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著名科技哲學家貝爾納在科學的《社會功能》一書中深刻闡述了科技從發明到應用的現狀和遇到的問題。深入地從科技政策、科技發展的規律、科技應用的市場轉化、企業及科研工作者對科技發明的激發機制和管理機制等全方位進行了闡述。文章將先簡述貝爾納的相關觀點,再從科技成果拍賣平臺的功能、拍賣機制、需求分析及社會效用方面闡述其理論的指導作用。從整體上講,貝爾納在《科技的應用》的相關理論講究放開技術的專利以及對科研的束縛,他對科技應用的研究對于建立科技成果拍賣平臺有非常重要的借鑒作用和參考價值。
關鍵詞:貝爾納;科技成果;拍賣平臺
1 貝爾納《科技的應用》的相關理論
我從科技應用的名詞界定、科研主體、科研主題的動機、科研成果、以及科技應用所帶來的社會福利將貝爾納的《科技的應用》的相關理論重新進行了如下歸納。
1.1 從科學和技術上來看
貝納爾認為,科學和技術是相依為命不可分割的。所以將從科學和技術結合以及從科技的研究講起。科技研究的主題分為科研人才和科技企業兩大部分,從個人科研人才來講科技研究需要募集經費, 對于企業來講需要有現有的人才和資金支持,而企業在和競爭對手競爭和新產品的科研會為企業帶來更豐厚的利潤的時候會愿意組織科學研究。
1.2 科學研究是有利可圖的
不管是個人科研還是企業科研都是有利可圖的,這就意味著一方面基礎科研得不到重視,因為基礎科研一般不能在短期內產生收益,所以科研就會傾向于生產而不是研究;另一方面科研主體會申請專利以保護自己的利益,如果專利申請后專利擁有者沒有條件或者不想推向市場,會嚴重阻礙科技的發展和科技成果的應用。甚至一些壟斷企業為了更好保護自己的產品的利益,會出高價收購那些可能對自己的科研產品產生沖擊的新科技發明的技術專利。
1.3 科技的應用是有條件的
比如電燈的應用不僅是電燈被發明和生產,還需要電力、電纜等的發展才能大規模的使用。同時科技的應用需要規模效應,如果只有一個人使用發動機,那生產發動機的成本非常高,技術也很難成熟,利潤也不會太高,生產者就不會生產,使用者因為價格很高很難沒有能力使用,所以科技應用需要規模效應。
1.4 科技的應用不一定都能帶來預料的效果
從社會效應來講,科技的應用不一定都能帶來預料的效果。戴維燈的研發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戴維當初是因為礦燈在碳化氫中容易爆炸,導致很多礦井工人死亡,因此發明了在碳化氫中不爆炸的戴維燈,但是事與愿違戴維燈的使用讓工人可以到更深更危險的井下工作,結果井下死亡的工人數并沒有減少。
2 科研技術成果交易平臺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科技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各種科學技術逐步發展的同時也教育和培養了大量的技術人才,高校科研。高校的很多科研人才更愿意專注于科技的研究,并不善于將科技成果推向市場和也不愿意從事企業的組織和管理。所以他們更愿意將屬于自己的技術成果轉讓給其他更具備將科研成果推向應用的機構或企業,因此科技成果交易平臺的建立越來越有必要。
2.1 發展現狀
目前在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都有很多非正式的科研成果交易平臺,目前主要的交易平臺有:以國家為主的國家科技技術博覽會;以各國家部門發起的類似中國農業部農業高新技術交易平臺;以各地方政府發起的如合肥科技產業技術轉化平臺等。隨著各行各業技術成果的涌現,越來越多針對相關行業細分的技術交易平臺也在逐步形成,有些科研成果比較多的高校也在準備著手建設自己的技術成果交易平臺。
2.2 外在條件
從世界科技發展的大格局來看,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各國對于科技興國戰略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國家把科技發展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方針政策,推動了世界科技的大發展,為科技的發展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大環境。
從中國來看,國家制定了多項國家級的重點科技戰略和政策,同時各地方政府建立了各種科技園區和產業園區去促進科技的發展。各地方政府出臺了相關的科技發展優惠政策和撥付相關了資金貸款等優惠政策。
從科技人才方面來看,隨著教育的發展,更多的科研人才得到了良好的科技教育的機會,因此培養出來了大批優秀的科技人才。市場化的人才市場環境讓人才不再束縛于某一機構或企業,他們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就業機會和發展方向,甚至也有很多科研人才選擇自己組建研究隊伍研究自己想要研究的方向和領域。
2.3 平臺參與者的需求
