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紅獒不足持,閩安城下醢蟛蜞。平生莫詡橫行慣,醉死糟邱悔已遲。——《垂涎錄》
蟛蜞 閩江的饋贈
蟛蜞,形似小螃蟹,亦作“螃蜞”,乃蟹類之一,棲存于福州閩江流域以及內河邊的泥土小洞穴中。形體小于蟹,只有大拇指那么大,螯足無毛,長著一雙圓溜溜的眼睛,披著一身甲殼,兩只大腳像兩把鐵鉗,八只細腳分布身子兩側,橫著爬行。冬春季青殼,夏秋季紅殼,體大紅殼的俗名“紅紅?!?,十分可愛。
蟛蜞秋冬季節成熟,常被小孩釣來玩。過去福州內河岸邊都有蟛蜞,釣蟛蜞是當年小孩的一大樂趣。上了一定年紀的福州人大多都有釣蟛蜞的童年經歷。釣著蟛蜞后,用繩縛著放于地上,蟛蜞嘴中便冒出白色泡沫,好像鍋中煮飯,因此,福州就有童謠唱道:“蟛蜞煮飯給囝吃,囝去街中做乞食……”
蟛蜞酥 家鄉的美味
說起蟛蜞,不得不提用它制作的蟛蜞酥和蟛蜞醬,這可是福州特有的風味食品。
蟛蜞酥可以單吃,用于早餐配稀飯或下酒,其優美風味,紅顏色澤,鮮香脆酥的清爽口感,勝于蟛蜞醬。蟛蜞醬則作為佐料,用來蘸油炸的鮮魚,比醬油、蝦油味更葷。海蜇皮揾(蘸)蟛蜞醬是福州美食之一,富有地方風味特色。如今的高級酒樓在設計“六蓋碟”時,也常有蟛蜞酥這道小菜,有的客人每宴必點。
閩安蟛蜞酥 “丫霸”
對于福州人而言,福州馬尾閩安村盛產蟛蜞。據史料記載,閩安村蟛蜞酥制作最早出現于唐代。閩安水域咸淡水交融,加上邢港河水質清澈,特異的水源環境,造就了閩安蟛蜞的獨特鮮美味道。福州人口口相傳,都說閩安蟛蜞酥實在“丫霸”(福州方言,意為很棒、很厲害)。
蟛蜞富有閩安地方風味特色,用鹽花蒸煮,口感鮮美,制成蟛蜞酥與蟛蜞醬的口味更佳。據說蟛蜞醬還有消炎解毒的作用,對醫治咽喉腫痛很有療效。蟛蜞酥富含維生素B6與蛋白質,還能醒腦提神。閩安僑鄉旅居海外的鄉親,念念不忘家鄉特有的蟛蜞酥風味食品,并作為招待親友或饋贈禮品。詩曰:“小小紅獒不足持,閩安城下醢蟛蜞。平生莫詡橫行慣,醉死糟邱悔已遲?!?/p>
今年59歲的閩安村村民江幼俤做蟛蜞酥50年了,說起蟛蜞酥的制作過程,老人從抓蟛蜞到制作,一一演示了一番。
早上7點多,趁著邢港河退潮,江幼俤與老伴連玉官拿著鋤頭、背著竹簍,來到河灘抓蟛蜞。河灘上布滿小小的洞,直徑有的都不到2厘米。只見兩人對著小洞一鋤,蟛蜞就鉆了出來,連忙用手一抓,蟛蜞就成了“簍中之鱉”。
每年四五月份的蟛蜞最好吃,由于蟛蜞冬眠剛出來,比較硬,做出來的蟛蜞酥比較脆。老人說,其實抓蟛蜞的最佳時期是下雨前悶熱的時候,蟛蜞因為缺氧,都會從洞里跑出來透氣,這時,只要拿著一根釣竿坐在岸邊,在魚鉤上放一些青菜蘿卜,蟛蜞就會立馬上鉤。
“紅色的做出來的好看。”回到家,江幼俤一邊將蟛蜞的尾部摘掉,一邊將外殼是紅色的蟛蜞挑出來,用于做蟛蜞酥。將蟛蜞洗干凈,用容器裝好,放入鹽、福建老酒、味精、生姜,大力地上下搖晃容器,直至蟛蜞動彈不了,再倒入酒糟、高粱酒進行攪拌,一盤香脆可口、酒香四溢的蟛蜞酥就做好了。江阿姨說,由于放了高粱酒,蟛蜞酥一定要在兩三天內吃完。
江幼俤說蟛蜞酥做成蟛蜞醬,放上10年、20年都不成問題。調味料還是那些,將蟛蜞放到調味料中,用錘子搗爛后,再腌制12個小時,然后再放到石磨當中碾,最后裝到干燥的瓶子里,旋緊蓋子貯存,“時間越久越好,讓酒的香味滲透進去?!?/p>
“村里好多人都去國外打拼事業,只要有機會回家鄉,他們就會買上三四瓶蟛蜞醬帶到國外去”,江幼俤老人說,因為對于他們而言,蟛蜞醬里老酒、酒糟的香味與蟛蜞的鮮味混合在一起,那就是福州家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