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蓬勃發展和城市化的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對城市的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也促進了我國城市園林設計技術和管理技術的發展,目前我國的園林管理尚處于發展階段,還存在許多的問題,以下介紹我國的城市園林管理,再在此基礎上分析園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城市園林;園林管理;建筑設計
城市是自然、經濟、社會的復合生態系統,城市的園林綠地能使城市有效的抵抗外界影響,并且對受破壞的生態進行自我修復,現在的園林由原來的單一美化、觀賞逐漸的轉變為現在的綜合性功能,人和自然的和諧正一步一步的實現。近幾年,我國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推動了城市園林的建設速度,城市園林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環境與城市建設的協調發展是現在城市建設的重要任務。
1.城市園林概述
1.1城市園林的概念與作用
城市的園林建設和管理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它與傳統園林中假山的建筑、流水的設計以及花草植物的種植有很大的不同,城市園林是現代園林和傳統園林兩者的結合,它與城市的發展有密切的聯系,城市園林必須適應、滿足現在人們生活的需求,城市園林是為了讓國家園林城市更好的建設,讓整個城市的環境都得以提高。
城市園林是對廣大人們群眾進行服務,是公益性的,城市園林不僅僅為人們提供了生活休閑娛樂的的娛樂場所,還讓人們對自然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城市園林是一種現代的科學技術,不僅僅能改變城市的面貌,還能使城市的環境得以改變,空氣得以凈化、氣候得以調節。在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中,城市園林是不可缺少的一項設施,所以不管在哪里,城市園林都得到了人們的關注與重視,讓城市的環境與城市的面貌越來越好,城市精神風貌與社會生活都能在城市園林中體現出來。
1.2城市園林工程的特點
1.2.1實施對象大部分是活體
園林綠化工程大部份實施對象,都是有生命的活體。通過各種樹木、彩葉地被植物、花卉、草皮的栽植與配置,利用各種苗木的特殊功能,來凈化空氣、吸塵降溫、隔音殺菌,營造觀光休閑與美化環境空間。它是源于林業與其他種植業又別于林業與其他種植業的特殊行業。
1.2.2養護管理的長期性
“三分種七分管”,種是短暫的,管是長期的。只有長期的精心養護管理,才能確保各種苗木的成活和良好長勢。否則,難以達到生態園林環境景觀的特殊要求和效果。園林綠化工程建成后必須提供長期的管護計劃和必要的資金投入。
1.2.3營造工程的藝術性
園林綠化工程在于景觀、小品、植物配置、古典建筑等方面更講究藝術性,其景觀效果要給人以美的感受。需要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通過工程技術人員創造性的發揮,去實現設計的最佳理念與境界。比如假山堆疊、駁岸處理、微地形處理、多種植物配置等。
2.現代城市園林管理存在的問題
2.1城市園林管理意識不強
目前,在我國的許多城市,其經濟的發展都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城市的管理者和規劃者沒有很好地認識到園林綠化在城市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即使有也只是表面上應付,口頭上應允,并沒有真正地將生態環境作為城市的“生存之本,重中之重”。更糟糕的是,在實踐中,尤其是遇到與經濟活動有沖突的情況時,就只顧追求眼前的短暫利益,不去追求城市建設的長遠意義,將城市的園林管理棄之于后。
2.2城市園林管理缺乏統籌規劃
從技術上來考慮,城市的園林規劃需要建立在大量調研分析的基礎上,同時還需要依靠先進的技術,使園林在總體上能夠得到合理的分布,進而形成良好的園林綠地系統,為城市的建設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國普遍存在城市用地緊張的現狀,加上資金有限,沒有得到統籌規劃,大部分城市園林管理工作都沒有一個科學性及長遠性的規劃,這使得在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出現了園林建設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互相沖突的消極后果,最終導致城市園林無法滿足人們生活的環境要求。
2.3城市園林管理機制不健全
目前,由于我國政府對于城市的園林管理工作做了太多的限制與約束,管理機構的重復設置嚴重影響了園林管理的高效運作。在很多城市中,園林管理的工作由于沒有一個統一管理的機構機制,在現實中不可避免地造成管理的資源浪費。除此之外,城市中的園林管理與有些政府機構中的園林管理彼此獨立,加上城市園林管理機制的不健全,一些管理機構的協調能力沒有得到充分有效的發揮,這樣的結果必然進一步削弱了城市園林的管理力度,最終導致城市園林綠化的建設設施沒有有效的發揮作用。
3.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的對策
3.1總體規劃,加強園林綠化管理
城市園林綠化工作要根據當地的條件,進行整體規劃。要在設計中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加強城市綠化規劃的制度化、規范化,制定發展城市綠地指標,合理安排各種園林城市綠地建設與城市綠化環境的空間布局、綠地結構布局,提高綠化平衡,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優化城市居住環境,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目的,確保質量的規劃。根據城市的特點,充分利用城市本身現有地形地貌,將城市文化和風格,體現在園林綠化的設計之中。
3.2城市園林綠化要布局合理
城市園林綠化要主次要分明,園林植物配置生物要多樣性、要呈現豐富的層次,要多栽培四季鮮花,要遵循景觀與環境的和諧、生態和諧、人的和諧。提倡在植物配置上以當地品種為主。要慎重引進稀有的樹種。要注意結合當地的生態環境,保護生態安全。要構建結構合理的綠色空間布局。植物配置和生長的生態法律應當遵守科學確定植株密度,形成喬、灌溉、花、草各種植物多樣性相結合的模式,促進城市綠色生態效率。
3.3加大投資探索城市園林綠化新思路
探索城市園林綠化的新思路,利用有限的空間達到綠化、美化的目的。例如利用城市屋頂綠化、垂直綠化途徑,都能增加綠化程度和美化程度。讓城市居民享受城市景觀的美感。城市化園林綠化應以不同種的植物有機結合為原則。應樹立以花草配灌木、以灌木輔喬木的科學綠化觀念。速生與慢生樹種結合,近期遠期結合,有計劃使慢長樹種替速生樹種。形成春季有花、夏季有蔭、秋季有果、冬季有綠的北方城市園林景觀。
3.4提高園林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
在園林管理中,園林管理人員是整個管理活動的操控著,由此就需要對管理人員進行適時的培訓,使其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管理效率。同時也能夠創新園林管理的管理模式。此外,在21世紀發展的過程中,人才對于每個企業、公司甚至社會的各行各業都起著核心作用。由此就需要在園林管理中,能夠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將工作素質、人才力度放在園林管理的工作制度中。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園林的管理質量。
3.5提高群眾意識
在園林管理的過程中,若要從根本上維護園林的整體質量,單純靠管理人員是不夠的,還需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由此就需要管理人員在園林管理的過程中,能夠加大園林管理宣傳,提高廣大群眾的愛護意識,使園林管理深入人心。只有全民總動員,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園林管理的管理質量。
4.結語
當前我國城市園林正處于全面建設階段,但其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已嚴重阻礙了其發展。我們應本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尊重自然,以人為本,不斷創新,適應市場,通過城市園林管理體制的改變,現代化管理手段的運用以及專業人才的培養等手段,從本質上改變城市園林管理的現狀,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謝建敏.城市園林管理的戰略功能與目標定位[J].安徽農學通報.2009
[2]徐長水.淺論城市化過程中園林管理出現的問題及相關對策[J].才智.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