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的傍晚,多倫多黑云壓境,雷雨交加,潑灑了一場據說是幾十年不遇的大雨,引發了史上第二次大面積的停電。這對多倫多市的硬件設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直到老公回家,我方知是大面積停電。
“你怎么這么晚才回來?”我好生奇怪。
“電車停運,我去送同事了。他先生被夾在當趟(下城區)的汽車長龍中,不能趕回來接她,多倫多的交通信號燈、路燈都不工作啦?!?/p>
“天哪,連交通信號燈都沒了,你還敢送別人回家?”我吃驚不小。戴著高度近視鏡的老公,在沒有交通信號燈和路燈的傍晚,開車去一個陌生地段,我豈能不擔心?
老公卻是一臉的輕描淡寫。
“沒事兒,我開了一個多小時的車,一路順暢,沒有一個路口堵車,就是慢點?!苯酉聛硎且环锌?,“你真應該去感受一下停電中的多倫多街景?!?/p>
我很不屑,天都黑了,有啥好看的?
“可以說那是加拿大一道難得的人文景觀。所有的車,經過路口時都停下來,恪守著交通法規,交替過十字路口:南北方向的車開過去一排,之后輪到東西方向的車開過一排……盡管很多路口都排起了長龍,但每一個路口都是這樣井然有序。我根本就沒看見一個警察的影子,人們都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崩瞎锌f分。
“嘿嘿,我還在路上‘撿’了一個人呢!看他沒帶傘走在雨里,我就讓他上車了?!?/p>
“你也不怕他是壞人啊?”膽小的我,顯露出悲觀主義者的本色。
“很多開車的人,都在那么做!你要是碰上了,也會自動加入到這個幫忙的行列中?!?/p>
我想起以前朋友跟我說過的一個故事。
2003年夏天的美加大停電中(美國東北部和加拿大東南部,5000萬人陷入黑暗),朋友剛好開車去市中心,看見一些老人在烈日下沿著電車線路步行—電車停開了,他們只能步行回家。一些開車的人,就主動載他們回家。他說,那一幕,他永遠也不能忘懷。
過了兩天,我在華人網站上看到一則暴雨中的故事。那天晚上,多倫多的部分低洼地段,暴雨造成了積水。臧先生乘坐的出租車陷在了市中心橋下的水里,大水很快就到了車窗,淹到了臧先生的胸部。車門已經打不開了,正在臧先生和司機抓狂的時候,旁邊有三個司機,發現情況不妙,立刻游泳過來幫忙。幸好車窗開著,情急之中,那三個人合力把臧先生從車窗里硬拖了出去。三分鐘后,那輛出租車就被大水淹沒了。
被救的臧先生,拖著一條殘疾的腿,掏出50加幣,打算讓其中一個人送他回家。那人二話沒說,立刻送他回家,但是沒有收他的錢。臧先生尚在家里感動不已中,兩個小時后,那個司機又來敲門—他送來了臧先生留在出租車中的輪椅!
自然災害,在所難免。任何先進高級的硬件設施,都會有失靈的時候。而在災害中人們的自發救助和人文關懷,在人們心中筑起了一道抵御災害的無形防線,其中散發的強大能量,卻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