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企業是我國企業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前景發展是廣闊的。而建筑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也并不完全是一帆風順的,在未來的發展中需要實現人才吸收和前景發展相結合,不斷改善工藝,實現工業化轉型,必須重視自身人才的培養等。
關鍵詞:建筑企業;工業化;人才培養
目前我國的經濟正處于高速發展的良好狀態,這也帶動了建筑業的大力發展,而建筑企業的發展也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我國的建筑企業的前景發展是廣闊的。這種背景和形勢下建筑企業需要需要繼續抓住時機,不斷創新,把建筑和社會發展有機結合,創造建筑企業發展的新契機,在筆者看來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完善,迎接建筑企業的良好前景。
首先,建筑企業要把吸收優質人才作為發展重點。對于每一個市場主體而言,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生存就必須有良好的人力資源支撐,建筑企業的發展也不例外。但是當前我國的建筑企業在人才的使用上卻是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別是一些中小建筑企業更是如此。各建筑企業基本上沒有固定的工人,處于基層的工人流動性非常大,往往出現青黃不接和招工難的現象,尤其是最近幾年更為明顯。所以在這種背景下建筑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就應該立足長遠,改革傳統的用工制度,當前我國的建筑工人大都是農民工,可以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他們的職位固定化,增強工人的歸屬感。而且目前建筑企業的人員大都是散兵式的,很多人并沒有接受到專業的職業技術學校培訓,也需要加強技能的培訓。所以建筑企業必須重視自身人才的培養,可以和高校通力合作,設立筑技術培訓班,把那些沒有技術、經驗的工人訓練成為有技術、合格的、有經驗、穩定的建筑工人,大力引進一些年輕的技術新銳,為我國未來建筑企業的發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資源保障。
高校可以起到良好的人才引進作用,但是建筑企業并不能完全依靠高校,因為很多高精尖的人才往往會將企業作為暫時的翹板,而且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理論化較為濃厚,還有周期長、實踐能力差的弱點。建筑企業如租賃場、建材廠、構件廠必須要嚴格的從人才培養的角度出發,在未來的發展規劃中培養自己的人才,這種“短、平、快”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建筑企業自身的優勢。既要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同時提高其實踐能力。建筑企業的人員中不乏體力勞動者,卻缺少必要的監督人才,一個優質的質量人才隊伍,對于建筑企業的發展是非常重要,保障其質量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其次,要緊緊抓住改善工藝、降低人為因素影響等這根發展的主線。實現工業化生產是建筑企業未來的發展目標。傳統的建筑工地現場加工,會造成浪費,影響建筑工程的質量,這樣的模式已經嚴重制約了行業的發展。在未來的發展中,建筑產品可能都不需要在車間而會在預制生產工廠或車間完成,按照相應的標準生產出預制品,然后便可以直接在建筑工地上使用,這樣既可以有利于建筑產品的維護維修,提高建筑產品的質量,還可以促進建筑材料產品標準化的發展,擁有很多的益處。目前建筑過程中,建筑企業也存在著標準件和非標準件。一般而言非標準件產品,都需要進行訂購,銷售者根據建筑企業的圖紙進行生產。標準件可以在市場直接購買,甚至有些企業都可以自行生產。所以在建筑標準化進程已經加快腳步的情況下,建筑企業的未來發展也要牢牢抓住建筑工業化這個基本的方向,通過工藝完善、人為因素影響降低,一定能夠保持良好的發展方向。
最后,有人認為沒有建筑的工業化就沒有我國的工業化,這也從側面折射了建筑的工業化在我國工業化進程中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建筑企業工業化會帶來多方面的優點。一個工廠設備齊全的良好建筑企業才能保證建筑產品的質量,把人為因素影響降到最低限度,同時促進建筑企業的高效發展。有人還認為建筑企業工業化能夠縮短工期20-30%,而工期的縮短又能夠減低建筑成本,所以這個影響力都是巨大的。
建筑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不僅僅需要減低成本和工期,更要提高效益,一個企業的存在就是為了能夠獲得效益,才能在競爭中生存。建筑企業通過工作化生產可以實現規模效益,以促使建筑構件大規模的生產。比如建筑企業使用最多的鋼筋材料彎制工作,就可以通過數控機床來實現,這樣能夠有效地實現建筑材料自動化來完成,自動化的效率是非常高的,反過來,自動化也會促進工業化。而且很多建筑企業如建材廠、構件廠在工業化的過程中可以吸收一定的勞動力,工業化生產后需要大批機器,就會對機械工業化產生起到重要促進作用,這樣就有效地提高了就業率。同時因為建筑一線人員勞動強度大、工資水平低,所以很難招工,通過機械化和工業化可以降低建筑企業一線職業的勞動強度,改變傳統企業的發展模式,使得建筑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能夠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參考文獻
[1]趙功鐵編著.建筑學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50-57
[2]許文天編著.建筑經濟學[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102
[3]李夢西編著.建筑成本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7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