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314500)
【摘要】本文對市政道路的瀝青路面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來提高瀝青路面的建設質量。
【關鍵詞】瀝青路面 質量問題 改善措施
在市政道路的建設中,瀝青路面的質量存在諸多問題,如適用性以及經濟性不足、病害多等問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政府相關部門監管不力、建設主體職業素養較低、施工時違反規范等。提高市政道路建設中瀝青路面的質量,要從多方面著手,要求建設單位確保其設計深度、深入有效的進行工作、嚴格對檢查監理進行把關、客觀進行檢測、施工企業嚴格自控,政府主管部門要對施工標準體系、瀝青砼路面設計等進行確立,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認真負責,達到預期效果需要這些單位的共同努力。
一、瀝青路面建設存在的質量問題
1、不同季節施工的影響。施工季節如果是雨季,路面通常很潮濕,此時若沒采取保證質量的措施,就會導致物料結合較差。若施工季節為溫度較低的冬季,在施工時,瀝青混合料進行攤鋪之后,表面溫度降低非常迅速,而中底部降溫較慢,當進行壓實時,中底部的瀝青混合料就會發生位移,上部由于溫度過低導致面層產生裂縫,從而造成瀝青路面出現坑槽、松散等質量問題。
2、過度碾壓以及壓實延遲導致瀝青路面強度降低。水泥類材料很穩定,壓實時如果出現時間延遲,壓實度就會隨延遲時間變長而降低,導致路面的強度損失增大。過度的碾壓以及過長時間的延遲壓實,均會破壞瀝青路面的剛性基層(底基層)。
3、盡全力夯實路基。隨著經濟發展迅速,交通壓力也越來越大,目前,很多道路都已經是超期服役,城市道路的路基問題亟待解決,應該傾力夯實路基,否則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市政道路的質量問題。
二、改善市政道路建設中瀝青路面質量的措施
1、設計期間
(1) 交通參數的確定要科學合理,從市政道路的交通量來說,城市環道部分大致與公路相似,主體區間道路基本上以輕型車為主,不同區間的道路上車輛的組合往往有很大區別,以軸重為荷載是瀝青路面的設計標準,因此,小客車基本不會對路面造成影響,輕型貨車造成的影響也一般,對瀝青路面產生起決定性影響的主要是重型貨車與大客車,所以在設計市政道路的瀝青路面時,應該分類設計,以各路段的交通量以及車輛組合特征為設計依據,按照《公路瀝青設計規范》設計城市環線道以及行駛大型車輛的主干道,按照《公路瀝青設計規范》來設計只供輕型車行駛的路段,這種按照交通量設計路面的方法,能夠有效提高設計效率,同時在市政道路的建設中,還可以提高瀝青路面的經濟性以及適用性。
(2)排水與防水。公路的排水方式是橫向排水溝排水或者利用邊坡排水,而市政道路與其不同,是從路面到路緣,之后通過支管或者收水井排出,是先橫后縱的排水方式。與公路相比,城市主干道的受水面積更大,水在路面上滯留的時間也相對較長,因此對路面的損壞更嚴重,更需要注意路面防水排水問題, 要按照“疏堵結合”的原則對其進行設計。排水考慮疏,即縮小收水井以及交叉路口處的間距,將橫向排水盲溝和透水層設置在道路中央綠化帶的下面,這樣有利于將水引到雨水管;防水則考慮堵,采用孔隙率低于7%的密級配瀝青結構層,也就是保證結構層防水,同時為確保其整體性在結構層的接觸面上噴灑粘油層,為了防止水通過縫隙損害路面還要在其它構筑物與路面、路緣石等的接觸面加涂瀝青。
(3)道路交叉口的抗病害。通常交叉路口以及公共汽車站臺損害現象較嚴重,如車道網裂沉陷、面層細料脫落、車轍明顯等現象。在交叉路口,紅綠燈起到疏導作用,但是同時導致車輛制動頻率增高,這就容易增大路面的沖擊,損害路面,所以設計交叉路口時,對其基層以及面層需要尤其注意,確保基層的剛度以及穩定性,對于車輛制動造成的沖擊能夠起到抵御作用,瀝青黏附性受酸性影響,酸性集料過多導致其黏附性降低,所以設計面層時應該采用改性瀝青或者抗剝落劑,提高其高溫穩定性以及黏附性。
2、施工期間
