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公路工程技術的進步,現代公路工程施工過程已成為一項十分復雜的生產活動,對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公路工程施工組織就是針對工程的復雜性來研究公路工程建設統籌安排與系統管理客觀規律的一門學科,是公路工程基本建設項目在設計、招投標、施工階段必須的技術文件。它是施工準備、施工組織、指導施工和編制施工作業計劃的基本依據。因此,施工組織是確保工程建設質量,降低工程建設費用,保證工程進度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公路工程基本建設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
所謂施工組織設計就是從工程的全局出發,按照客觀的施工規律和施工現場的自然環境、地質條件,統籌考慮施工活動中的人力、資金、材料、機械和施工方法這5個主要因素后,對整個工程的現場布置、施工進度和資源消耗等作出的科學而合理的安排。施工組織設計可以是對整個基本建設項目起控制作用的總體戰略部署,也可以是對某個一單位工程的施工作業起指導作用的戰術安排。
以下逐一談一下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依據、編制原則、編制內容、編制程序及其注意事項:
1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依據:
編制公路工程施工組織設計需要各種資料,根據公路工程建設的不同階段,以及施工組織設計的具體用途不同,對資料的內容及深度要求不盡相同,一般需要如下資料。
1.1計劃文件和合同文件
計劃文件和合同文件是指國家批準的基本建設計劃文件、施工期限要求以及建設單位對工程設計、施工的要求,施工單位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的施工任務及與工程沿線單位簽訂的協議、合同、紀要等。
1.2自然條件調查資料
可以向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地質部門或向本測量隊的橋涵組抄錄,通過實驗、觀察和地質勘探等手段確定公路沿線地質地貌、土質類別、地基土承載能力、地震等級等情況,用以選擇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法,確定特殊路基處理措施,復核地基基礎設計及其施工方案,選定自采加工材料料場。
確定公路沿線地下水位、水量、水質、洪水位等情況。判定水質及其侵蝕性質和施工注意事項,研究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選擇基礎施工方案,復核地下排水設計;
1.3各種定額及技術規范;
1.4施工時可能調用的資源;
1.5類型相似或相近項目的經驗資料;
1.6其他資料。
2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原則
2.1認真貫徹我國基本建設的方針政策
公路工程建設工期長、規模大、耗用的人力、物力等各種資源多,需要巨大的投資。因此,須納入國家的計劃安排,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公路建設才有保障。
組織施工,應嚴格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和施工程序,按照合同簽訂的或上級下達的施工期限,根據工程情況,對人員、材料、機械等資源合理組織,確保重點工程,分期、分批進行安排,保質、保量完成施工任務。
2.2合理安排施工順序
公路施工是野外作業,受外界影響大,不僅要考慮時間,還要考慮空間。因此,要按照公路工程的規律安排施工,要將整個項目劃分為階段,例如:施工準備、基礎工程、主體結構工程、路面工程、附屬結構物工程等。
在各個施工階段之間合理搭接、銜接緊湊,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盡量實現連續均衡地施工過程,以減少資源的不均衡利用,盡可能縮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2.3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和設備
先進的科學技術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快施工進度、提高工程質量、降低工程成本的重要途徑。同時,積極運用和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是現代文明施工的標志。
2.4應用科學的計劃方法
根據工程的特點和工期要求,盡可能采用流水作業施工方法。當工程項目較大時,可采用平等流水作業、交叉平等流水作業,并積極應用網絡計劃技術,管理控制工程計劃,在保證關鍵線路暢通的情況下,組織連續、均衡且有節奏的施工,保證人力,物力充分發揮作用。
2.5合理安排冬、雨季項目
對于受季節影響的工程項目,應優先考慮安排,如:混凝土工程、路面工程不易在冬季施工,橋梁基礎工程、下部工程不易在汛期施工。合理安排冬、雨季施工項目,就是把那些不因冬、雨季施工而會增加工程的其他直接費用,但能全面均衡人工、材料的需要量,提高施工的均衡性和連續性。
2.6確保工程質量與安全
公路是永久性的建筑物,工程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使用效果,甚至影響到沿線國民經濟的發展。為了保證工程質量,要認真貫徹施工技術規范、操作規程,嚴格按設計要求組織施工。
在進行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要有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施工的技術措施,尤其是一些大型工程項目,如大跨徑現澆連續箱梁施工,后張預應力施工的質量、安全保證等。在組織施工時,要經常進行質量、安全教育,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施工。杜絕一切違章操作,是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的必要措施。
2.7統籌布置施工現場,降低工程成本
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圖,節約施工用地,充分利用已有設施,盡量減少臨時性設施費用;盡量利用當地資源,減少物資運輸量;盡量避免材料二次搬運,正確選擇運輸工具,以節約能源、降低運輸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3施工設計的編制內容
3.1編制依據;
3.2工程概況(包括明確工期、質量、安全目標及技術規范和檢驗標準等);
3.3人員、物資、機械物資動員周期及進場方式;
3.4確定開工前必須完成的準備工作;
3.5擬定有效的施工方案,選擇適當的施工機具和施工方法;
3.6確定合理的施工和施工進度;
3.7確定勞力、材料、機械物資的需用量及組織和供應途徑;
3.8質量、安全保證體系;
3.9質量、工期、安全、環境及文明施工的保證措施;
3.10冬、雨期及農忙時節的施工安排;
3.11施工現場的平面布置;
3.12反映所采用施工方案合理性的技術經濟指標(如分項工程生產率和施工周期表,工程管理曲線,分項工程進度計劃等)。
4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程序
編制施工組織設計要遵守一定的程序,要按照施工的客觀規律,協調和處理好各個影響因素的關系,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編制,一般的編制程序如下:
4.1分析設計資料,工程概況,進行調查研究;
4.2提出施工整合部署,選擇施工方案,確定施工方法;
4.3編制工程進度圖;
4.4計算人工、材料、機具、設備需要量,制定供應計劃;
4.5編制臨時工程計劃;
4.6工地運輸組織;
4.7布置施工平面圖;
4.8編制技術措施計劃,計算技術經濟指標;
4.9編寫說明書。
不同的施工設計階段,編制程序有所不同,如下頁附圖所示:
5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的注意事項
5.1根據工程的特點,集中力量解決好施工中的主要矛盾;
5.2認真細致地做好各工程項目的施工次序;
5.3施工展開的進行方向應注意技術物質和生活資料的補給,為工地運輸創造條件;
5.4留有余地,便于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