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力系統在運行的時候出現線損的情況是非常常見的,供電企業對于線損情況的出現也是無法做到根本性的避免。為了更好的對出現線損的情況進行解決,一定要對線損的理論計算進行更好的分析,同時對線損情況進行更好的管理。
關鍵詞:供電企業;線損管理;對策
1 供電企業線損的計算概述
在電能的輸送、分配和管理環節都是可能造成電能出現損耗的,這些損耗就被稱為線損,線損的主要表現就是電能的損失。電力系統在運行的過程中,電網會出現電能的損耗,設備也會出現電能的損耗,同時還存在著一些不明情況的電能損耗。對電網和電氣設備的電能損耗情況進行掌握就要依靠一定的公式和儀器進行測量。在對線損的電量進行計算的時候,能夠依靠電量企業的供電總量和銷售總量之間的差值來得到,但是這樣進行計算在準確度上是很難進行保證的。電力企業在進行供電的時候和售電的時候對電能的計量一定要是非常準確的,同時也要對用戶的用電量進行抄錄和統計,這個過程都是可能影響到線損計量的準確性的。對于電力企業來說供電量就是發電廠向用戶供給的電量,電能在輸送和分配的過程中都是會出現很大的線損的,也就是出現很大的電能損耗。為了更好的線損進行計量,發電廠對供電總量進行計算的時候要除去發電廠自身的用電量,同時要將向其他電力網中輸出的電量減去,然后加上其他供電網提供的電量,這樣才是供電的總量,在進行計算的時候一定要做到準確。電力企業的銷售電量是電力企業賣給用于的電力和電力企業中非電力生產部門的用電量。對于電力企業來說可以將自身的非電力生產部門看做是用戶,這樣在進行計算的時候可以更加的準確。電力企業的銷售電量是用戶電表上的計量總和和企業非電力生產部門的用電總和。在對線損情況進行計量的時候可以對線路率進行計算,線損率是電力系統運行過程中的綜合性技術指標,在一定程度上是電力企業的經濟指標。電力系統在運行的過程中用供電總量減去銷售總量就是線損的電量,線損的電量確定出來,線損率就可以直接得到。在電力供應過程中有些電能的損失是無法避免的,主要是和電網的負荷情況和供電設備的運行情況直接相關的,這部分線損被稱為技術損耗。另外一部分線損是可以通過采取措施進行避免的,這部分線損被稱作為管理線損,為了提高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一定要找到解決的措施將管理線損降低。
2 供電企業線損管理上存在問題
2.1 線損管理組織不完善
很多的供電企業在對線損進行管理的時候通常采用的管理組織結構都是職能式管理結構,這種管理模式在進行管理的時候對經濟效益是非常重視的,這樣就非常容易導致各個職能部門對自己的日常工作更加重視,對線損的管理工作重視程度不夠,使得線損管理不能成為企業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企業管理中,對線損情況無法進行很好的管理,對企業的長久發展是十分不利的。還有些企業對線損情況進行了管理,但是在管理中經常會出現管理得不到支持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出現非常不利職能部門的管理,對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進行責任的劃分,使得管理工作舉步維艱。
2.2 電網主網建設不完善
國家電網在近幾年在不斷進行改善,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因為國家電網在建設的時候存在很多的問題,在線路的布局和結構上是有很大的弊端的。電網在運行的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的問題,主要的問題就是電網的供電半徑過長,導致電網輸送電能的時候要面臨很大的挑戰。同時,人們對電能的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加,使得電網在運行的時候經常是力不從心的進行電能的輸送。在電網建設中,變電站的建設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現在很多的變電站在運行的時候,出現了很多的問題,變電站在運行的時候經常會出現負荷過低的情況,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很多的變電站都是新建設的,為了更好的保證電能的輸送,變電站的承載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但是因為線路原因的制約,大負荷的變電站在使用過程中并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2.3 無功補償設備投入率較低
部分變電站仍然有無功補償裝置投入率較低的現象。近幾年,各級電網新增電容器容量較大,但由于現階段電網電壓普遍較高且負荷增長滯后,加之電容器組基建考慮投資原因,配置的單組容量偏大不盡合理,尤其是大容量集合式電容器的使用,導致產生了設備閑置現象,體現為設備投入時間短或根本無法投運。
3 供電公司線損管理現狀分析
3.1 建立專門線損管理組織
供電公司內部成立專門的線損管理領導小組,一般由總經理為組長,副總經理為副組長,將涉及線損管理工作的各個部門負責人涵蓋在內形成小組成員,線損管理歸口到發展策劃處,負責線損日常事務工作,并在每個部門設線損管理人員一名,負責部門日常線損工作。
3.2 現有電網的改進方面
在現有電網的改進方面,供電公司通常收集相關數據,然后制定出計劃,重點在于對配電變壓器的負荷進行重新調整,從而降低因配電變壓器供電負荷大和高耗能變而引起的線損。
3.3 新技術的應用管理
新技術的應用方面主要集中在電能管理系統、集抄系統、負荷管理系統以及低壓無功補償裝置在降低線損中的應用。盡管目前各級供電公司在降低線損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是由于技術水平和規劃等在一定程度上還不到位,存在迂回供電、遠距離輸電、供電半徑過大、導線截面過小、線路超載、無功補償容量不足、變壓器空載和輕載現象嚴重等情況,同時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總體素質還不適應高水平供電企業的專業管理需要,電網的結構和經濟運行情況亟待提高。
4 線損管理對策建議
4.1 線損管理組織結構的整頓
線損管理組織結構的整頓要遵循與企業組織一體化原則、以線損為綱的管理原則以及線損運作管理與項目管理有機結合原則。現有的供電企業的組織結構是在過去幾十年實踐中進行的選擇,對供電企業的生產、經營發揮著重要作用。線損管理組織結構必須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在組織結構重建時不能與企業的組織結構產生沖突。
4.2 提高變壓器設備的功率
對運行中的配電變壓器進行經濟、合理的無功補償,裝設無功補償電容器,從而可以提高公用變壓器的功率因數。合理控制變壓器的運行臺數可以使變壓器總的功率最小,這種運行方式稱為變壓器的經濟運行方式。
4.3 提高計量精度,進行裝置、回路改造
更換淘汰型電能表,減少計量損失,積極采用誤差性好、準確度高、起動電流小、超載能力強、抗傾斜、防竊電,可實現抄表自動化管理且表損低的全電子電能表,提高計量精度、合理設置計量點,對專線用戶加裝更換失壓記錄儀,并推廣使用具有寬量程、高精度電子式電度表,為一些用戶裝設IC卡表,杜絕人為因素的影響,及時查處現場各種計量差錯。
5 結束語
供電企業對線損進行管理要更加的專業,同時在進行管理的時候要處理好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這樣更加能夠做好線損管理工作。在實際的管理中,要面臨的問題也是非常多的,為了更好的進行管理,一定要從不同的建設對線損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到各類問題的特點,然后找到相應的解決措施,保證電力企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王錫凡.現代電力系統分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2]索南·加樂,單亞洲,李懷強,陳福鋒,杜正春.配網三相潮流的常雅可比牛頓算法[J].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2004,(1).
[3]虞忠年,等.電力網電能損耗[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