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建筑工程市場發展迅速,與此相比的卻是建筑工程利潤率持續不高的現狀并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我國工程建設企業工程管理模式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因此本文著重從我國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實際出發,結合本國國情就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同時因工程項目成本涉及的領域部門較多,管理很復雜,所以針對這些問題探討出操作性強的項目成本管理措施,以期能夠達到提高我國項目成本管理水平,提高企業利潤之目的。
【關鍵詞】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對策
1 前言
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指的是施工企業對目標項目在未來期限內對其成本進行預測、控制、管理、核算、分析以及考核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目前,建筑施工市場競爭十分激烈,業主對工程質量越發苛刻,同時在施工過程中面臨各種不確定未知因素以及施工周期長短、材料價格波動都對項目成本產生影響,這種情況下,高效合理的項目成本控制成為企業在市場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保障。項目成本管理的好壞關鍵在于項目成本控制的過程,需對影響成本控制的各個因素和環節進行合理精密的規劃和控制,改變過去那種單一因素的管理模式,向事前預測、事中動態管理、事后合理總結的管理體系,唯有此,將成本管理伸展到工程項目的各個領域,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適應市場的發展,不斷提高企業的利潤率和競爭能力。
2 我國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自加入WTO之后,我國建筑施工市場向國外全面開放,使得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雖說我國施工企業對項目管理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成本,但是由于我國由計劃經濟轉到市場經濟的時間還不是很長,企業在管理模式、技術水平與國外發達國家企業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使得企業的效益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究其原因,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水平低下是主要原因,因此,分析我國工程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2.1成本意識不強
在計劃經濟體系下,我國工程企業長期按照指令性計劃進行生產作業,對企業的成本、利潤并不承擔任何風險,在這種大環境下,企業對自身的成本控制意識并不是十分強烈,企業上下都沒有形成一種緊迫感,沒有競爭意識。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入變革,企業要想生存,需對自身成本嚴加控制,就必須對市場和競爭對手的情況十分了解。但是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許多施工企業并沒有深入調查市場情況,對項目所需材料價格了解的不夠深入,對其市場價格變動沒有應對能力和心理準備,使得工程造價在無形中提升了很多,而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是由于成本管理人員成本意識不強所造成的[1]。
2.2成本管理體制不健全
成本管理作為一種企業行為,其需要有專門的制度來對其進行引導和約束。雖說很多施工企業也制定了不少規章制度,但是對項目成本管理體制建設并不完善,責權利三位一體成本管理體系并沒有真正形成,責任分工不明確,出現問題時使得各部門互相推諉,最終問題不了了之,而這不利于企業成本管理的長遠發展。同時賞罰措施不力,有貢獻不能給予適當的獎勵,造成損失的因為責任體系不明確無法找到最終責任人,難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之所以出現此類問題主要是因為各企業對成本管理不重視,制定規章制度只是為了應對上級檢查,同時所制定的規章制定與實際出入較大,難以真正實施[2]。
2.3項目成本確定不科學
我國目前很多項目工程在制定目標成本時,是以成本為出發點,企業利潤的實現是以目標成本為前提條件的,最終的結果往往是工程項目的目標成本得以實現,但是企業的利潤卻是極其微小的,更有甚者還可能造成虧損。利潤應該是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首要出發點,因為工程利潤是評價企業好壞的最終指標,因此企業以利潤作為其項目成本控制的出發點更能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但是現在很多施工企業并未抓住項目成本管理的精髓,沒有以企業利潤作為其指定項目成本計劃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這對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2.4項目成本管理考核不科學
目前大多數施工單位對項目成本管理的考核僅僅限于財務指標與既定指標、歷史指標以及其他類似指標進行對比分析,而忽視了其他非財務指標的應用,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各項財務指標所完成的真實程度和努力程度。考核體系中主要存在著以下一些問題:
(1)忽視事前控制
成本管理應是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的綜合結果,但是現階段很大一部分工程項目成本管理著重重視事中和事后的成本管理工作,而對事前成本缺乏足夠的重視,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應出企業缺乏成本控制意識。
(2)忽視質量成本
對質量與成本的關系我國工程單位并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往往為了追求工程質量,而忽視了成本控制,雖說工程質量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也付出了較大的代價,在實際工程中“質量過剩”與“質量不足”都是要盡力避免的。這是因為企業以追求利益為最終目標,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應盡可能降低工程成本[3]。
3 加強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措施
3.1建立科學的工程項目成本管理體系
為了有效的對項目成本進行控制,需建立健全相應的企業工程項目成本管理體系,切實將責任落實到個人,明確責任與義務之間的關系,同時將目標成本分解到各個具體部門,明確獎懲措施,也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工作中督促各部門以效益為重,使得企業效益目標最終實現。
3.2強化工程質量成本
工程項目質量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達到一個平衡點,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要使得工程建設總成本達到最低。因此在實際操作中,要對工程質量進行綜合的考慮,使得工程既要滿足質量要求,又要具有可操作性和經濟性。
3.3加強人員及材料管理
對人工費要進行合理的控制,同時科學合理安排施工順序,避免因組織不力所造成的“窩工”現象,同時要加強對員工素質的培養,多培養一專多能型人才,以適應施工現場工序人數松緊的情況。同時工程成本中材料費所占的比例是很高的,因此要著重把好材料價格關和數量關,在實際采購中盡量減少中間環節,及時調查市場行情,爭取實現項目低成本控制目標。
3.4強化成本核算監督力度
成本核算是對施工過程中所產生費用收集、整理、統計的管理工作。做好成本核算工作是成本控制的關鍵,其為項目成本分析、成本控制以及成本計劃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便于管理層分析成本支出現狀,找到問題原因,并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因此需做好成本核算工作,而做好該工作的前提則是要發揮監督管理人員的監督作用,使得成本核算真實有效的反應中現階段工程成本控制的實際情況,不弄虛作假。
4結語
工程項目成本控制伴隨著項目整個周期,同時由于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是一個復雜多變的系統,只有通過多方合作才能真正實現企業利潤目標。因此在實際操作中要用統一的規范、責任來約束企業員工,形成嚴密高效的成本管理模式,為企業提高效益,在市場競爭中立于有力位置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劉瑞青. 試析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環節[ J]. 建筑,2010( 6): 31-32.
[ 2] 楊勇. 淺談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理[ J]. 山西科技,2012 4): 78-79.
[ 3] 林志雄. 淺談建筑工程施工項目管理[ J] . 廣東科技,2012( 3):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