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項目施工的成功與否依賴于施工設計的合理與否,作為施工設計所依據的基礎數據的主要獲取手段,測繪技術對工程施工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本文簡要介紹了測繪工程及其實用價值,以數字化地形圖測繪為例,著重分析了測繪工程中的常見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測繪工程;數字化地形圖測繪;問題;措施
顧名思義,測繪工程即是通過測量采集空間數據,然后繪制出一張包含著全部所測量數據信息的地形圖,并為工程項目的決策提供依據。目前,我國測繪工程的合格率還比較高,達到了93.1%。但是,由于技術缺陷與管理落后,仍舊存在著不少問題。
一、測繪工程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的測繪工程暴露出專業人員素質不夠,測繪標準混亂,測繪監管不利,以及測繪技術落后等種種問題。就數字化地形圖測繪技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3個方面的問題:
1、外業數據采集問題
所謂外業數據采集就是利用專業測量儀器,測定地物點的坐標和高度等數據,并根據要求選擇比例尺,繪制出能夠準確表達數據信息的地形圖。外業數據采集所選用的儀器全都測量精度極高,同時具有自動測量、自動傳輸的能力。因此,造成外業數據采集出現誤差的原因主要是人為因素,包括對數據采集點的選取不準以及對地物的取舍不當兩個方面。數據采集點的選取不準會造成所采集數據不符合實際情況,從而造成所繪地形圖出現偏差,嚴重影響工程項目的決策。地物取用不當會增加數據采集的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提高采集成本;地物舍棄不當又會造成重要數據信息的缺失,影響數字化成圖的質量。因此,進行地物取舍時一定要遵守相應的測繪章程,同時還需要和測繪任務的委托方進行溝通協商,切勿主觀臆斷。
2、內業數據整理問題
內業數據整理是指根據外業收集到的數據及草圖,完成地形圖的繪制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外業收集到的數據并不是一般的文字信息,而是一系列的復雜編碼,內業工作人員在繪制地形圖時一旦出現對編碼的理解錯誤或偏差,便會造成地形圖不能正確反映測量信息的問題。為了避免出現這種局面,一定要建立內業、外業工作人員共同認可并遵循的編碼與解碼規范,從而在工作中達到減少錯誤,提高效率的目的。
3、精度分析問題
平面控制網點和圖根控制點的精度,直接影響了后期測圖時各個地物點的坐標精度,以及地物與地物間距離的準確程度[1]。因此,正確的地形圖測量步驟應該是:首先設計平面控制網,再開展圖根控制測量,最后再對地形圖進行碎步測量。要提高地形圖的測量精度,就必須牢牢抓住影響測量精度的主要因素,依照科學合理的測量流程進行測量。
二、解決測繪工程中問題的幾點措施
基于我國測繪工程的發展現狀,為了解決實際測繪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提出了以下的改進措施:
1、采用現代測繪技術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為了提升我國測繪工程的水平,引進先進的現代測繪技術刻不容緩。現代測繪技術包括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遙感(RS)以及地理定位系統(GIS),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3S技術。
2、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始于20世紀70年代,出于軍事需要,美國對其進行研制并投入應用。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GPS也被廣泛應用于民用工程。由于GPS接收器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的優點,利用它進行測量可以靈活選擇測量點;此外,相比傳統測量技術,GPS測繪技術對工作環境要求低,所測得數據準確度高,數據量大。相信隨著社會數字化與信息化的發展,GPS測繪技術還會日漸得到完善,其在眾多測量技術中優越性也會日漸突出。
