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工作所服務的對象大部分是以前國有、集體企業的下崗和退休職工,企業雖然已不存在了,但他們的事還得接著辦。他們的年齡都比較大,最小的也差不多有50歲了。他們大多住在老城區,以前我們單位在老城區的時候,他們來我這辦事也還算方便,住得近的,散散步就來了,住得遠點的,也有方便快捷的公交車可乘,而且不少人都有老年證,坐公交車不要錢。那時候我給他們辦事的原則是:有多快就多快,能一分鐘辦好的事絕不用兩分鐘。有時候他們的手續不全不能辦,他們就得再跑一趟,但也沒聽到什么抱怨。
后來單位搬到遠離老城區的新城后,情況就有了不同。政務新區原先是一片荒山,推平后蓋起了孤單單的幾幢大樓,我們坐班車上班都要四十分鐘。只有一路公交車能到達,還常常要倒車;坐出租車少則10塊,多則要花上20塊。
今年的夏天格外炎熱,但老百姓該辦的事還得辦,購買公房了,申領低保了,退休后獨生子女獎勵了……他們進來辦公室時往往一身汗餿味,無不抱怨政府機關搬到這么遠的地方。如果手續不完備,叫他們補完手續再跑一趟,他們往往會大發脾氣。而且我注意到一個現象,那就是他們辦好事后,往往磨磨蹭蹭的不像以前那樣立即離開。后來我才想到,他們是想在辦公室里歇會再走。是啊,在炎炎烈日里奔波,少則一小時,多則兩小時,到這后不到兩分鐘事就辦完了,然后又立刻要在炎炎烈日里奔波一兩個小時,誰樂意呢?但他們呆在辦公室也很尷尬,因為沒有話說,他們自己也有點不好意思。
我想那我干脆慢點辦吧。他們自帶水杯的,我就給他們加點水;沒帶水的,我就給他們倒杯水。跟他們拉拉家常,吹吹牛;說一點辦事程序,讓他們少走彎路,因為我這里不過是所有程序中的一個環節,他們還得到別的部門去找人簽字蓋章。我字慢慢簽,往日的龍飛鳳舞改為工工整整一筆一劃;蓋慢慢蓋,以前有個能大致看清的紅印印就行,現在則蓋得清晰無比;其間再接個電話或打個電話,拖個10分鐘一刻鐘的,讓他們歇歇喘口氣。要是在以前,這樣拖拉的辦事風格肯定會被抱怨,甚至會招到投訴,但現在沒有人抱怨我,有的人甚至很高興。要說這為百姓辦事還真不完全是技術活,還得是心靈活、藝術活。生活真的不易,能多體貼點就多體貼點吧。