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總理于2011年12月20日簽署613號令,發布了《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今年2月1日,該條例正式實施。這又是一部國家法制建設中公平競爭、預防腐敗,規范招標投標的又一重大改進。
下面,就參加全省召開的學習《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專題講座講幾點切身的體會。
一:規范了投標方的資格審查,增加了資格后審的范疇。
資格審查是最容易派生腐敗的重要一環,為進一步控制資格審查,《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規定了資格審查分為資格預審和資格后審的具體方式,增加了招標人應當組建資格審查委員會及其成員的規定。確定了招標人資格預審申請文件。資格審查委員會和成員應當遵守《招標投標法》和本條例有關評標委員會及成員的規定。規定了招標人如果采用資格后審方法對投標人進行資格審查,應當在招標后由評標委員會按照招標文件嚴格規定的方案對投標人的資格進行審查。
二:歸納了招投標實戰中的既往經驗,更加規范了項目切實公開的范籌。
針對一些應當公開招標的項目以司法解釋不系統為借口規避公開招標的問題,《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規定,只要是國有資金控股或者重要地位必須招標的項目,除特殊情形不宜公開招標的除外,皆應公開招標。其中特別規定了只要以暫估價形式包括在總包范圍的工程屬于依法招標的范圍達到國家規定規模的,應當依法進行招標。《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不僅對《招標投標法》中一些重要的地方和原則性的東西更加深入了。而且對招標投標的方式方法更加明確和細化,這里主要包括招標程序、投標程序、開標和中標程序等,使招投標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具體步驟更加清晰,招標條件和要求更加規范,限制了招標人、招標代理機構、評標專家等不同主體在操作過程中的主導權。
三、細化了防止虛假招標、圍標串標、“明招暗定”的規定,凸顯了直面招標投標違法行為的針對性。
實踐中搞虛假招標、圍標串標、“明招暗定”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招標人以虛假的投標人資格條件和中標條件以及不合法的投標人資格審查辦法限制和排擠其他投標人,達到內定的投標人中標的目的。針對這一現象,《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明確了招標人不得設定與招標項目特點和實際需要不相符的任何條件,不能用虛假業績、獎項作為中標條件,不得限定特定的專利、商標、品牌或者供應商等。經驗中搞虛假招標、圍標串標、“明招暗定”的另一重要方式是招標人以各種方式與商量好的投標人串通一汽,協助其中標,為防止此現象,《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在重申禁止招標人與投標人串通投標的具體程序作了進一步細化。
四、加強了防止和嚴懲串通投標、騙標行為的規定。
針對 投標方串通投標,以行賄方式中標,以及弄虛作假騙取中標的行為,對正常的招標投標產生了極惡略的影響,應當依法、堅決制止。 《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在對串通投標行為和弄虛作假騙取中標行為的認定作出明確具體規定的同時,依據《招標投標法》,進一步強調了相關的法律后果,規定發現串通投標行為和弄虛作假騙取中標的,中標無效,且沒收違法所得,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投標人取消其一定時間內參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資格,甚至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五、明確了禁止在中標結束后違反規定,防止招投標雙方串通一氣的規定。
《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規定:招標人和中標人應當依據《招標投標法》和本條例的規定簽訂書面合同,簽訂合同的標的、價款、質量、履行期限等主要條款應當與招標文件、中標人的投標文件的內容一致;招標人和中標人不得另外私自訂立背離合同約定完成中標項目,中標人不得轉讓中標項目,也不得將中標項目分解后向其他人轉讓。這為切實加強項目中標后的后續管理,嚴厲打擊工程建設領域“雙面合同”提供了法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