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作者分析了城市園林綠化設計存在問題,介紹了加強城市園林設計的措施。
關鍵詞:城市園林;綠化設計
在園林綠化景觀蓬勃發展的今天,園林綠化設計中仍有很多問題擺在面前,由于當前各科科學的發展和相互滲透注定園林綠化景觀設計不能再是一門孤立的學科,因而在設計中應將各學科實施有效結合,充分考慮人與自然共處的要求的前提下進行設計方可最終設計出優良的產品。
1 城市園林綠化設計存在問題
1.1 模仿跟風、缺乏個性
城市園林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該城市的形象特征,應具有其特有的風格及地方特色,可深刻體現該地區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內涵,但實際上由于中國近代史的原因導致西方園林風格對國內園林產生了深遠影響,導致歐美式園林在國內遍地開花而失去了中國園林原有的風格和個性,最終完全失去了當地的文化特征,形成園林建設千篇一律、毫無特色的現狀。
1.2 設計理念落后
任何城市只有良好的城市發展建設的總體規劃,之后方可在總體規劃內精心設計出園林及其他城市建設工作,但現實中因大多城市屬“改造發展型”模式,該種模式嚴重影響了設計人員的設計理念,也給現代化城市建設帶來的很大困難,同時受歷史和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影響導致園林景觀單調、呆板,無觀賞價值的結局,尤其是缺乏對傳統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繼承和發展而導致缺少文化底蘊,最終形成“江南化”、“歐美式”等設計理念流行的結局。
1.3 盲目追求檔次
檔次本身是設計師追求的設計理念,但現階段檔次往往被理解為宏大的氣派或用材方面的豪華講究,甚至有些園林設計開始時決策者就定了高調,但其往往忽視了巨大的財力投入所應能產生的社會效益及園林所在場所是否真正具備檔次的環境條件,并忽視了國內當前處于發展中國家階段,現階段國情決定了在園林設計中應實現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的原則。
1.4 只重利益忽視責任
當前國內園林設計行業缺乏相關規范對其進行監控導致設計單位及人員能力參差不齊,因而在設計過程中存在設計方案未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和分析,最終導致園林設計不科學、合理,設計出的園林景觀存在花少、色暗以及缺少地方特色的特點;或因急于綠化效果而忽視了植物生長需要時間的定律,因而通過加大植株密度的措施彌補,甚至是出于追求更大利潤的目的刻意多種樹,最終導致綠植密度過大的現象,影響了植株生長空間的同時也造成浪費,也不利于病蟲害的防止工作。
1.5 對人性關注程度不足
在一個園林景觀設計之前需花費很大精力來研究風格、手法以及形式等,并應將后期形象作為最大的追求目標,但現實設計中往往存在只追求形式上的美而忽略其功能性,甚至將其等同于用于休息的桌椅、集散場地等,雖然該“溫飽型”設計當前能夠滿足原本生活在惡劣環境中的人們,但長期以往則勢必會暴露其隱蔽性和自欺性。
1.6 忽視同當地環境間的協調
任何地區的天然地形是大自然對該區域的恩賜,因而在園林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園林景觀與當地環境的和諧統一,應能夠做到因山勢、就水形,景自境出的效果,但現實的園林景觀設計中忽視自然環境,甚至改造自然環境的現象比比皆是,其最終效果只能是園林同周圍環境不相協調、和諧。
1.7 忽視生物的種間關系
園林景觀設計中生物多樣性主要起到負面影響,而在評價生物多樣性時除了需預測物種的種類和數量外尚應考慮各物種間的關系是否協調一致,各物種間的層次以及該物種是否為人類所侵襲等,但當前大多園林設計中并未充分注重,甚至出現將存在競爭的植物種植在一起的現象,最終不僅不利于植株生長也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2 加強城市園林設計的措施
2.1 樹立現代設計理念
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對園林要求也影相應提高,即園林應適應社會和環境需要,并以生態學和實踐相結合為依據來建設生態園林,但部分人員尚未完全清除生態園林的概念,僅是膚淺的認為生態園林即減少建筑比例、擴大綠化率,用植物造園,用植物取景,但實際上該種認識過于片面,應充分認識到生態園林的設計理念應為多樣性的自然生態環境,其應將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作為最終追求,并以此來提高人們的觀賞水平,同時為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增光添彩。
2.2 體現地方特色
在園林綠化設計中應充分考慮該區域的自然環境、物候和地域特征,并將城市歷史文化融入園林景觀設計中,以創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園林景觀,此即要求設計人員能充分利用當地的地形地貌和生態群落的基礎上盡量保留和采用當地原有的動植物種以及微生物種,并盡量將與當地生態條件和景觀相適應的植被引入。
2.3 充分體現人性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園林設計的品質要求也逐步提高,因而在園林綠化設計中應充分注重人性化設計,并重視社會弱勢群體的需要,在美學原理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各種審美因素,在此基礎上進行科學、合理及人性化設計,真正體現園林綠化易于提高人們生活品質及對社會環境的改善。
2.4 注重生態效益同景觀效果相協調
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應注重植物多樣性原則,并根據植物配置原則形成以喬木為主,多種形式結合的植物配置模式,并結合植物的特性在設計中結合平面綠化和立體綠化,并可通過栽植彩葉樹種和常綠樹種實現景觀在四季中均可呈現色彩美,并在貼近地形的條件下選擇優良的樹種,同時應增添適度的園林小品來完善園林設施,最終實現種植方式生態化和多樣化的結果,使園林綠化真正成為自然保護和生態環境的完美結合品[3]。
2.5 提高規劃能力
政府相關部門應充分發揮園林規劃設計中的指導作用,但應減少對具體設計實施的干預,相關部門應從區域環境甚至整個城市的角度出發來給園林綠化定位以保證最終成品能夠與周邊環境甚至整個城市相融合,同時應建立健全園林規劃設計方面的法律法規,并以此來指導和監督園林設計工作,從而實現有效控制設計質量。
2.6 建立完備的園林綠化體系
首先應對園林規劃設計進行科學論證,并綜合考慮園林設計中的設計思路、當地的氣候和物候以及園林的功能定位和生態效應,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規劃設計以實現科學設計的目的;同時應實施科學的施工管理以免違背自然的施工方式,以確保設計效果的有效實現,并應逐步樹立人們對環境的熱愛和責任感的增強,為早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創造條件。
3 結束語
經過幾十年的革新發展,我國的園林設計取得了顯著的進步,為后面的設計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但在設計過程中未能形成具有中國地域文化特色的現代園林文化,這是園林設計的一大缺陷。導致這種文化因素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僅受到了社會經濟條件的限制,更為重要的是設計師片面照搬西方園林的內容和手法,對于國內本土文化特色元素沒有給予關注,導致我國園林的營造成為無源之水。因而,為了實現現代風景園林的改革發展,應該對早期傳統的園林藝術深入研究,做好多個方面的改革創新,讓風景園林設計的藝術價值有所提升。隨著人們對藝術追求情緒的高漲,很多古典的風景園林憑借其獨特的優勢受到了人們的追捧。在這種情況下若依舊采取傳統的設計觀念,則難以滿足現代城市生活的追求。因此,對傳統園林實施創新改造,將中國特有的文化元素融合其中是每個園林師需要積極思考的。
參考文獻:
[1] 唐學山,李雄,曹禮昆.園林設計[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
[2] 李春濤.試論城市帶狀綠地的發展與功能[J].安徽農業科學,2011,(5).
[3] 林正考. 園林工程中的中國園林藝術設計體現[J].科技傳播,2010,(15).
[4] 蘇暢.園林藝術設計中的美學思想淺談[J].美苑,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