平臺參與者的主體主要有政府、行業協會、企業、科研人才、實驗室、科技園區和高校及科研院所。政府主要以主辦方、政策和資金支持和管理者的身份參與到交易平臺中,可以通過技術成果交易平臺發展科技產業,提高科技政策的執行效率。行業協會主要起領導、主辦和支持的角色參與科技成果交易平臺中。企業需要這個平臺尋找好的科技成果,用于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實驗室主要是能通過平臺尋找人才、項目及合作企業,同時也希望能夠通過平臺轉讓和推廣自己的科研成果。科技園區有的會自己建立科研成果轉化平臺和參與其他平臺的合作,對企業進行扶持和吸引優秀企業入駐科技園。高校及科研院所一方面為平臺培養了科技人才,同時也可以通過平臺實現科技成果轉移和推廣。
2.4 平臺的作用
平臺的建設主要是為了更加方便快捷地實現轉化、收集、交換科研成果的各種信息。從科研成果的擁有者來講有一個發布信息的平臺,能夠讓自己的科研成果在市場中受到企業和市場的關注,讓科研人員的收益在收購方的競爭中獲得更大利益,從企業的角度講能用更方便快捷的方式收購有利于自己企業發展的相關成果,免去了很多組織研發的成本和研發失敗帶來的風險。從國家和地區發展來看,科技人才得到成長和發展,科技企業收獲更多的利益,這樣才能對國家和地區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3 從科技的應用理論分析科技成果交易平臺的建立
首先平臺以科技的轉化為核心,提供圍繞科技成果應用為核心的服務。這個交易平臺做的核心工作是讓技術成果更好更快地實現應用。所以明確這個定位后我們可以為了這個任務做相關的工作,提供信息和資源整合。
其次,科學研究是有利可圖的,所以平臺一定要刺激科研人才和機構的研究欲望。貝爾納認為不管是個人科研還是企業科研都是有利可圖的,所以要想做好一個平臺,必須有充分的機制能夠調動科研人才和科研機構去進行科技研究的欲望。
再次,科技的應用是有條件的,但是有了大平臺后更利于條件的積累。很多單一的成果很難在市場中取得成功,如汽車的應用,汽車單個的發明比較容易,但是如果沒有汽油提煉技術的發展和公路的發展,單憑汽車的發展也很難得到廣泛的應用。有了交易平臺后可以對相關行業的新技術成果進行綜合發布,尋求相關投資者。
最后,從社會效應來講,科技的應用不一定都能帶來預料的效果,所以交易平臺還需要針對科技成果的社會效用進行分析和整理,提供相關參考信息。但是作為第三方的交易平臺,對本平臺交易的技術成果雖然沒有權利去組織和干涉,但是應該有責任及時向社會公布一些可能會導致的社會問題。
4 結束語
貝爾納的《科技的應用》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科技應用的發展規律和科技應用轉化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給出了很多的參考意見。我們要從科技的應用中清楚意識到各種科技應用的主體,意識到科學和技術的不可分割性。從而可以分析各個主題的刺激機制和參與科技成果交易的需求,也必須意識到科研的刺激機制的有利可圖會導致的各種問題,特別是會造成科技朝著容易賣但是使用時間不長易壞的產品研究轉化,對于基礎科學的研究產生阻礙。壟斷企業為了獲得自己更大的利潤會扼殺科技的創新,所以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需要及時注意這些問題。最后也通過貝爾納的《科技的應用》證明科技成果交易平臺的可行性和各種交易主題的需求的現實性。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也可以講需求和供給相互關聯在一起,更整合了信息資源、政策資源、人才資源、資本資源,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科研效率。所以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將大大推動科技應用的發展。
參考文獻
[1]J.D.貝爾納著,陳體芳譯.科學的社會功能[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陳勁,常立農.我國科技成果轉化主要模式分析和探討[J].湖南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02).
[3]柯進生,劉兵紅.我國科技成果產業化滯后的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2(11).
[4]李寧寧.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的比較研究[J].學海,1999(04).
[5]李真真.中國科技體制的結構及其演變[J].高科技與產業化,2007(10).
作者簡介:肖鳳軍(1988,3-),男,四川鹽邊,科技哲學,碩士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