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挖孔樁由于造價低,施工質量容易保證,前些年得到廣泛應用。但由于近些年人工挖孔樁安全事故頻發,部分城市禁止或限制采用這種技術。本文根據安慶市某高層住宅建筑人工挖孔樁基礎,進行施工管理過程的分析總結。
關鍵詞:人工挖孔樁;質量;進度
一、工程概況
安慶地區某高層住宅占地23354㎡,規劃建設兩棟高層住宅,配套地下汽車庫和物業管理用房。其中A棟28層(*m高),東西向長108米;B棟29層(*m高),東西向長64米(總平面見圖1)。A、B樓均采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基礎采用樁筏基礎。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采用人工挖孔樁基礎樁基持力層為3層圓礫(地址剖面見圖2),樁徑800mm,平均有效樁長11米,人工挖孔樁A樓298根、B樓237根。
二、施工管理
1、樁基概述
巖土工程勘察報告顯示:場內地質豎向構造從上而下特征參數如下:第1層 雜填土(Q4ml):雜色,主要為地坪、粘土夾碎磚石塊,形成時間較長。天然狀態為稍濕,稍密~松散,該層分布厚度為0~3.2米;第2層 粘土(Q2-3al):棕紅、褐黃、灰黃、灰白色,含鐵錳結核或高嶺土團塊,局部富集高嶺土。硬塑狀態為主,局部呈堅硬狀態,光澤反應有光澤,搖振無反應,干強度高,韌性高。該層全區分布,本次勘探僅有18個鉆孔揭穿該層,揭穿厚度為14.7~18.3米,其N實測值為19~34擊/30cm;第3層 圓礫(Q1al):灰黃、淺黃色,局部夾中粗砂、含礫粉細砂,主要礦物成份為石英、長石,礫卵多呈亞圓狀。上部礫卵含量較少,充填物以粉細砂為主,且含粘粒;下部礫卵含量較多,充填物以中粗砂為主。天然狀態為濕~飽和,中密狀態為主,局部呈稍密狀態。該層全區分布,本次勘探僅有18個鉆孔揭穿該層,揭穿厚度在2.9~4.7米。其N63.5實測值為15~38擊/10cm,修正值為8.8-15.5擊/10cm;第4層 強風化泥質砂巖(K2c):紫紅色,風化呈致密粘土狀,細砂狀,原巖結構構造已破壞,稍濕,堅硬。該層揭露厚度為0.6~2.05米,其N實測值為47~59擊/30cm;第5層 中風化泥質砂巖(K2c):紫紅色,碎屑結構,層狀構造,巖芯呈短柱、長柱狀,風化裂隙較發育。為極軟巖,巖石基本質量等級為Ⅴ級。該層在本區沉積厚度大,未鉆穿。其N實測值為86~121擊/30cm。
本工程人工挖孔樁設計樁端持力層為第3層圓礫層,qpk為4000qpa,第2層粘土設計qsk為90 qpa。
2、施工順序
a、本工程樁基施工時間為夏末初秋,雨水較少,是施工的黃金季節。由于本工程與周邊建筑物距離較遠,放坡大開挖對周邊無影響,選擇放坡大開挖至距筏板底50cm開始人工挖孔樁施工。
b、人工挖孔樁開始施工前安裝好塔吊,方便人工挖空樁土方吊運工作。人工挖土樁開挖過程中檢查每天吊運完當日所挖土方,不讓樁身土方堆載在樁基周圍對樁的側壓力增加。
c、人工挖孔樁開挖前現場訂木樁標注出樁中心點的位置,懸掛樁號排,對作業班組進行技術交底后每個班組領取人孔樁施工記錄表(見附圖3),施工員每日對相應樁號進行樁深記錄,并記錄土層類型,留視頻記錄。
d、每日下班時由分管本棟樓的安全員檢查井蓋是否都蓋好,對未蓋好的井蓋蓋好,查閱人孔樁施工記錄表,找到相關責任人處以批評教育,屢犯的處以相應金額的罰款。
e、開挖至第3層(圓礫層)且深度達到設計的擴大頭頂標高時暫停開挖,施工員每日下班時進行統計,當數量達到20根時,第二天上午集中對達到標高和相應土質的人孔樁進行擴大頭開挖,同時跟勘察單位和設計單位相關責任人聯系進行現場勘察,查勘土質符合要求后,技術員下井對擴大頭尺寸進行丈量驗收,對不合格的立即整改,下午集中對驗收合格的樁基進行鋼筋籠吊裝和混凝土澆筑。
f、待樁基施工結束后鑿截樁頭,請有資質的實驗室相關人員對所有人孔樁進行應變測試,按規定比例進行載荷試驗。
3、質量、安全控制
a、嚴格落實“人離井口封”的現場管理制度,安全員高密度現場巡查和收工逐個檢查制度。
b、嚴格按圖紙設計要求做好鋼筋混凝土護壁,對護壁混凝土配合比和厚度每日抽查,確保護壁的強度滿足設計要求。
c、確保按設計要求進行跳挖,按技術交底的要求按順序進行開挖,待相鄰樁混凝土澆筑一天后才開始本樁基的開挖,以確保質量、安全得到有效的控制。
d、嚴格控制樁位,開挖一模后重新對樁位中心點進行測量,如有偏位立即進行矯正,每增加一模對垂直度進行觀測,發現偏離立即糾正。
e、對樁長進行控制,因本人孔樁屬端承摩擦樁,樁長、擴大頭尺寸、樁端土層均受重要影響。
f、嚴格核對樁端土層和地址勘察報告是否相符,除勘察人員下井察看的以外,均現場井內拍攝照片(見附圖4),請勘察、設計人員進行審核;
g、對所有擴大頭均需技術人員現場核對尺寸,確保開挖的尺寸符合設計要求,滿足端承要求。
h、施工員每日統計人孔樁施工記錄表,上報分管生產的副經理,根據統計的記錄安排第二天的驗收和預定混凝土。
i、按設計和規范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參加適量外加劑以保證混凝土的抗滲性、塌落度等相關性能要求。
j、加強旁站,混凝土按要求分層澆筑,使用竄桶防止漿體和骨料分離,保持混凝土的均勻,保證混凝土的澆筑質量。
三、成果
檢測結果A樓298根人孔樁294根為一類樁,4根二類樁;B樓237根樁234根為一類樁,3根二類樁。靜載實驗結果數據分別為:A樓22.02mm、11.54mm、20.39mm;B樓9.62mm、8.53m、12.18mm。滿足規范要求。A、B樓人孔樁從開挖到混凝土澆筑完畢總工期為42天,比原計劃45天提前三天完成。
四、總結
1、人工挖孔樁雖然施工作業環境差,施工范圍廣,勞務人員多,管理難度大,在部分地區已經禁止或限制采用,但只要按規定采取防范措施,組織得當,檢查力度得到保證,施工安全、質量均在可控范圍的。
2、施工過程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動態的施工管理,嚴格每道工序檢查,在錯誤或誤差在剛開始時就得到糾正,避免過多返工和工期延長,也保證了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