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用實驗的方法論證了易拉罐裝帶氣的液體(如啤酒、碳酸飲料)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檢驗方法的選擇。
關鍵詞:定量包裝商品;計量;凈含量檢驗
在JJF1070-2005《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中規定以體積標注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時,計量檢驗方法有3種,即絕對體積法、密度法和相對密度法。
通常情況下,對于不易掛壁、流動性好的液體,選用絕對體積法,而對于容易掛壁流動性不好的液體,選用密度法或者相對密度法。然而在實際檢驗過程中,筆者認為,檢驗人員不僅需要對液體的物理特性有所了解和熟悉,對于流動性好、不易掛壁的液體用絕對體積法,而且還要對包裝容器是否影響檢驗結果引起重視,不管是瓶裝還是易拉罐裝直接用絕對體積法,這樣在檢驗易拉罐裝的商品(如蘇打水)時,由于易拉罐本身結構成開口處較小,將包裝容器內的液體倒入容量瓶時,會有一定液體殘留在包裝容器內難以倒出,導致很容易把合格的判斷為不合格。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檢驗易拉罐裝帶氣的液體(如啤酒、碳酸飲料),在打開包裝容器的瞬間會產生大量泡沫從開口處冒出,一時無法用消泡劑及時消泡。其中,易拉罐內液體與罐口之間空間較小,一旦打開泡沫就冒出,凈含量減少又無法收集,出現檢驗結果不合格也就在所難免。
針對上述兩種商品選用一種計量檢驗方法必定直接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因此,筆者決定用兩種計量檢驗方法對上述包裝商品凈含量進行比較分析。一種是帶有氣體的啤酒;另一種是沒有氣體的蘇打水。分別抽取10聽啤酒和10聽蘇打水作為樣本量,其批量為50聽。它們標注的凈含量分別為355mL和330mL,分別用絕對體積法和密度法,對上述啤酒和蘇打水進行計量檢驗。首先,檢驗啤酒應用絕對體積法,檢驗結果啤酒的平均實際含量為354.15mL,標準偏差為0.05mL,修正值為0.05mL,修正后的平均實際含量為354.20mL,檢驗結論為不合格;用密度法檢驗,其測定密度值為1.0030g/mL,平均實際含量為356.25mL,檢驗結論為合格。然后檢驗蘇打水,所使用的計量檢驗法同樣為絕對體積法,檢驗結果的平均實際含量為329.08mL,標準偏差為0.22mL,修正值為0.23mL,修正后的平均實際含量為329.31mL,檢驗結論為不合格。再用密度法檢驗,其測定密度值為1.0010g/mL,平均實際含量為331.26mL,檢驗結論為合格。
通過分析比較上述兩種商品的凈含量檢驗,不難發現,雖然從產品的物理特性上都是流動性好、不易掛壁液體,直接用絕緣體積法是正確的,但是從包裝容器上分析,帶氣體的液體在打開的瞬間在壓力作用下,使大量泡沫冒出,使冒出的液體又不能收集在一個容器內,因此導致凈含量不足的現象在所難免。另外,檢驗沒有氣體的液體時,由于易拉罐本身有邊角棱,當打開罐口從罐口向容量瓶內倒入液體時,受包裝容器罐口的制約,使液體殘留在包裝容器內棱角邊上,這樣檢驗結果不合格不足為奇。筆者認為,選用絕對體積法檢驗易拉罐商品考慮不全面。而使用密度法檢驗這類產品時,既不存在包裝容器內的殘留量,又沒有必要考慮打開包裝容器時的泡沫流出。關鍵一點在測定液體的密度,用電子天平稱量密度杯的重量,然后,打開密度杯將液體注滿,這里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在注入密度杯時,對于啤酒喝碳酸飲料一定要加入消泡劑,待氣泡消除后,再注入密度杯,稱量密度杯和其內容物的重量,該重量減去密度杯的重量即為定量體積的商品重量。上述密度檢驗重復進行3次,取3次檢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樣本單位實際含量的計算密度。測定皮重時,用剪刀剪開易拉罐罐體,清理干凈罐內的液體,然后稱皮重。
筆者認為,在檢驗易拉罐這類商品時,必須根據被檢商品物理特性以及包裝容器從中選擇合理的計量檢驗方法,而不是憑借個人感覺認為流動性好、不易掛壁的液體就用絕對體積法,使用這樣的檢驗方法缺乏對整體商品的考慮。筆者建議對以體積標注的凈含量商品,特別是對于易拉罐裝的商品最好選用密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