
樁被錘擊破壞, 造成損失, 延誤工期。一般樁頭破壞大多由于樁頭鋼筋設置不合理, 混凝土強度不足, 錘擊偏心, 樁墊厚度不足, 并和錘的大小、落距等都有關, 應進行具體分析。
2、 樁身斷裂
在打樁過程中, 樁尖土質無特殊變化, 而貫入度突然增大, 同時錘彈跳起后, 樁身隨之出現回彈現象就說明樁身有斷裂。主要原因是樁身在施工中出現較大彎曲, 在反復沖擊的集中荷載下不能承受抗彎強度而斷裂; 樁身混凝土局部強度不足, 受反復沖擊后產生橫向裂紋并擴大而導致斷裂。
3、樁頂位移
在打樁過程中, 土體沿樁尖向樁側四周擠出, 在地表部分土體向上隆起, 在地面下由于覆土壓力, 軟土地區存在孔隙水壓力,土向水平方向排擠, 造成樁頂位移。
六、結束語
房屋建筑鋼筋混凝土預制樁的施工不僅需要總結出科學有效的施工流程,還需要對于施工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總結和歸類,在今后的施工中盡量避免出現這類的問題,從根本上上提高房屋建筑鋼筋混凝土預制樁的施工水平。
參考文獻
[1]蔣東敏.對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施工技術的探討[J].科技傳播,2010,(18)
[2]閆培明. 房屋建筑構造[M].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8
[3] 黃潔豐:《液壓打樁錘在房建工程預制樁施工中的技術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