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線性景觀在城市的開放空間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其設計的內容涉及到城市的發展變化趨勢,關系到城市中生活狀態的質量,影響到人類生活方式和水平的評價指標。以理論與實例想結合的方式思考理想城市中線形景觀的發生,發展。
【關鍵詞】線形;人性化;場所精神;城市
線性景觀貫穿于無論大范圍而論的城市設計,抑或在縮小環境而言的景區設計,都有其無可抵擋的重要地位。線性所帶來得連續與變化帶來了行走與移動中的感受更新。線性所呈現的限定和層次性,給予了領域的場所感與豐富的視覺效果。因此,線性景觀給予城市的是形象,是文化,是魅力的綜合體現。線性景觀的地位毋庸置疑的在城市中備受矚目與思考。
在城市中最為活躍,最有生活氣息的公共場所,莫過于城市的開放公園。城市開放公園是給予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一個屬于自我的自由空間,既可以提供一個開放的交流氛圍,又可以融入到環境中,體會城市所帶來的幸福感。線性景觀的滲透正是使場所活躍的重要角色。
以人為本是人們一直以來的不斷追求,體現在環境的各個方面。大到城市規劃,景觀設計,推進到建筑設計,城市設計,細致到室內設計,室內裝潢,無處不在,逐級滲透。因此。理想的城市離不開人性化的體現和應用。體現在城市的線性景觀中,則是代表著人的認知和行為方式的體現。
在麥克哈格的《設計結合自然》一書中,提出了“理想的講,城市地區最好有兩種系統,一個是按自然的演進過程中保護的開放空間系統,另一個是城市發展的系統,要是這兩種系統結合在一起的話,就可以為全體居民提供滿意的開放空間。”這一段話,將自然系統和人類系統并列,作為兩條并列的方向,同樣影響著理想城市的建設和發展。理想的線性景觀里,應當把自然的發展存在,人的行為方式,城市的各個要素整體統一聯系起來,從而達成適合人類生存發展的理想境況。
一、線性的概念
線在實體的界定里可以分為:直線和曲線。
兩點定一直線,簡潔明了的連接。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一書中寫道:“我們的眼睛是生來觀看光線下的各種形式的。基本的形式是美的形式,因為它們可以被辨認得一清二楚。”因此直線的明確和目的性是清晰而又簡明的。在城市的開放空間中,兩點之間的聯系是必然而需要的。而連接中的過程性是豐富而又積極的。
曲線是自由的,是流暢的,是隨意暢快的。由點的變化形成了運動軌跡。曲線的柔和與舒展給予人們動感和活潑。充滿了感情和熱情。平緩的曲線傳遞了柔和,大起大落的曲線表達了強烈的態度。曲線的收放自如,體現了情緒的跌宕起伏。
二、實例作證
軸線具有強烈的引導性和秩序性。將排列在兩側的元素井然有序的組織在一起。沿著指定的方向與位置共同營造均衡的氛圍。
Green Line是位于亞特蘭大市區的一個線性狀公園。由于這個線狀公園的存在,為周邊環境帶來了濃濃的商機。這個線狀公園附近有地鐵站臺,有喬治亞州立大學的學生住所等人口眾多,繁華熱鬧的區域。正是這樣一條線性空間,將城市中的交通,商業,教育等場所自然得聯系起來,形成了一體化的設計,從而促進了城市的統一發展也推動了對于城市中以人活動為基本的豐富性和活躍性。
線性景觀從歷史中便有其發展的歷史,在19世紀公園爭先恐后的出現,豐富了城市的生態和生活環境。20世紀,對于綠帶的重視已經蒸蒸日上。綠色通道形成的線性空間形成了對于線性景觀的應用。21世紀,不僅僅滿足于綠化的引導性與界定性。更為重視的是人性化的視覺與體驗性。線性景觀應用于生活得各個方面,街道,廣場,公園等等。
紐約中央公園一直是旅游勝地,無論是紐約市民,或是游客,都流連忘返,景色宜人。紐約中央公園位于摩天大樓鱗次櫛比的曼哈頓,是美國第一個城市公園。周邊圍繞著第59大街(59th St.)、第110大街(110th St.)、5路(5th Ave.)、中央公園西部路(Central Park West)。清新,安靜的田園環境,給予了游客閑適的心情。造園家西蒙茲仍高度地評價中央公園說:“凡是看到、感覺到和利用到中央公園的人,都會感到這塊不動產的價值,它對城市的貢獻是無法估計的。”
以“綠草坪”為概念的紐約中央公園,以流暢的曲線,自然的景觀,和諧的自然環境相組合,模仿自然,進行人工改造,創造了優美的線性景觀。以運動的感官將人們吸引,步移景異,不同的生態環境孕育了不一樣的景色。好的道路設計本身也構成公園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在廈門海灣公園的設計中,線性的場地所帶來的豐富性,增強了人們融入其中的趣味性。不同的景觀層次帶來了多種感受品味。提供的可選擇性引發對環境的喜愛以及自我放松舒適的狀態。
三、線性與人性化
設計是為人所服務的,因此其出發點與落實點都離不開人的感受與體驗。如何將景觀與人的活動有效的結合,是設計中的重中之中。
人類的可持續行發展與城市的發展是和諧統一的。同時,其即時所呈現的環境狀態與人的需求是密切祥光的。因此追求人性化的設計和實施是必然而又必要的。上海南京東路商業步行街,被譽為“中華第一街”。由于缺少大面積的綠化,硬質鋪地盡情的吸收太陽的熱度,導致地面溫度過高。無法吸引人們的視線和腳步,高溫天氣的時候,步行街的行人寥寥無幾。這樣的做法,雖然用意為佳,即時空間布局到位,卻由于缺少人性化的設計,難免讓人望而卻步。
開放空間是人們相互聚集到一起,享受到自然環境的區域。是城市的客廳,是城市所容納的開放場所,是具有一定的魅力和氣質的范圍,是可以體會空間的幽雅,可以享受和愉悅心情的氛圍。它所容納的場所精神是不可替代和引人入勝的。
因此城市的開放空間是要體現城市的內涵和風格的,是具有標志性的。因此,在城市的線形景觀中,都是有所體現和追求的。
在理想城市的線形景觀中,其文化性,娛樂性以及藝術性是相互交織相互融合的。從地理環境出發,無論是處于商務區的嚴肅莊重的直線性空間抑或是濱海區的輕松活波的自由曲線式空間,都有其文化和地域的特征,都在追求著與人相適應的人性場所。在行走,游玩,欣賞的過程中,體會到了精心的考慮和精致的設計。是與環境的可持續與人的適應性和諧共生的設計。
參考文獻
[1] 約翰.O.西蒙茲.景觀設計學 .俞孔堅 等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2] 揚·蓋爾.交往與空間.何人可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3.
[3] 朱利斯 CY·法布士. 土地利用規劃——從全球到地方的挑戰.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7
[4] 拉特利奇. 環境行為與空間設計.王求是,高峰 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01
[5] 吳家驊.環境設計史綱.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