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也越來注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市政道路施工質量也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但是由于不可控因素較多,比如溫度、降水量、荷載量等,導致混凝土路面出現裂縫、坑洼等,市政道路建設的質量受到了一定的威脅,也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因此,市政部門應該優化道路施工技術、加強管理力度,提高道路建設的質量。本文就針對當前道路工程混凝土裂縫的現狀、成因進行分析,并提出切實有效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市政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管理;對策研究
近幾年,我國的公路工程建設進程加快,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與此同時,道路質量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尤其是混凝土的施工,混凝土裂縫出現的越來越多,已經嚴重影響到人們的生產生活,成為市政道路施工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下面筆者就對道路混凝土施工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改善措施。
一、市政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一)溫度變化引起的混凝土裂縫
1、外界溫度變化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天氣突然變化,引起大幅度的溫度變化,就會引發較大的溫度應力,從而導致混凝土開裂,這種情況是較為常見的。
2、混凝土本身的水化熱
在混凝土凝結和硬化過程中,水泥會發生水化反應,并產生一定的水化熱,熱量積聚在混凝土內部不易散發,導致內部溫度的急劇上升,從而導致混凝土溫度裂縫。
(二)體積收縮引起的混凝土裂縫
1、塑性收縮變形
混凝土在硬化凝結的過程中,上部可能會受到風力、阻力等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導致混凝土不能均勻沉降,這樣就會引發塑性收縮變形裂縫,小者只有幾納米寬,而大者卻有數毫米寬。
2、干燥收縮
混凝土隨著水汽蒸發干燥過程中,由于其不斷干燥而使吸附水溢出的話,就會引起干燥收縮,從而引發混凝土裂縫。干燥收縮引起的裂縫有時候可以貫穿整個公路構件,后果是非常嚴重的。
(三)堿-骨料反應引起的混凝土裂縫
在對混凝土進行加水攪拌時,水泥中的堿性物質會不斷的溶解,并與骨料中的活性氧化硅進行化學反應,形成硅膠,這就是堿-硅酸鹽骨料反應,容易導致混凝土體積的增大,從而引發裂縫。
(四)沉降引發的混凝土裂縫
由于公路路面施工時,不注意對道路地基進行找平、清掃等處理,就會導致公路地基不均勻,當混凝土沉降時,就會引發不均勻沉降,從而引發裂縫,且裂縫寬度與沉降程度是成正比的。
二、加強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的具體措施
(一)優化混凝土的配合比
施工中,在對混凝土進行配合時,一定要嚴格按照原材料的配合比對其進行配合,特別是水泥和水的比例,且要選擇硅酸水泥,中砂要選擇純凈的河砂,集料則應該選擇硬度大、直徑小于40mm的碎石子。混凝土配合比如下表所示:
(二)提高混凝土澆筑技術
混凝土澆筑方法不當也會引起裂縫,因此我們要采取合理、科學的澆筑方法,對混凝土進行分層、分塊澆筑。由于混凝土的體積比較大,我們在澆筑時將混凝土進行分割,對小塊混凝土進行澆筑,就能盡量減少因為澆筑問題引起裂縫。
(三)優化混凝土振搗工藝
振搗是混凝土施工工藝中非常關鍵的一步,因此,為了減少混凝土的質量問題,必須加強對混凝土振搗工藝的控制,一般在對混凝土進行振搗時,應該保證振搗器的均勻移動,從而保證混凝土的均勻振搗,而且為了保證振搗的效果,應該在澆筑帶前后安裝振搗棒,前面的振動棒主要是確保下部的混凝土密實,應該安裝在底排的鋼筋混凝土坡腳處,后面的振動棒主要是將上部的混凝土搗實,應該安裝在混凝土的卸料點,且要在振搗結束后,進行混凝土表面的抹平。
(四)加強對溫度的控制
1、降低混凝土水化熱升溫
由于混凝土的水化熱升溫迅速,我們可以通過降低混凝土水化熱升溫來控制混凝土的質量問題,比如通過降低水泥用量、選擇水化熱較低的水泥、添加減水劑等措施降低混凝土因為水化熱升溫導致混凝土出現質量問題的概率。
2、對混凝土的外表采取保溫措施
混凝土在不適宜的溫度下很容易引起自身的收縮,所以對混凝土的外表進行保溫也可以起到減少混凝土裂縫的作用。對混凝土外表進行保溫,就降低了內外溫差的變化,也能有效的防止混凝土發生質量問題。
(五)加強混凝土運輸控制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過程中,一般都是用攪拌運輸機來運輸混凝土的,由于運輸距離的長短不一,就導致混凝土運輸時間長短不一樣,時間長了,混凝土強度就會加大。因此施工單位要根據混凝土的運輸時間來控制混凝土的強度,保證施工質量。或者在攪拌機運輸時間過長后,對混凝土再進行二次攪拌,然后投入使用,這樣也可以保證混凝土的強度均勻。
(六)選擇合適的混凝土外加劑
高性能混凝土技術的核心之一就是多功能外加劑,只有外加劑選擇合理、加入量合理,才能充分發揮其高效減水、緩凝等功能,從而使混凝土達到最好的狀態,在建筑中發揮最大的作用。傳統的補償縮水和化學縮減的外加劑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收縮,提高混凝土的穩定性;新型的外加劑功能更強大,不僅能降低混凝土自身的收縮能力,還能使混凝土內部各部分的分布更加均勻,同時減少氣泡產生,從而提高外觀質量。
(七)提高混凝土養護工藝
1.混凝土拆模后要進行保濕蓄熱
混凝土在拆模后,可以使用塑料薄膜等進行覆蓋,使混凝土時刻保持潮濕,并控制好混凝土內外的溫差。
2.養護材料不能污染混凝土外表
在對混凝土表面進行養護時,不能使用會污染混凝土外表的養護劑,并且在同一范圍內,要對混凝土采取相同的養護措施。
3.混凝土豎向構件的養護問題
混凝土的豎向構件比較多,養護也比較困難。在對豎向構件進行養護時,不能把水直接噴到混凝土表面,可以在混凝土周圍噴灑水霧,營造潮濕的環境即可。
(八)增強路面找平工藝
道路地基不平,容易引發混凝土沉降不均勻,從而導致地面裂縫出現,因此,在道路施工建設中,施工人員應該加強對道路地基的找平,在攤鋪路面混凝土之前,要先對地基的清潔、平整、濕潤等情況進行檢查,保證道路地基的平整度,然后再進行混凝土攤鋪,在攤鋪完成后,也要對混凝土路面進行平整修復,并利用壓路機進行碾壓,加強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和強度,從而減少裂縫的出現。
結束語:
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市政道路建設的質量、美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溫度、降水量、荷載量等不穩定因素較多,再加之混凝土養護、澆筑、運輸等施工工藝不完善,導致公路混凝土路面經常出現裂縫、坑洼等問題,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不便,同時也影響了道路的使用壽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財力、物力的浪費,因此,為了提高市政道路建設的質量,道路施工人員必須加強對溫度的控制,并不斷提高、完善混凝土施工工藝,增強對混凝土的澆筑、養護措施,從而提高市政道路建設的質量,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劉宏江.淺議如何控制混凝土裂縫[J].中國科技信息, 2009,(10).
[2]王振江.公路混凝土裂縫成因與治理[J].交通科技信息,2009,(12).
[3] 楊柳青.淺議路橋施工過程中預應力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控制[J].科技信息,2012,(11).
[4]李偉.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與分析[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0,(12).
[5]嚴萍.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J].福建建材,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