(1)有效控制集料的質量。瀝青砼面層的使用性能以及耐久性主要取決于集料質量和集料級配,因此,集料必須符合下列要求:碎石最好為立方體形狀,質地堅硬,從微觀看表面要粗糙,最好不使用天然砂,改用人工砂代替。目前,在市政道路的建設中,碎石通常都是就地采購的,但是這種碎石的規格很少能夠滿足要求,因此,建議到片石料場去采購無風化的碎石,以滿足瀝青路面施工的要求,采用二次破碎工藝對碎石進行加工,第一次采用鍔式破碎機進行加工,第二次采用錐式或者反擊式軋石機,盡量減少片狀碎石。
(2)保證基層的施工質量。適當對施工方式進行改變,改變拌和方式和攤鋪方式,控制好原材料,選用等粒徑較低,初凝和終凝時間較長的硅酸鹽水泥,選用粒徑在31.5mm之內的碎石集料對基層進行施工,同時要求級配良好,防止水泥用量過度,這樣在減少浪費的同時,還減少了基層的裂縫。慎重處理混合料攤鋪的接縫,采用全幅攤鋪或者兩機并鋪的方式進行攤鋪,盡可能將施工的縱縫壓至最低,當確實需要縱縫時,必須將松散部分挖除,確保下切面整齊垂直,碾壓時需要按規范進行,把握好松鋪厚度,對于橫向接縫問題的處理,最好將每個施工分界設置在兩個構筑物間;養護環節非常重要,必須足夠重視,壓實路面時,壓路機的機型、激振力的選擇必須參照基層的厚度,要求它們相匹配。碾壓長度的確定依據是施工現場的實際狀況,推薦在含水量最佳時進行碾壓,隨時根據需要調整碾壓長度,同時對施工路面噴灑透層油進行養護,覆蓋土工布,避免闖入車輛、行人。
(3)嚴格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重視其設計以及執行過程。瀝青混合料配合比通常采用同類材料作為參照,根據經驗和使用效果進行設計,尤其重要的是對生產配合比進行驗證。根據生產配合比的結果,利用拌和機進行試拌,驗證時鋪筑100m~200m進行實驗,取樣檢測,同時還要測定空隙率的大小,利用鉆取芯樣的方法進行,從而確定最終生產需要的標準配合比;制訂施工用級配時需要參照質量管理的要求,確定其允許波動范圍以及控制范圍,嚴格執行驗證后的混合料配合比。
(4) 路面施工作業非常重要,需要嚴格控制其質量。控制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時,最關鍵的是保證其平整度以及壓實度,它們能夠直接影響瀝青路面的使用效果,在市政道路建設中,從以下幾方面控制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對于混合料,嚴格制訂現場施工計劃,對于施工器具,需要匹配施工需求,推薦選擇包括輪胎壓路機在內的至少3臺壓路機;壓實工藝選擇合理,壓路機組合形式選擇恰當,碾壓時分三步進行,即初步、復壓、終壓,以期碾壓效果達到最佳;在市政道路中,路面的接縫較多,因此,處理時要嚴格遵守規范,通車時通常會造成冷接縫縱向接縫增加,推薦使用帶有瀝青加熱系統的攤鋪設備,對冷接縫進行熱處理,盡量減少冷接縫的產生,同時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縱向接縫導致接縫離析。
結束語
在市政道路的建設中,要深刻認識瀝青路面質量問題的嚴重性,同時為了預防和控制質量問題的發生采取一系列相應的措施,不僅可以降低道路維護的費用,保證市政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有效提高瀝青路面的行車質量,還可以延長市政道路的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張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及提高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年第36期
[2]柳儒泰,市政道路瀝青路面建設質量問題及對策[J],中國新技術,2011年第6期
[3]趙琳水,徐哲,道路施工技能創新管理對施工的影響[J],科技致富向導,2011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