3、遙感(RS)
衛星遙感和航空遙感是遙感技術的主要實現途徑,相較于仍處在研究階段的衛星遙感測圖,航空遙感已被大規模應用于測繪工程。同GPS技術一樣,遙感技術也是應軍事需要產生,并隨著技術進步發展被逐漸應用于民用工程。如今,遙感技術已經能夠通過紅外、微波來獲取高精度的信息數據。性能優越、種類眾多的遙感平臺與傳感器為其能及時準確獲取大量數據信息提供了可靠保障。
4、地理定位系統(GIS)
地理定位系統出現在40多年前,是多種科學技術所結合的產物。盡管發展歷史尚短,但GIS憑借其在空間地理數據方面強大的收集處理能力,已經成為了測繪工程的支柱型技術。
通過對以上3類測繪工程中常用先進技術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測繪工程的發展進步,離不開對新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然而,在運用新技術進行測繪時也不能盲目選擇,一定要根據測繪對象的特點來選擇最適用的測繪新技術,從而達到提高測繪質量、減少測繪成本的雙重目的。
5、加強測繪質量管理
作為一項專業性強,技術含量高,應用范圍廣的系統工程,測繪工程經濟高效的開展離不開施工中的有效管理。對于測繪質量的管理主要有如下方面的內容:
(1)加強對測繪標準的管理
目前,我國在測繪質量方面的標準尚不嚴格,存在漏洞;各測繪單位在實際測繪工作中往往是采取一套自己制定的標準,甚至,同一個測繪單位的不同測繪操作小組所采用的測繪標準也是不同的。混亂的測繪標準勢必會造成測繪結果精確程度的偏差,影響測繪質量,從而導致測繪結果價值的下降。
(2)加強對測繪流程的管理
測繪流程的合理與否嚴重影響著測繪工作的質量。不合理的測繪流程常會造成測點遺漏或重復測量等問題,導致測繪質量的下降與測繪成本的升高,嚴重背離了測繪工程經濟高效的原則。因此,為參與測繪工作的隊伍設計一套合理可行的工作流程,并督促其依照設計展開測繪是極有必要的。此做法能夠避免在測繪中出現漏測的情況,從而保證了測量結果的完整性;能夠避免錯誤流程對測點產生破壞,防止測量結果出現偏差,保證了測量結果的準確性;還能夠避免浪費資源時間對同一測點進行重復測量,節約測繪成本,縮短測繪時間,保證了測繪的經濟高效。
(3)加強對測繪結果的管理
測量完畢匯總測量結果時,要對測得數據準確分類,并進行恰當的處理,而不是直接將雜亂無章的數據直接作為最終的測繪結果;處理結果時如需繪制地形圖,也應該按標準規范,將測量數據通過地形圖準確直觀地表達出來,而不是僅憑主觀想象,繪制出別人難以讀懂的地形圖;此外,對于有保存價值的測繪結果還應建檔,以便以后查詢調用,為以后的測繪工作提供方便。對測繪結果進行合理有效的管理不僅可以使測繪結果的實用價值得到充分體現,為以后的測繪工作提供方便,還能及時發現測繪中出現的問題,例如測點遺漏,以便及時進行補救。
6、加強對測繪驗收的管理
實際的測繪作業中,很難每次都能做到測繪數據的準確、全面,及時發現問題并糾正,在很大程度上就依賴于測繪驗收。我國測繪業測繪驗收的現狀是:大部分的測繪驗收工作都是由測繪的施工單位進行,由外界單位進行測繪驗收時還會存在講人情,故交情的情況。試問,如此的測繪驗收又怎能保證測繪質量?因此,測繪驗收不僅要有施工單位內部的驗收部門參與,還需要具有專業驗收資質的第三方單位進行測繪驗收,并且不講人情,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驗收,從而保證測繪質量。
測繪工程的發展對建筑業、農業及地質等專業的進步都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應切實提高測繪工程的技術水平,以此推動相關學科專業的發展,促進社會進步。
參考文獻
[1]盧正南,王振林.測繪工程常見的問題分析及解決方案[J].工程技術,2011,11:21-24
[2]譚海臣,盧振宇.淺議測繪工程中常見的問題及對策[EB/OL]. [2012-3-1]. www.uu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