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1969年。我是原林建二師二團二營九連的軍墾戰士。這一年,團里搞文藝調演,所有基層的文藝宣傳隊都到團部集中,我所在的二營宣傳隊就住在團部招待所那幾排簡陋的平房里。
一天,我們正在院子里排練,忽然聽到對面團機關宿舍里傳來悠揚的小提琴聲,是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插曲。琴聲流暢、純正,似收音機里傳出的,又像一個人拉的……在這偏僻的山區,誰能演奏出這樣動聽的樂曲呢?懷著好奇,我們循聲來到了那間簡陋的辦公兼臥室的小屋內。
拉琴者是一位三十多歲的男子,上海人,身材瘦高,衣著簡樸,舉止優雅,神態謙和。他的小提琴顯得有些破舊,漆面已經剝落,琴弓的馬尾也有些稀疏,而琴聲還是那樣飽滿清晰。啊,這就是老夏,早就聽說這位聞名全師乃至全兵團的小提琴大師,五十年代中期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和大名鼎鼎的小提琴家俞麗拿,作曲家陳鋼、何占豪是校友。他原是新疆軍政文工團首席小提琴手,不知什么原因來到了這山大溝深的林建二師……
寒暄過后,我們請老夏拉琴。他先拉了一首《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這是那年邢臺地震后在全國廣泛傳唱的革命歌曲,旋律很簡單,而老夏卻拉得蕩氣回腸。雙音、和弦、撥奏、變奏,忽而抒情如歌,忽而疾如風雨,一首簡單的歌曲被演奏得華麗多彩,美妙絕倫。顯然,這是他自己創編的,把能用的小提琴演奏技巧都用上了。我們聽不夠,點了一首又一首,《新春樂》《新疆之春》《夢幻曲》《流浪者之歌》……優美的旋律流入我們的心田,仿佛灌注了一點靈犀,使我們感受到那不大的音量是那樣的輝煌,那簡陋寧靜的小屋驟然充滿了高貴的氣氛。
“夏老師,給我們拉一下《梁祝》吧!”我們不約而同地提出了這樣的請求。“這個……不好拉的……”老夏猶豫著,想拉而又拒絕著。是啊,那時《梁祝》被蠻橫地定為“封資修的大毒草”,在報刊上被批得一無是處,像老夏這樣的知識分子,飽經了政治風雨,很可能會因為演奏“禁曲”而招來橫禍,心有余悸也是難免的。而我們知青卻不在乎這些,《梁祝》的旋律實在是太美了,我們都喜歡這首樂曲,尤其是那段小提琴獨奏,凄美、柔婉,令我們陶醉不已。
在我們執拗而誠懇的要求下,老夏終于答應演奏了。他站起身來,重新校對了琴弦,調整了琴弓的松緊,像所有的音樂大師在舞臺上一樣,神情莊重地演奏起來。
沒有長笛、雙簧管、豎琴這些豪華的樂器伴奏,僅憑一把破舊的小提琴,夏老師給我們演繹著那動人的愛情故事。小提琴從A弦開始“述說”,四個樂句構成一個完整的樂段,就是那堪稱經典的愛情主題;接著,又在G弦和D弦上重復這個樂段,形成音色的對比,或者說是梁祝之間親切的“對答”。他們是那樣的情投意合,那樣的纏綿溫婉。草橋結拜,同窗共讀,游玩嬉戲,樓臺相會,英臺抗婚……隨著樂曲的發展,小提琴時而柔情似水,時而活潑跳躍,時而悲憤激昂,時而嗚咽嘶鳴……嫻熟的演奏技巧,不同形象的對比沖突,同一主題的發展變化不斷沖擊我們的視覺和聽覺,拓展我們的思維空間和情感空間,使這個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以無比強烈的震撼在心中重現。
樂曲終止了,顫動的音符融入靜謐之中。我們淚流滿面,如同經受一次心靈的洗禮。老夏也很激動,講了很多拉琴的體會。他告訴我們,他之所以能夠保持較高的演奏水平,是和他從未放棄自己的專業分不開的。無論在什么樣的艱苦環境下,再忙再累他每天也要保證兩個小時的練琴時間。他的樂觀、堅韌,他那特有的藝術家的氣質,深深地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那是我迄今為止聽到的最美妙的音樂,或者說是第一次這樣近距離地聽一位大師級的小提琴家演奏《梁祝》。二十年后,我在電視里曾多次看過俞麗拿、西崎崇子、盛中國、呂思清等中外名家演奏《梁祝》的情景,我以為,比起他們來,夏老師的演奏一點也不遜色。在那個知識貶值、讀書無用、妍媸莫辨的荒謬年代里,這樣的演奏真可謂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它給予我精神的慰藉和心靈的啟迪是難以用語言描述的。從夏老師身上我看到,一個受過良好高等教育的人,他的精神世界是多么豐富多彩,他的人格魅力是多么鮮明突出,他所學的專長是多么精湛深邃。他那時其實并不得志,可以說是懷才不遇,但他沒有絲毫沮喪和頹唐,始終如一地鐘愛著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不向環境和命運低頭,保持一個藝術家的清醒、自信和自尊。從那以后,我真正懂得了藝術的魅力、人格的魅力和專業技術的魅力,極大地提升了精神文化的品位。一有時間我就拼命看書學習,充實自己,當然,也包括練琴。幾年以后,我以一個初中生的學歷,憑著自學的一點“成效”,被抽調到某大型企業中學當音樂教師,并且進一步獲得進修學習的機會,從而最終改變了自身的命運。應該說,這都和在夏老師的小屋內聆聽音樂后所產生的精神動力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如今,夏老師如果還健在的話,應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我想,他大概早已回到了上海,和妻兒共享天倫之樂,或許他正帶著一批學生,為音樂,為小提琴事業貢獻自己的才華和余熱。
夏老師,你在哪里?愿你健康長壽!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音樂故事,道不清的音樂心情,如果你愿意與我們分享,請投稿至xstd_xyz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